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 800 万对,超 30 岁结婚人群占比近半,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2003 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 800 万对,超 30 岁结婚人群占比近半,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787576/answer/26541057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一切尽在掌握”。
日本做过一个结婚调查(Marriage intentions, desires, and pathways to later and less marriage in Japan),挺有意思的。
07年,找了1247名男性和1091名女性、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问他们的结婚意愿:
四分之三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示想结婚;
其中约一半明确表示想结婚,另一半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话想结婚”;
23%的男性和18%的女性对结婚持犹豫或者不感兴趣的态度;
明确表示“不想结婚”的,男女均只有3%左右。
到了15年,对这批人再调查一遍。
33%的男性和46%的女性,已婚。
在剩下依然未婚的人里:男3%女2%,是当年明确表示“不想结婚”的,基本没结。
这部分被称为“拒绝型”;
男22%女17%,是当年表示“想结婚”或“有可能就结婚”的。
这部分被称为“失败型”;
男41%女34%,是当年表示“不在乎”、“暂时不考虑”、“有可能再看”的。
这部分被称为“随缘型”。
一般媒体的标题是“年轻人拒绝结婚了!”
这个标题不对。从各种报告来看,结婚率走低更像一种“挤压效应”:真正由始至终抗拒婚姻的,到现在也是少数,一般只在5%以下;被很多媒体炒作的“恨嫁女”、“群面男”,其实也只占未婚人群的三成左右;真正超六成的未婚大头,是“随缘型”,旁观者心态,被动沟通。这些人有点像股市里的持币围观者。他们观察婚姻市场的热度和走势,但基本不下场参与交易(恋爱相亲)。他们期待着婚姻市场的好转,例如婚房、彩礼、学区房等成本降低。如果市场好转,他们是有成婚的意愿的。但如果成本一直高企,他们就继续观望。但不幸的是:他们持有的是天底下最宝贵的货币,时间。这个货币,你不花,它也是每分每秒都在扣的。一旦扣过临界点,例如黄金生育期、壮年期、收入上升期,他们实际上就逐步丧失了参与交易的资格。从持币观望转为被动离场。这就是挤压型的低结婚率,并不是低结婚意愿,而是高成本拖延结婚(交易)节点,最后导致基于个人预期全面劣化的被动单身。年纪大了,收入和身体都大不如前,单是照顾自己就很吃力,于是最终放弃结婚。所以呼唤福利社会、呼唤养懒汉,不是白左,不是薅羊毛。你要稳住生育率,就必须支撑青年人的基础福利,确保他们能较轻松地跨过婚房和养育子女两座大山。降低他们出于对高成本的恐惧,转化“随缘型”,不必艰苦奋斗也能有个小家,减少持币观望。繁衍是生物的本能,人类不会无缘无故放弃自己的再生产。一味追求效率优化,最终被优化掉的就是人本身。人其实比机器低效多了,人要思考,要娱乐,要八小时之外。不拿福利社会去对冲现代化,人就会消灭自己,转向生产机器,因为这是最优选。
反正,如果真就这么下去,后果也不远。
韩国29岁以下的已婚妇女里,47.1%无子女;无子女已婚妇女里,52.8%无生育打算。
咱800万对,咱泱泱大国肯定比韩国人强,我就当最终有700万对夫妻会生育。
照现在的生育率,估摸这700万对能生个800万新生儿。
这大概就是未来几年的基线。
韩国去年结婚19.3万对,粗暴按人口算,我国到韩国水平,就是550万对左右。
十来年吧,小胖友们都能看到。
那时候就不用吵这个话题了,你我可以一边挨年轻人的骂,一边探讨咱们怎样一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人。
如何看待2023年秋招技术岗哀鸿遍野?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9390966/answer/26397906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次这个问题,我写了个吐槽,半天1.6k赞,结果问题被知乎删除了,真就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把问题删除就可以了。这次系统居然又推荐我回答,那我复制粘贴回来一份。无论怎么删除问题,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别自欺欺人了。在实习结束回学校的路上看到这个问题,想吐槽一波。今年的真是难到离谱,已经不能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究极寒冬。先说下自己的情况,哈工科班,目前在浙大读硕士,暑假在美团算法实习。从春招的时候就感受到比去年艰难,当时以为是上海疫情影响,到秋招会好些,没想到秋招比春招还要离谱。