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出台:企业不得低价倾销、哄抬价格、利用大数据「杀熟」,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谢邀。

暂时没大用,还得等。

那个“九不得”,看似重如泰山,一个唾沫一个钉;实则银样蜡枪头,一戳就软。

大哥,你就是复读了一遍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现行公开法律条文(还包括前几年315信誓旦旦要整顿的电商问题)。

违反《反垄断法》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已经在发生,你在台上九个“不得”,台下那六个巨头此时此刻就在得得得地干。

我把人杀咯,警察冲到我面前:小伙子,杀人犯法。

“不许打人啊。”

“早说嘛。”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014708/answer/16425915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个很无奈的现实,无奈到互联网行内人都知道:

监管主体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管。

“严禁以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六巨头:我们天天在干;

限制商品销售数量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掠夺性定价、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虚假宣传与商业诋毁、利用数据杀熟、利用技术及规则不合理限制平台上的经营者、非法采集个人数据、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六巨头:宁是来做互联网运营分析报告的么?

这“九不得”比法律条文稍微进步一点的,就是把行为做了稍微再具体一丢丢的描述。

而且是对既定事实的描述。

至于边界到底在哪、哪些行为需要立刻整改哪些可以给出调整期,监管主体一字未提。

而且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市场监管总局直属)的通告里,开篇已经定了基调:

“会议充分肯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你是好的,犯了小错。

这是小骂大帮忙。

定性是重要阶段性成果,但是如果不能定量,那问题始终不会得到解决,甚至有可能越拖越淡。

身处中央的市场监管总局如果不划清界限,那具体执法就仍由各地市场监管机构负责,我很难想象杭州当地会有什么动作。

继续开会?

商务部作为此次会议的最高负责部门,明显还是以现阶段收益为优先;没有强势部门的参与,当下就只是“嘴动手不动”而已。

所以随便问问涉及这个领域的胖友,没有一个有停下来的意思,没有收到任何收缩的指示。

春节将至,大量菜贩会开始歇业。如果在未来三个月没有明确的行政命令出台,那么拥有资本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可以在这三个月里整出既定事实。

今年后半年,社区团购融资融了100亿。刀不架到脖子上,资本不可能停。

而在春节这个当口,你我都不得不使用巨头们的服务;等到菜贩们春节后回来,社区已经沦陷了。

互联网巨头们再持续两三个月的倾销,菜贩们基本就要收摊退铺。这时候即使行政命令下来,也迟了。

彼时,监管部门将面对在多个城市实现垄断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经没多少菜贩需要保护了;而到那时再强行整改互联网社区团购,又会牵扯到大量已经在平台上交易的社区居民,还有已经依附于平台的供应链。

