胡锡进称防疫的中国一定会实现生活正常化,要让民众对此有充分信心,如何看待此言论?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555307/answer/27739288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理解胡编眼下的A4雕花。但胡编也得理解一些基本现实:
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1.72亿人,其中超过7000万人为跨省务工。
这些人在工作所在地是没有资产的,要租房或住宿舍;
租房一般也是合租在工厂附近的城中村,因为承担不起通勤的时间成本;
居住密度很高,十几平米的房间里三张上下床。因为他们只租得起这种月租500元左右的床位(格子单间一般得上千);
很多人从事着每天10小时以上的中高强度体力工作,基本没有自己做饭的时间,靠外卖、小店快餐、工厂食堂解决;
他们合租的城中村房子往往也没有厨房,厨房被改成住宿隔间了;
他们和工厂一般也不存在正式的劳动合同,基本是劳务派遣,甚至只是口头约定,没有纸面文件;
他们的积蓄一般也不多。而且因为游离在社保体系外,他们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动用积蓄,那是救命钱。
好,现在纸上一圈,封。
在冲击到这些人之前,首先冲击的是他们上工的工厂。
因为货和原材料不容易进出,延期违约,客户会砍订单,工厂也会砍产能。
那就是砍用工。
同时,区域内的小店快餐、外卖、工厂食堂基本停摆。
这时候,你就算能把蔬菜包送进去,他们也没法做饭,更买不起。
实际上大概率送都送不进去,因为这种城中村的人口密度往往是常态居住的五倍以上,对普通基层组织来说,过载了。
为什么很多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的?因为这些都是出外务工大省。
谁愿意不远千里存款穿底?事不急时,我们可以慢慢吵什么是“生活正常化”。
你要喝咖啡我要看电影他要旅游,大家可以慢慢吵自己的“正常化标准”,以及时间表。
但对于这些人,正常化是吃饭,这事没什么时间表可言。
而我们天天吵的那一堆堆立场,都不能当饭吃。
还是那句话:这不是立场问题,这是能力问题。再进一步,这是科学问题,会计问题。
我还能吃饭。很多能沉下心读长文字的网友,大概也是城市小市民家庭,多数应该也还勉强有饭吃。
所以胡编暂时不必向我们A4雕花。
虽然我这种软弱小市民嘴上有千言,但脚下实不敢挪一步。只要还能吃饭,再嘟嘟囔囔也是遵照执行。
我这类的,有没有“充分信心”,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断顿停伙的,没社保没合同人在他乡口袋见底的。
而他们,不读胡编您的长文。
如何看待任泽平发文称「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是该全力拼经济了」?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351173/answer/27792586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发展”这词说得太“修饰”。现在不是“拼经济”,现在是利用手上这点基础交易量和市场机制,把城市里的失业疏导出去,避免集中在城市爆发。给点实感:做服装,计件工资。女装难做的,一件可能二三十元;Polo衫T恤这种走线简单的,有时候会低到一件1.5元。一般来说,旺季月薪大概八千元上下,有时冲一万元;淡季砍半,低能低到两三千。没有社保,没有合同,日结日清,手停口停。因为每天上工至少10小时起,所以工人直接住厂。一楼店二楼厂三楼小宿舍的形态非常普遍。居住密度高,一个十几平的单间两张上下床。这类工人,有的城市一个区里就有十万人。好,现在来算账:今年大环境,特别是下半年,不好。这类厂子的订单和单价,折算起来起码跌三分之一。特别是内部没了双十一、外部外贸单萎缩,今年最后一个旺季没了。工人月收入基本砍半,平均下来我感觉在三千元到四千元之间。然而硬性开支没怎么减少。月租还是500元,吃饭也得800元。杂费一算,一个月至少要花1500元。逻辑上还有存款,但就我的观察,这种做日结的工人存款不多,两三万的居多,差不多是他们3到6个月的工资。买手机了,备着买房打回老家了,谈个恋爱消费了。年纪30岁以下做日结的,存款意识不会太好。然后,封了。这时候收入预期就不是三四千,而是直接归零。货的进出一停,停产停单,工厂直接遣散用工。但工人不敢走。一是走不出去,二是别的地方找不到这么便宜的住宿。直接转入消耗存款状态(有的还没存款,已经在压身份证借小贷)。而与此同时,生活支出在迅速走高。小店快餐停业,15元一份的猪脚饭没了;蔬菜包他们根本不会买;连方便面都开始涨到4元一包。一个月消耗小一千元,好像还行?这是城里有稳定收入的人的心态,日结散工不是这么想的。因为有最后一根稻草:对封控时长的恐惧。如果能明确知道这种状态只会持续一周半月,他们多数或许能忍得住。但如果没有任何明确信号,那无存款的、本身有负债消费的、老家要还房贷要养娃的,就会迅速崩溃。他们会成为要求离开的尖刀。然后快速带崩其他人。因为大家都是做日结的,流动性打工。这里不开工,隔壁城市在开工;这个城市不开工,100块买张普快硬座,其他省份在开工。心里这本账不是“我封在这里每个月亏1000元”,而是“我没开工每个月亏1000元+在另一个城市打工每个月可能有5000元的收入”。再来几个灰心哥,天天群里喊“完了,要蹲到春节了”。全线连环垮,包括剩下那些原本愿意蹲半个月的,他们也会在恐慌情绪下冲出来问:能不能给个时间点?所以才能做到几万人一并离开。不需要什么组织,账本是最好的军师。这只是一个缩影。高流动、低存款、无社保的“灵活”工人,是我国非重工制造业的主体。这种高密度的不稳定就业,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畅通:局部爆发失业,赶紧走,地方人社部门帮你联系下家。哪怕找不到太好的就业,至少要允许其返乡。因为他们在老家有资产,不要付房租,又有相对大城市更低廉的消费,能缓解失业冲击。人为导致失业在局部集中爆发,还限制其流动,最蠢。要做灭火器,而不是特么的催化剂。我个人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这个。“发展”这词有点远。可以防疫,户籍地封闭转运,居家后以村委为主体执行隔离。这些操作在20年已经做过了,基层很熟悉。人员分散下去,村基层也撑得住。不要指望城市里百来号人的街道办能解决这几千上万人的压力。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就越精密。但越精密的系统往往越脆弱。不要让风险集中在城市里,这是当务之急。