没有经历的学长学姐不理解,一直觉得有手就行,是在造谣。下面列一些自己知道的消息,大家自行感受下。秋招hc的数量情况,去年字节秋招8k个hc,今年只有3k个,美团去年1w左右,今年5k,百度去年8k,今年2k。阿里去年7月17左右开的秋招,今年8月18才开,并且没有提前批,鹅厂到现在没有动静,拼多多(我了解的算法岗)不开秋招海投通道,只接受内部员工内推的简历。甚至有些厂挂出来的hc数量都是虚值,压根就不招那么多人。而我在的组,没看到大家捞简历面试,就像没有秋招这回事。去年top 2硕最起码简历不会被挂,今年如果第一学历不是top 2的top 2硕士,身边已经出现直接被挂简历的情况。实习生转正情况,美团每年以实习生转正率高达85%+吸引人,今年我在的大组,10多个实习生,目测转正率和去年比很差(这还是应留尽留的情况)。目前知道的身边有3个同学在字节实习3个月以上,但是被通知转正0 hc而离职。拿offer情况,目前认识做算法的10多个小伙伴,只有两个拿到oc,还都是转正的oc,秋招海投的全部没有结果,其中不乏顶会一作老哥,投10多家公司未拿到offer,直接把人干迷茫了。。。走的最远的是字节四面后在排序。目前只知道唯一一个通过秋招拿到offer的大佬是个开发,拿了学历厂base+8的offer。对比实验室的学长学姐,相同水平简历,去年这个时候已经拿到好几个大厂sp+或者ssp的offer,而我们这一届几乎是全军覆没,还时不时被挂简历。。。可能开发的兄弟比算法要好些吧。对比春招,春招虽然难,但是大家还有盼头,还有一丝希望,感觉拼一拼还能上车,还能挑个好地方去。秋招就是绝望了,毫无希望的绝望,投到后面大家已经开始躺平摆烂了。今年听见很多小伙伴说找不到互联网去国企,去银行,可是银行和国企能吸收这么多人吗?可以料到今年国企和银行也是巨卷,19年疫情导致研究生疯狂扩展,结果今年大厂都在降本增效、去肥增瘦,属于buff叠加了。慢慢等到10月底,看这些应届生都去哪,难道都去送外卖吗?寒冬已经悄然而至。在火车上一觉醒来,没想到一个吐槽贴有近百个点赞。我在7月底的时候,在牛客搞了个投票贴,统计大家offer的情况,目前已经近3k人投票,这个投票有两个缺点,一是未设置区分大厂和小厂的offer,二是结果是累加的,可能有些同学在这20天内又拿到了offer,但是没法改选项了。但是数据依然有参考的意义,我偶尔会去看几眼,大概每次offer为0的个数都占比78%+。当然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下,依然有同学拿到不止一个offer,说明寒冬对顶尖选手(清北华五本硕、有对口的论文、偏核心组实习有产出,编程大佬)没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本科较差硕士学历好或211和中下游985或转码选手,这些同学在以往都能拿到大厂offer,今年如果简历上没有其他的亮点,很难在大厂招聘中走到决赛圈(PS: 这些只是本人针对投票数据的推测)。我把投票链接放到这里了: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999767。估计认识的人已经猜到我是谁了( ˙˘˙ )。再答一波,上面都是吐槽,下面说一些自己看法吧。可能很多人觉得现在大厂这么难进,居然还不放下身段去往中下厂下沉。问题在于一方面互联网是个赢者通吃、不断换血的行业,35岁的年龄压力一直压在每一个从业者的头上,过去增量时代,大家还能先在中小厂待待,后面逐步跳到更好的平台,但是这条路现在已经被堵死了,更多是同级平台跳槽和向下兼容,现在存量时代,每个应届生都想拿自己手里的筹码换取更好的机会来抵御未来风险,如果从开始就不去争取,直接去中小厂,很大概率后面30出头,就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这样很多人心态直接就崩了,辛辛苦苦卷到985,转码过来,红利没吃到,白白浪费几年时间,不如直接去卷可以熬资历的行业。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机会北上广深较多,内地可能就成都、长沙、南京、武汉几个城市还行,几乎无法下沉到二三线城市,而这些机会多的城市生活开销都很大,不争取高薪水,和其他行业比压根没有什么优势。另一方面,今年有个很奇葩的现象,之前经常有学历简历很好的同学去中小厂刷面试经验,导致现在有些中小厂看到简历很好,按照以往经验不会来的人,直接简历给挂了,而大厂因为hc猛降,即便简历不挂,后面面试也拿不到offer,导致这些同学两头挨打 。最后建议,有能力读博的同学可以读博观望一下,几年之后如果行情好转,可以再进互联网,行情不好,路子也会比硕士好很多。不想读博的同学,能进国企去国企,能去外企去外企,或者看一下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工作岗位,不要只盯着互联网这一个盘子。哦对了,再补充一点,今天又和高中同学聊了下,发现原来不止互联网难,其他行业也难,之前好几个去处,现在只要有个地方去都感动的要死。青年失业率已经19.9%了,坐等下半年青年失业率公布情况。对于一些继续鼓吹人工智能薪资高,缺口大的培训机构,无论你们再怎么做数据忽悠,现状不会因为你们忽悠发生好转。这个问题已经被知乎删除2次了,这是第3次,我倒好奇能被删除多少次。
波兰向德国索要 1.3 万亿美元二战赔款,如何看待此事?