绑架,再一次成功。

怎么看温铁军建议学习的日本农协?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7365295/answer/16415467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当然不能照搬,但你得先有啊。你得先有一个内部化处理外部风险的组织啊。为什么要振兴三农?城市化析出农村最优秀的部分:青壮人跑城市打工,攒下的钱尽可能到城里买房。农村积累最好人力和消费(就是资本),都被城市收割了。然后有城乡二元制这个枷锁往那一摆:你不是怕城市里有贫民窟吗?城市们不是不想承担农民工的医疗养老教育成本吗?放心,长期以来农民就没资格“真正”进城。城市治理失业人口最“直接”的手段是什么?劝返原籍嘛。今年各大城市账面上的失业率并不难看,因为上半年农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常规的春节后返城潮骤减,人都留在村里,就业压力也留在村里。你百度一下“转移就业”,看看新闻里说的都是哪些地方。在这个单向收割的结构下,农村是享受不到城市化红利的,农村本身就是城市化的红利基础。(然后这几年非一线城市顶不住一线的收割,又开始松动落户门槛。当然,要买房,这笔“进城税”还是要交的)但农村是偏稳态的,城市是偏波动的。农村遭遇经济危机,还能靠各种灵活转移来消化。核心生产资料土地在手上,又直接挂钩农业,便于切换各种个体户身份,也便于国家直接下场以工代赈。虽然是低水平就业,但因其分散,风险不至于集中爆发。但城市是集中爆发的。经济周期性摆在这里,而且随着互联网和进一步金融化,波动频次只会越来越高。作为人口、资本、产能高度集中的城市,每次波动都会产生大量失业。今年四月美帝的失业率14.7%,靠每星期发600美刀熬住。同期我们也有大量失业,东莞可没给三和大神们发钱,人都回了乡下老家。要是没老家回呢?所以即使只站在城里人角度,不去画什么“农村百业兴盛”的大饼,振兴三农也是必须的。不是说什么“农村的孩子只能种地”,没人拦着你进城;但你进城了,也得保证城市资本能够在三农领域循环,否则你这个城呆不久。(再说你进不了城,是农村摁着你吗?骂也要骂对人撒)因此,要有一套能够顶住城市收割农村的体系,甚至是能扭转为“城市投资农村”的体系。对农村来说,城市化不停收割农村的人力与资本,收割到农村衰败,连自循环都做不到,这就是外部风险。在中国,这个外部风险一直是由国家买单。想想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不就是国家下场来擦屁股,给彻底被城市化排挤在外的三农们兜底吗?有些人老是吐槽扶贫,有没有想过要是国家甩手不管,这风险传导到城市里会是啥样?增量那块,哪还有快手和拼多多?存量那块,说得难听点,谁挂谁路灯啊?但是国家兜底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从资本角度来看,高大上的城市也到了一边卖地千亿一边嘟囔养老金缺口的地步。城市大量工业也进入了存量环境,钱都跑去虚拟经济里打转,正儿八经投下去能形成长期有收益的资产的,就是农村。准确点,就是“大规模内陆投资”。这个节骨眼上,当然要把农村已经残破的经济结构给搞起来。所以,要学习日本农协(出场真晚)。日本农协,说白了就是个合作社,而且是具体业务上非常他娘的“一共”的合作社。你有几亩地,每年交一千来日元,好,你入社了。不会种地?农协教你,从生产指导书、集中培训到本地建议作物,你来,到当地农协学;没有设备?农协租给你,签了协议还可以在农产品销售款里扣。日本农机为什么牛逼,因为他们只面对农协这一个巨型采购方,量大、需求明确;种子农药?农协有,买还是贷都可以;种出来不知道自己种了啥玩意?农协有分级标准,照着分类书,自己拉几个大框自己往里装(日剧里拍农户画面很喜欢拍这个镜头,一家人在那分果果);种出来后怕烂在地里?附近20公里一定有农协的预冷厂,你送过去就行,明码标价,费用可后扣;卖给谁?你不用管。农协给你把苹果橘子包装好后,贴上你的名字,就开始发超市了,农协管卖。这还是生产层面。生活层面,养老保险到农协买,看病到农协医院看,存款贷款有农协的信用社,婚丧类的贷款还可以给你免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农协专项海外旅游贷款了解一下。子女在大城市里不开心?我日本农协长期是日本第一大银行集团、保险集团、企业集团、农产品供销集团、冷链集团、医疗集团,简历投我这。美帝可以逼着安倍搞邮政民营化,哪怕安倍被整下了台;但日本农协可以顶出778%的大米关税,成为搅黄TPP的最强本国力量。你说日本农协是日本第一大党也不过分。这就是个极强悍的“外部风险内部化”。个体农户被市场波动下的农机、农药水肥、种子费、生活成本所摧毁,是几千年来的惯例。日本农协靠全链条垄断,尤其是垄断供应,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没有烂事?有啊,也有低买高卖,也有动用政治游说力量制定奇葩般高的关税排他,也有一幅既得利益的鸟样。但是普遍破产,没有。日本农协号称“让农民过上工薪族的生活”,确实做到了。日漫里各种“东京待不下去我就回老家种地”,和我们这边的种地是天壤之别。而且,这些烂事,是因为日本政府不可能领导日本农协。咱这,谁领导谁?学习日本农协,不是奔着把一个西瓜卖100块人民币,而是学怎么形成一套农村“外部风险内部化”的体系。用技术手段实现农业集约化,不变更土地的所有权但能整合使用权,而不是靠简单粗暴的合村并居;在生产种植环节上实现精益作业与专业分工,利用产业链自身的关联性来降低整体风险,而不是只靠资本垄断各环节生产资料,然后资本降低自身风险,人没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一个可行的方向(就是深化当年的合作社嘛),能够尽可能让更少人成为城市化的代价。而且城市资本完全可以下来参与呀,收益是没房地产那么高,但是前景非常坚实嘛。你们围着“中国农协”去投资农机农技,一边赚钱一边立下百代之功,岂不美哉?领悟“外部风险内部化”后,我们哪会只有“日本农协”一个模式?搞高附加值的,上荷兰模式嘛;有人少地平地多优势的,上美帝模式嘛。这是百年大计,这是新南泥湾。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就「蚂蚁集团被约谈」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从不毒舌可达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704650/answer/16494409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措辞严厉,问题严重