11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 48%,较上月下降 1.2 个百分点,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谢邀。
不想那么多了,但求快点触底筑底就行。
话说这次财新PMI和官方PMI又背离,而且财新是稍偏乐观的那个。
官方制造业PMI确实不好看。坊间预测是49档位,结果直接砸到48,离今年4月的47.4很近了。
说明多点散发的人货断流,威力可以和静默一座一线大城市相当。
而财新的制造业PMI是49.4,比上个月微升0.2。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720803/answer/27831814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不算什么好消息,但毕竟出现了跌幅上的背离。坊间认为:财新制造业PMI的样本是650家东南居多、国企偏少的企业;而官方制造业PMI是覆盖南北国私的3200家大样本。所以我想:南北分流又加剧了?回到官方制造业PMI。官方的解读倒是比较实在:一,供需两端收缩。生产指数47.8,比上月下降1.8,继续位于枯荣线下且跌幅扩大;新订单指数46.4,比上月跌1.7;新出口订单指数46.7,比上月跌0.9。基本都是继续收缩且收缩幅度扩大。这个倒好理解:内外需双不振,之前很多操作又偏向刺激产能,现在需求收缩下过剩产能碾回来了。加上人货断流,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降到46.7,等于是正在缩小的商业循环又遭遇减速。二,价格指数收缩。供需两缩,但总体产能依然明显过剩,于是价格收缩。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还是有小涨幅,50.7,毕竟大环境还算大宗商品高价期。不过比上月跌2.6,涨幅收窄。出厂价格指数47.4,比上月跌1.3。这数字从5月份跌到现在,工厂利润空间是越来越差了。(但这是第一次出厂价格,转了几道手到你手上就不知道了)价格指数在55以上高位的只有农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这俩行业;生产化工原材料的石油煤炭燃料加工、化纤橡胶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行业的价格指数回落明显。三,木有K型复苏。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0.8和2.6。总收缩,就业量最大的小微企业继续成为收缩幅度最大的那群。(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11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录得47.4,创今年5月以来最低)四,企业信心不足。11月的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相比10月跌了3.7,到48.9。这是自20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枯荣线。其中,纺织、化工原料及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的预期低于43。保持乐观(50以上)的是农副食品加工、酒茶饮料、医药和电气机械器材。原材料和部分重工在缩,刚需、防疫和大基建在涨,也就是刚需和政府投资在顶住向下走的大盘。非制造业就不用说了,46.7,连续俩月下降;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45.1,连续五个月下降;从业人员指数降至20年2月以来新低,21个行业有15个处于收缩区间,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的商业活动指数低于38。(再次想起了前几年的特色小镇和民宿潮)总之:一,十月十一月的加总衰退,差不多算四月复刻。咱不管以后防疫怎么做,人货断流是真不能再乱搞了,否则处处都是风景线。二,以大基建为核心的利好出的有点快。
我经常吐槽财政手段,认为受惠面窄(非政府采购体系的企业吃不到)。特别是大基建,债务重,拉动的就业也确实不如房地产。但我原本觉得,扛今年下半年是没问题的。现在回头看,恐怕大基建这个池子的容量比想象中的还小。三,还不知道是不是触底。美联储还在加,米国预期的新一轮衰退还没正式开始。现在就说11月是底,我个人心里没底。所以感觉12月能把集中风险从城市里疏导开,就算胜利。现在学校启动返乡、工业区允许回流,我觉得是对的,至少不要把失业集中在城市。剩下的,看12月的政策博弈吧。照克而瑞的数据,11月重点30城的房地产成交面积环比再下滑14%,同比跌幅30%,创下半年以来新低。(去年四季度已经是房地产危机了)今年前11个月,百强房企的销售总额只有6.73万亿元,跌幅42.1%。现在没看到有什么操作能填这块。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720803/answer/27831814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