现在大趋势很明显了,把德国宰了,大家都可以吃香喝辣。
美国摆明了要借俄乌战争这把刀子逼俄罗斯断气然后把德国的工业给彻底宰了。
德国在冷战结束后躲在欧盟、欧元、北约三张大伞之下,同时享受着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工业原料,在高端制造业上制霸整个欧洲。大半个以上的欧洲沦为德国的工业经济殖民地。
之前大宗商品市场上把原油价格打到负数,反而逼得全球资源国或明或暗的和俄罗斯站在一起。
现在俄罗斯拿断气逼德国跳反重新站队。不跳反站队就配合着英美一起把德国的工业给扬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东欧南欧那些经济在欧洲垫底,但是国土面积不小,人口过八九百万上千万的国家都在各种支持乌克兰,为乌克兰摇旗呐喊,让战争继续打下去。
倒逼德国和俄罗斯能源决裂,只要德俄能源决裂,德国的制造业就完蛋了。
但是德国能怎么样了? 德国你这个二战战败国,你现在要和俄罗斯这个独裁野蛮国家站队一起?
德国制造业倒下后欧元会被重创,有很多金融资本跑路英美,但是实业资本跑不了,最后只会散落在东南欧的经济洼地。
英美要金融资本,东欧南欧国家要实业,各取所需。
PS:最近好多嗅觉敏锐的家伙都不约而同的打探怎么投资东欧和南欧那几个人口和地理条件都不错的非欧元国家。
作者:王大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1238192/answer/26607189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生率下降,挺个几十年,老龄化不就过去了么,着什么急?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3613131/answer/26615700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例如老人的交易习惯。老到一个程度,你我都一样,一定会开始出清资产,全面转入储蓄。持有资产是一种投资行为,而投资的根本在于预期未来收益。当我快八十时,我特么对未来预期个寂寞,还能喘几年?我又不是李嘉诚。都给我换成现金,我要闭眼前天天住大豪斯,看大腿舞。一方面是资产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少量年轻人刚起步的收入,孱弱可欺,根本不足以平抑出清。后果就是资产价格的普遍塌台。如果这时候银行体系恰好有大量借贷以这些资产为抵押物,那就酸爽了。当然,央行可以自己来买这些资产,买出一个维稳价格。问题是年轻人过少,新世代基本不可能支撑老资产的价格,最后一定是坏账。央行买坏账,而且年轻人的低增长并不足以消化这些坏账,那就是买出一堆僵尸企业。钝刀快刀都是刀。老人多、年轻人少,会形成大量社会经济上的矛盾。例如退休人员过多、劳动力过少,社保体系成为肉眼可见的击鼓传花;老人的消费偏向医疗类,总体保守,且这些产业年轻人参与的门槛不低。于是大量老人消费并不能有效传递到年轻人手上;而需要快速迭代、形成高效的“研发——应用——变现”循环的快消类服务类3C类互联网类产业,年轻人消费量不足,最后是产业停滞退化;这种停滞预期,又会导致“初老人群”(50岁到60岁)更偏向保守投资。他们本来就很保守了,大环境让他们更保守,老人的储蓄更难转化到年轻人手上。多种博弈叠一块,最后就是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交易量消费量出现“隔离”。在旁观者眼里,这个国家在经济上分裂为二:一个储蓄庞大但投资极其保守的老人之国;一个空有想法却低储蓄且缺乏投资的少年之国。板结淤积。最典型的,就是宝贵的国家投资该花哪。老人那块不敢太少。一方面是有法理保护(社保类),另一方面也要给年轻人一个表率:看看这些大爷大妈,你老了也能过得和他们差不多,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缴税吧。再说,给老人倾斜一些投资,搞不好能勾出点消费嘛。但年轻人那块更不能少。就这点增量,放弃年轻人就是放弃国家的未来,对这个群体的教育/生育/就业补助必须管够。可你已经是个老龄化国家,一般已经是五个锅三个盖,世间安得双全法。于是很多国家都选择让老人和年轻人自己吵去,吵出投票结果,政府遵照执行。那年轻人往往吵不过老人,人数就不够,政经影响力更不够。一种严重的挫折感、世代对立。老人觉得“年轻人你迟早会老你懂什么”,年轻人觉得“这群老害绑架了国家”。(我估计这就是80后到00后将来的“风评”)逻辑上说,这种状态拉锯个四五十年,老人全闭眼了,债务全出清了,天又晴了。