“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我是很少在这个级别、这个场合的答记者问里面听到这么严厉的批评,“藐视”这个词的严重程度比忽视要多得多得多——藐视带有明确的主观意志和情感色彩,说明蚂蚁的问题不是业务/技术问题,而是态度/政治站位问题。

说的重一点,这就是路线错误,是要彻彻底底洗心革面、自我检讨、改过自新的事情——Jack Ma的福报,可能就是这个吧。

业务基本盘可能发生变化

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这里可能要说一点大家没有直观印象的——如果只论支付,支付宝并没有腾讯做得好。微信支付在生活场景的便利性强于支付宝,同时拼多多、美团、京东这些“腾讯系”公司也为微信支付带来了大量流量与单量。蚂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其实是金融服务。

但是蚂蚁做的那些业务,银行、券商、基金做不了吗?显然不是的。但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做的原因是监管环境的差异——金融向来是监管最严格的行业之一,但蚂蚁之前通过“金融创新”多多少少绕过了一些监管规则。

比如说:

蚂蚁的存贷款业务具不具备银行属性,是不是应该适用银行监管的巴塞尔协议?
蚂蚁的基金销售、理财产品销售,如此巨大的流量入口,是否应当接受严格监管——特别是不正当竞争和诱导投资?

之前被大家热议的蚂蚁金服ABS,已经通过小贷管理条例做了一次约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蚂蚁的各项金融业务都将面临更严格和全面的监管。从公司角度说,这属于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无论是利润率、盈利模式还是发展潜力,必然需要重新考核。

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并没有判蚂蚁死刑,改过自新还是好同志

金融管理部门将一如既往鼓励、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推动金融科技成为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蚂蚁并非十恶不赦,它提供的支付与金融服务,客观上确实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建设提供了便利与推动。

也正因如此,在这次的讲话中对蚂蚁没有一刀切的批判,而是留了口子——满足监管要求,积极政治站位的情况下,蚂蚁的发展仍然是被鼓励和保护的。

同时也为蚂蚁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服务实体经济,守正创新,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换而言之,这是治病救人,而非杀之以平民愤。

路已经指出来了,接下来,轮到蚂蚁选择了——我们还是假装蚂蚁有的选吧:)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239132/answer/16435659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市场监管总局八行,估计还是在为税务局做铺垫。

首先,我不认为现在的各路约谈调查动作是真奔着反垄断去的。

《反垄断法》08年开始实施,走到今天垄断已近乎彻底成型,各大巨头疯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法行为明目张胆。

这时候再举起《反垄断法》,巨头们根本不会去看,权威已尽。当下,他们只关注高举此法的是谁。

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啊,那没事了。

其次,监管主体也并没有真正可行的监管经验。

虽然法案实施以来,对韩台面板商、国内白酒企业、日本汽车元器件供应链、海外奶粉企业均开出过巨额罚单;但这些操作明显属于配合国家对特定行业的管理需要,并没有摸索出普遍性的管理措施。

