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性这么不支持彩礼?

其实很多男的是支持高额彩礼的,因为这样他们才有理由很政治正确的甩掉现任的糟糠女友去找那些段位和他们相同相近甚至更高的女的进行资源重组。

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 2 万亿,抓住 75-85 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出台鼓励生育基金」,这可行吗?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0763318/answer/23055664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任泽平这厮又在阴阳怪气(非负面)。

这篇报告与其说是讲生育率的,不如说是他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展望。

我翻了报告全文,只感到老任又在偷懒:很多数据都是他以前发过的,这次打了个包又堆砌了一遍。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

过高的综合生活成本使得结婚比例、初婚初育年龄、离婚比例等所有与生育率相关的数据都在恶化;

本土新生人口的萎缩,就是本土市场消费、劳动力、研发、借贷还贷能力、商业交易总规模的萎缩,也就是预期的萎缩,也就是信心的萎缩;

而这样的老龄化社会必然背上沉重负担且坠入凋零。虽然不是直接寄了,但会僵尸化,容错率和潜力都暴跌。

这些话题我觉得咱们在知乎上已经聊烂了。

为啥我说老任阴阳怪气(非负面)呢?看他给出的解决思路:

全面开放生育;

从怀孕到18岁的减免税和生育教育补贴;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对保障女性就业及产假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

消除对非婚生育的单亲妈妈及子女的落户、教育歧视;

加大教育医疗投入,降低抚养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稳定房价。

(那个“印2万亿做生育基金”的标题,其实只是导读的第一行,严重怀疑是为了搞点流量)

这些建议本身完全没问题,实际上我在知乎上写的很多生育率相关回答也是这个思路。

我常唠叨:咱也天地不仁一把,把人口就看成一种单纯产品。那有什么产品是能在不追加投资的情况下自动实现再生产的吗?

不要跟我讲什么“阳光是免费的”,太阳的前身也是45亿年前一片巨大的氢分子云,这颗黄矮星烧完太阳能就没了。

天下万物都需要某种再投资才能够持续乃至增殖,人口也必然要遵循这个法则。因此不管刺激人口增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核心逻辑必然是追加投资。

直观的钱和房子,更廉价的公共服务资源,更廉洁高效守法的社会治理,更高的劳动力溢价,更完善社保体系,这些都是追加投资,都是政府需要在眼下的水平上再付出额外的努力。

那为啥说老任阴阳怪气(非负面)呢?

因为这些事已经唠叨了两三年了,已经快成互联网月经帖了,我们还是没看到多少追加投资的行为。

只看到了放开许可,也就是从一胎到二胎到可能的全面放开。

“我允许你生”和“我鼓励你生”,这不能算一码事吧?

我之前常说:生育率问题是个需要十几个部委一起上的问题,甚至是个要全面转化社会治理思路的问题。

这里隐藏了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惯性:

改开之前,我国是个高度规范化的社会,一切尽在国家掌握。改开之后,一部分市场被放到民间自行发展,很多社会制度也是随着这些经济变化而逐步跟上。

我国近四十年的社会经济变化,粗暴地说,就是国家逐步放一块、看一段、再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点点放手的状态。

这导致上下对大量问题基本只有一个思路:放给你做,你们就能解决了。

尤其是治理的核心,搞经济:经济没起来?放一块市场的准入权出去咯。给你们三来一补,给你房地产,给你们互联网,给你们能源交易所。

我把光伏产业硬做起来,然后放给你们,你们不就有增量了吗?

这是个很强悍的发展策略,但这也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缺陷:

真的不是服务型的思路。

尤其是在地方,所谓“服务型社会”其实服务的是营商环境,因为市场准入权放给你们了,因此要和企业们深化沟通,保障这些市场准入权在经济上的变现。

不是奔着服务普通人去的啊。

大量普通人之间的诉求,其实是被企业们承接了:你们拿了市场准入权,那你们去给普通人做供给提供服务呀。

于是医疗教育养老生育等领域出现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莆田系横行至今,综合生活成本拉高,这又直接加速了生育率的下跌。

这成了一个闭环,生育率暴跌是这个闭环必然的代价。

现在要打破这个闭环,就意味着政府来主动刺激供给,甚至得亲自下场去提供服务。

这就不是放开市场准入那么简单了,政府要有更精细的管理,要把服务对象从眼下核心的企业,转向到非常具体的个人。

一,要和企业竞争,甚至限制一些市场的准入,但这其实还好做;

二,限制企业后,还能提供比企业更廉价普适的公共服务,这个很难。

从一个普通国民的角度去设计、调整整个公共服务体系。说实话,这个经验,我国整体是非常欠缺的。

咱不说别的:我国长期向新加坡学习社会治理,现在国资又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头,新加坡租屋制度咱愿不愿意学?有没有足够多且合格的政府职员来支撑?这个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的时间需要多久?