实际上,很难说。首先,又不是所有国家都老龄化了。其他人口结构青年化的趁这个机会吃你的产业追你的技术,等你好了,你也二流了,从头再来。其次,国家意志不是一成不变的。受这三五十年的剧烈社会讨论所影响,什么初心都会变。你说不准经过这个周期后,原来的大方向还能剩多少。会不会全面转向服务业?软化地缘政治诉求?追求投资收益?打完一战的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的倾向被强化。年轻人太少了,不得不用投资收益来填缺的消费量。这不仅让法国在二战里严重弱化动员能力,海外收租的意识在今天的法国依然明显,确实影响百年进程。最好的剧情是及早遏止少子化趋势,起码减缓,用科技带动的产业增长来缓解交易量的下跌。如果势头实在遏制不住,那就要有代偿。不管是海外市场垄断还是产业技术垄断,必须要有一块大红利去支撑老龄化的产量与消费量下跌。啥都没有、头铁白板去撞老龄化,那萧条感会爆发式到来。不一定是普遍萧条,但至少年轻人会在这种萧条感里熬煮三十年。不好挺的呀,这是好几代人。
当代年轻人是否变得越来越「穷」?为什么?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35047/answer/2663973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年上流难”,向上游不动,很精辟。香江对贫穷的定义是“低于综援”,赚得比吃低保少。14年时月收入低于8315港币、资产少于79500港币的个人,即可视为贫穷户。和别的报道不同,这篇报道更关注在职青年。因为传统上认为贫穷是由于失业,但假如就业依然导致贫穷,麻烦就有点大了。据报道,香江14年的“在职贫穷青年”(15至34岁)有10万4300人,占该年龄段的10.3%。而随机调查里,被访者自认为贫穷户的比例更高,接近四成。前三理由分别是:难以承担日常开支、难以承担租房和购房、缺乏储蓄。最突出的是:被访者普遍认为“高学历”不等于“脱贫”。15年香江在职贫困人群里,有2.47万人有副学士(类似咱这的大专)以上学位,总人数比14增加2100人;其中大学学位1.42万人,总人数比14年增加2000人。超三成在职贫穷青年表示:需要3年至15年时间脱贫;一成在职贫穷青年表示:永远无法脱贫。这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到20年,香江贫穷青年人口增长到14万3000人,青年贫穷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35047/answer/2663973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剧情不算胡来。泡沫经济时期,大学生去大会社面试是可以拿面试费的。一万到五万不等,现场拿,你不入职也不用退回。有些日本毕业生面试一个月,都快比上班赚了。当然,泡沫破灭后这些都无了。但吊诡的是:引爆泡沫的资产价格高位却不会轻易死亡。虽然大量资产也随着泡沫破灭而崩盘,但核心资产还是相对高价。一是边缘资产的崩盘,刺激资金向核心的股票和土地聚集,撑住了价格;二是政府要保经济,会定向为大企业输血,变相撑住了这些企业手里的资产。于是泡沫后的日本青年被“夹住”了:一方面是就业随泡沫破灭而严重冲击,正式工大减,不稳定的派遣工大增,就业的总体收益在走低;另一方面,看起来整体上资产价格也崩了,但能提供较好就业和居住的资产其实没崩,东京这个鬼地方甚至涨回去了。而在日本产业外移的大背景下,青年恰恰需要的是快流动轻资本所创造的服务业岗位。因此大量青年不得不去东京,在高价资产的环境里就业生活。同时拿着三十年前的工资。在这个局里,青年不得不贫穷。香江也一样。(往大了说全球都差不多。只不过日本泡沫破灭是快刀,之后的全球量化宽松是慢刀)这种资产高价(特别是大城市能熬过崩盘的资产高价)会导致固化式的青年贫穷。青年贫穷最大的危害就是“低剩余”:少积蓄、少抗风险能力,进而低预期、无长远规划、缺乏消费和投资信心。人未老,心已老。好办法不多。可以直接拉高资产持有成本,收税,把资金从稳定高收益里挤压出来。用税制引导投资转型,惩罚收租。或者拉高社会福利,特别是公共服务供给,用廉价资源拉低租价。核心都是降低资产门槛,让青年的劳动性收益能够摸得着资产。资产代表稳定。青年靠打工就能稳定(包括买房和租售同权的廉租长租),才能规划结婚、生育、消费和创业投资。如果是常态化的青年贫穷、资产价格全面高位,那青年无恒心,很多事就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