就像这两天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社区团购六巨头(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美团、滴滴),提出“九不得”;但具体如何执行“九不得”,仍交由地方自行权衡。

如果中央不明确硬性的监管边界,地方一定会顾左右而言他,没人会动自己当地的纳税就业大户。

最后,在中央没有明确、地方处于观望的空窗期里,资本不但不会收缩整改,反而会加速。

今年后半年社区团购融了100亿,明年至少会增长到200亿。对于已经投入的资本,与其乖乖反省,不如一波梭哈,趁着法规模糊的灰色时间疯狂扩张。

这样等三个月甚至半年后具体监管措施出台,区域性垄断也差不多实现了。就算到时候因为监管而扩张放缓,但至少资本市场上已经可以开始套现。

春节一直都是线上向线下扩张的黄金期。因为单纯经营线下业务的公司和个体户,这个时间点多数要歇业;而资本可以顶着高价成本继续提供服务,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疯狂扩张。等线下的公司和个体户节后开业,消费者已经不见了。

当年的团购、配送上门、电商,都是这么干的。

你说“阿祖收手吧,外面都是警察”,阿祖表示,警察中了迟缓大法,我还不如趁机多绑架几个,到时候好谈判。

我认为有关部门肯定预见到了这个局面,当下的一系列措施,不是为了反垄断,而是为了促进合规。

粗暴地说,把税,收上来。

在媒体聚焦反垄断题材的当下,大企业真正关注的是其实是明年全面铺开的金税四期。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税务系统升级,但粗暴地说,就是税务会对企业的银行、工商、社保、征信等大量信息做穿透管理,基于算法分析来执行征收。

这是一张极为立体的网,综合了大量非税部门的数据。我以《深圳经济特区税收管理和信息共享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为例,其中第六条“部门职责”中,所要求打通的企业信息有:

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商务、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国资监管、市场监管、医疗保障、地方金融监管、城管和综合执法、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人民法院、海关、海事等有关部门,组织人事、精神文明建设、互联网信息管理、出入境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金融机构、金融监督管理、证券交易所、疾控、不动产登记、定价、股权交易、联合产权交易、电力、燃气、社会组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做好税收管理和信息共享保障相关工作。

超过40个部门,只要涉及到企业相关,就要把数据联网,以备交叉算法验证。

一层层穿透企业信息的网,加上算法,税务可以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而且不需要事先的立案检查凭证。

以公安、社保、银行三巨头来说,公安可以给到户籍和财产数据,社保可以给到员工数据,银行可以给到交易及财务数据。

三巨头共享情报,三巨头联合执法,偷税漏税、虚假户头、洗钱、虚开或买发票等行为,无处遁形。

你知道以上行为哪个行业最泛滥吗?

你猜对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当前的反垄断监管,真正着眼于并不是反垄断,而是税收合规。

反垄断的各路约谈虽然停留在概念上,但毕竟有第46、47条的“核弹条款”:

“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非常适合用来敲打。

税务改革,第一波必须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合规,改革等于失败;

为了推进某项改革,借助“侧力”,这也是体制的老套路。

最重要的是:我国税收一直“收大不收小”。在市场尚未成熟时,税务会有很多官方缺口让你钻。

个体户是个典型。

但现在个体户大量搬去了线上。还有很多年交易几百上千万的淘宝C店从未纳税,打着个体户的幌子。要在这块实现税收合规,相当复杂。

放着不管,那就像东哥说的,“违法竞争”,为什么我京东开票淘宝不开票?