这事是一个部委能搞定的?

而房子问题才是生育率问题里的一块而已。

老任贼就贼在这:除了那个开放生育,别的建议都是难以落地。

知道你转不过身来。

报告里最实在的,大概也就是这个图表了:

图表:中国养老金压力逐渐加大

日本研究中心预测 2033 年中国 GDP 将超美国,2050 美国将再反超,透露了哪些信息?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332288/answer/23069906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还是人口问题呗。其实看到“2033年”这个数字时我是有点惊讶的,因为这个数字往后延了。最早有印象的数字是“2039年”,这是04年高盛给出的预测,当时国内普遍不信;后来经过08年次贷危机后,很多机构把这个时间点往前大调了一波,一般是“2018年至2025年”。“2030年”这个时间点都显得很保守。但这次JCER把时间点又压后到了“2033年”,JECR自己都说,“相较之前的预期延后了四年”。这说明美帝激进的大放水和中国的经济放缓都有点超出了机构们的预期。2010年马丁雅克上TED演讲,题目是《了解崛起的中国》。这个演讲是很多今天键政人的中国崛起启蒙教材。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332288/answer/23069906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而马丁雅克当时认为中国能长期保持的增长率应该在6.5%到7.5%之间。现在看来,大家对基准线都有些乐观了。中国GDP(指国际汇率,购买力平价早超了)超越美帝是必然的,早晚两三年而已。“2056年美帝反超中国”(这是报告里的数字)倒是有点意思。因为JCER说他们还关注了中国的人口因素。把人口问题考虑在内,这个结论就不算太过暴论。和2010年的六普数据比,七普的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是8.8亿人,下降了约4000万。劳动年龄人口峰值已过,学术上的人口红利早就不存在了。任泽平的报告里预计,2050年时15岁至64岁将比2020年下降约23%。生搬硬套一下,50年时我国的有效劳动人口估计在7亿人上下。而因为技术水平进步,50年时中国的人口规模应该至少在13.5亿左右。这就是个规模史无前例的超级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的总人口占比将在约30%,和今天的日本相当。21年我国已经进入65岁以上占比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照现有数据估算,JCER给出的中超美2033年,我们刚好进入占比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标题里写的“2050年美帝反超”,那年中国的65岁以上人口估计在3.76亿人;到58年会达到4.14亿人的峰值。中国眼下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8.8岁,美帝是38.3岁;50年中国预计是53岁,美帝是42.7岁,日本是54.7岁。我国会以狂奔的速度和日本贴贴。最大的麻烦还是未富先老。美日韩老龄人口占比13.5%时,人均GDP都在2.5w美刀以上;我国现在是1w美刀。这点钱就快速奔入超级深度老龄化,社保压力会暴增,养老金会面临严重缺口。其实我国社保和养老金早就是连续六七年实际上收支为负了。19年社保收支结余5800亿元,扣除财政补贴后是负1.3万亿元。这是现在抚养比(在职人员/退休人员)2.55的数据。很难想象50年时的抚养比是多少,但大概率在1.8以下,不到两个上班的人养一个老人,届时这个数据恐怕更哈人。18年日本的社保开支占政府预算的33.7%,我国现在也到了20%左右。这不仅是成本上升的问题,也是增长潜力萎缩的风险,因为你有越来越多的钱要拿去做低收益支出,而不是做新技术新市场的投资。所有经济预测都是看看就好,JCER这份也不例外。说不定我国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呢。但我国人口趋势很真实,能够扭转这一趋势的成功案例也很少,这是可信的。至于超级深度老龄化是个啥经济状况,隔壁日本那条横在那的死线就是最佳示范。2050年前如果不能改变美帝收割投资和优秀劳动力的趋势,那在某个不远的时间点上被美帝反超,不是不可能。

媒体评任泽平谈生育,称「少一些『任泽平式』的哗众取宠」,这反映了哪些问题?

很显然,作者没读原文39页的报告,而是看了些“微博节选”。

任泽平微博言论节选,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为解决人口低生育率的问题,国家短期内需要通过发2万亿左右债,投入到鼓励生育,趁75-85年这一代还能生的时间窗口。

那为什么是2万亿债呢?

媒体评任泽平谈生育,称「少一些『任泽平式』的哗众取宠」,这反映了哪些问题? - Deep Van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0847754/answer/2309332659

2014年的时候,他也写了一篇看上去非常哗众取宠的报告《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高呼“【】给我智慧给我胆!”。鄙人嗤之以鼻,后来才发现,我还是图【】破拿【】服。

同样的,这篇报告不是啥哗众取宠,国士无双啥的显然夸张了,但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远见还是有的。只不过呢,【】并不希望两【】羊们清醒过来。就让抖音和微博把他嘴堵上了。

对了,以后再碰见大【】党海专精党,可以一律当走【】或【】逼看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