管,那还是有很多小微个体户,他们很可能承担不起这个税负。

好,现在你们互联网平台已经在疯狂割商户和消费者的韭菜;个体户有肥有瘦,慢慢来,但你平台们是妥妥的肥。

《电商法》+金税四期,先从你们这来。

所以我认为,市场监管总局只是开路的,税收才是真正的题中之义。

如何看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禁外卖后,商家在校门口免费发放 2000 份外卖?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120256/answer/16436366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这就是学生组织的缺失嘛。因为一些事情,学生组织在我国高校体系中是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的,更不可能有监督权。这个最根本的结构缺失,导致了很多烂事。例如咱们高校是导师中心制,那学生与导师起任何冲突,没有学生组织的协助,就是单个学生面对整个校方。在学校的治校措施上更是如此。照大量民办中学及部分管理透明的公办中学,食堂是走公开招标的,家长是有委员会进行专门监督抽查的,账是可以看的。结果一票刚成年的小胖友,这点权力倒没了。我经常对小胖友讲,不要把学校想得太学术化。很多破事要想明白,要换个角度。例如把学校想成一个万把人的小乡镇,把校长想成一名话事一方的带领导。诶,是不是脑子一下就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学阀这个词。大学不是象牙塔,大学有一整套资产及营收体系,涉及到土地、设备、经营许可权,也涉及到税收优惠、国家专款及投资、社会化融资。钱扎堆的地方,烂事一定扎堆。而且学校的管理可比管理一个小乡镇要轻松多了。村民惹急了可以摁着村支书打一顿,组织的硬性规定要求很多反馈不得不处理。学生,有啥反馈渠道?校长信箱吗?现在高校很多应该做的职能优化,都被“大学”这面洁白的旗帜给盖过去了。不错,就学生的学习及基本食宿条件,学生一方是没什么资格和校方讨价还价的,因为这里面有大量纳税人的税金。学生并没有“买”到什么(那点学费买鬼),所以自然没立场对服务提太多要求。但高校是个多场景的复合体。有些环境下,学生在享受纳税人的税金;有些环境下,学生只是学校地理范围内单纯的消费者。还有些环境下,学生是校方的免费科研民工…在南信大这事上,甚至不需要学生组织的出现。因为这是校方借“防疫”之名,行限制消费者选择之实。照这点,市场监管局就可以出面了。不出面,是因为这些“管理措施”在实际业务上不归市场监管部门。校方,是一个高度独立且封闭的行政单位。这种限制,说到底还是为了关联承包商的利益。限制措施有讨论么?承包协议有公示么?校内各消费厂商的竞标是开放的么?里面到底是个什么交易结构?都没有嘛。学校范围内,校方近乎无人可管。眼前这些事,只有“内部问题外部化”。保持输出,靠外部舆论激活外部监管。在校方体制内,学生再多不满也是徒然。所以那个“I can’t breath”整活整挺好。结构缺失,导致内部问题无法单独在体制内处理,必须寻求外部压力解决,这也是当下整个社会治理的常态。南信大学生,就当上了一堂社会实践课吧。

如何看待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后贸易协议?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358706/answer/16443100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带英在欧盟内,带英搅屎欧盟;

带英在欧盟外,欧盟搅屎带英。

“小川皇”鲍里斯可开心了,“Zero tariffs, zero quotas”,0关税0配额,推特发起。

一边脱欧,拿回主权自主;一边和欧盟谈出个“0关税0配额”的自贸协定,价值约9000亿美刀,对国内民众顾虑的经济议题有所交代。

带英民众不是说欧盟侵犯你们的水域吗?还你,捕鱼去吧;

带英不是担心北爱尔兰问题吗?我们不设硬边界,不让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人民分隔。

带英就这么离开了4.5亿人的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离开了自己40%出口的买主,和50%进口的卖家。

然后居然还拿到了“0关税0配额”级别的自贸协定,仿佛拔鸟走人没有任何代价。除了海关那人和货要多走些流程,一切似乎和以前一样。

虽然那两千多页的具体内容还没放出来,但读英媒欧媒的报道,简直是和平分手之典范。

法国,你在什么干甚么啊法国?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0关税0配额”这类条件,协议里不可能写成永恒。

在2021年1月1日前,欧盟的好处是带英应有的;在此之后,这些好处是欧盟赏带英的。

体量和谈判筹码都差距太大了。

欧盟今年经济确实吊差,所以这个月欧盟央行又印了6000亿美刀,把今年刺激经济的钱堆上了2.24万亿美刀。

但法德意的老底子尚在,东欧南欧也算是新兴市场,加上和中国眉来眼去,所以外界还是认为欧盟能够起来。

上周中欧两方都表示要努力达成开放投资协定,让欧洲的钱更容易进入中国。老x登的幕僚立马就发推警告。

而带英,第二季度经济缩水19.8%,全年预计缩水11%。随着带英孵化的新型新冠病毒开始传播,封城再次启动,明年第一季度的数字也好不到哪去。

欧盟和带英都不好受,但带英比欧盟更需要对方。

卡梅伦绝对想象不到:当年他偷懒怕担政治风险,让苏格兰公投“留英”;结果公投这一核武器被滥用开后,最终把带英整脱欧了。

欧盟给带英这么优厚的条件可以理解,毕竟在一起过了四十多年,资本与产业结构绑定太久,贸然下手反而伤到自己。

给个缓冲期,带英民众开心,欧盟也好调整。

明面上是0关税0配额,但人员、货物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实际上已经停止。这些阻力在前期看起来不算大,但市场一定会开始自我调节。

东欧在带英的打工人已经开始批量返潮;至于新的英欧进出口清关报关成本,粗估一年100亿美刀,这还没算疫情造成的流程迟缓成本。

最麻烦的是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这个地位不会被法兰克福或者巴黎取代,但依然会遭到明显冲击:自16年公投,已经有1.6万亿美刀的资金转移回了欧洲。

尤其对亚洲投资人(其实就是中日两大家)来说,带英原本是进入欧盟市场的起点。如今没了这层身份,大量产业资本干脆直接去法德开第一站。

这些变数一旦被市场消化得差不多了,带英脱欧的负面效应就会全面展现。

带英民众的信心,主要认为国家自主了,就可以和中美俄乃至全世界自由地签协议做买卖。

说实话,这概念十年前还很通畅,现在看来已经颇具风险。

中美从摩擦转入全面对峙,两边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站队压力。带英没有欧盟这层身份做庇护,以后再和美帝贴贴,恐怕后果不会太好。

而且就全球其他地区而言,抱团以旁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俄罗斯还是死死捏住中亚,不放手对东欧的压迫感;欧盟疫情后趋向团结,希腊都不敢太跳;土耳其在尝试控制新月地带,伊朗在咬牙渗透波斯湾,连非盟都在努力以东非为核心,形成非洲更坚实的同盟。

大争之世,落单有风险。

带英此刻脱欧,要么就是彻底做美帝的乖乖二五仔,到后期很可能因为中美摩擦,被美帝摆在欧洲面前做筹码。

中美对峙,一定都会拉欧盟;美帝喜欢边敲打边拉,那对欧盟最顺手的工具就是带英。

和美帝深度绑定,容易伤害带英在欧洲和亚洲的利益(欧盟也不喜欢美帝嘛)。

要么带英重拾自家国际政治天赋,在多方之间展开凌波微步。

我一看鲍里斯内样,就很没有信心。

总之,带英从此要对自己100%负责了。

愿女王能坚持下去。

如何看待「长沙 31 岁男子弃车跳桥身亡」一事?反映了「新中年」哪些问题?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298467/answer/16445005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三十年城市小孩受到的教育,基本上只能培养“文书吏”这类人才,天然缺少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孩子们的成长过于缺乏社交,以至于理解不了人类组织结构,天生只能当工具人韭菜或者炮灰。

大家只有一种出路:社畜。

大家基本上处理不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根据把这个模式运转的很深入的日本的经验,大概会导致5%以上的“家里蹲”。

北京某个无数虎妈鸡娃向往的某高中的班主任说,她班里40多学生,因为同性情感困惑,抑郁症、精神问题等各种原因难以学习的学生都有;还有长期不到校的家里蹲同学,很难想象这些同学一两年前还是同龄人中的顶级做题家。她天天做噩梦到学生自杀。

她说,现在的孩子们天然不懂反省,犯了错误不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出于逃避责任的想法推诿,而是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然后学生自己还觉得自己承担了一切压力,忍受着世界的错误。她很担心学生们离校之后遇到困难会拼命的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他们不是出于责任感什么的默默隐忍直到不堪重负,而是从不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只是一味觉得外部的一切都是敌意,又没能力抗衡,只能“忍”。什么时候承受不了,就像断掉的弹簧。

毕竟现代人的原则是从来不反省。

你要没被教育塑造成韭菜工具人,就不会老老实实加班了。

彩礼居高不下,会不会导致娶媳妇选择国外女性而不是国内女性?

正常人对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理解的:结婚成本越来越高,会不会导致国内某些底层男性被迫娶某些不发达国家的女性?

结果显而易见,会。大家随便用省份+农民/老汉/大叔+非洲/越南/柬埔寨姑娘做关键词百度就行。

不过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应该是:越来越多的国内男性迎娶国外女性,对于国内的婚恋市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倒逼国内某些女性降低对结婚的经济要求?

结果也显而易见,不会。因为愿意娶不发达国家女性的大多是国内的底层男性,这些男性在国内某些女性眼里本来就不算人。

至于某些答主一致开嘲讽的应该是另一个问题:国内某些娶不上中国媳妇的男性,能否娶得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媳妇?

从这个角度,他们嘲讽得对,宽泛一点说,岂止国内的底层男性,可以说中国广义上的中产以下的男性,在国内某些女性眼里都不算人,甚至不严谨地说,中国男性在国外发达国家无论男性女性眼里只能算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包括高华。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810502/answer/16450468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可以用一句话评价一下推特用户“河山硕”吗?

如果他家里有打印机的话,就可以在临死前打印一份公证处认可的,格式正规、字体优美、段落清晰的工业国遗书,把家里的烤箱烘干机开罐器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而不是像农业国那样只能口头嘱托,或是用铅笔在草纸上写下几行潦草的笔迹。

英国因新冠病毒变异取消圣诞,英政客发推称「谢谢你,中国」,如何看待其言论?

就算是把东半球炸平,你也过不上圣诞节。——师老党立

我们高华壬一贯认为,入关学是无能狂怒的表现,你经济不行就老老实实吸引外资,你科技不行就老老实实市场换技术,你军事不行就老老实实出卖基地,总之好好向欧美的先进经验学习,别总想着甩锅。人家欧美发展到今天容易吗?当年欧美的爷爷辈满世界找殖民地,还得跟奥斯曼和带清这种野蛮政权战斗,死了多少人命才有欧美今天的繁荣发展,你们凭啥就想跳过羊吃人和倒牛奶的阶段,直接跨入发达国家?

同样的,这个英国佬也就是个英式入关学大V的水平,同样都是躺平了搞群体免疫,为什么英国就爆发了新型新冠病毒,还闹到要封城、取消圣诞节?你看我们美国就没有这么多幺蛾子。美国马照跑舞照跳,只要烤箱烘干机开罐器还在,只要一美元炸鸡自助还在,只要美国给我的太多了还在,美国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就不可动摇!

这就是昂撒平凡而强大的民族性。(×)

这就是扬基平凡而强大的民族性。(√)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898356/answer/16392788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美国警方持枪突袭监控新冠疫情的科学家“吹哨人”,没收全部数据,并用枪威胁科学家的家人?

现在越来越不明白摄魂怪的G点。

——————

你们不要总是相信电视和网络上瞎胡扯。

都说美国死了30多万人了,你们现实中认识的美国人里面,有人感染新冠吗?有人因为新冠挂掉吗?有人失业吗?有人被黑人闹事吗?有人被警察跪杀吗?

反正知乎上我们高华壬都过得好好的,你们这些连开罐器和炸鸡自助都没有的农业国能不能少替我们高华壬操点心?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819184/answer/16387543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强调租售同权,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信任是一种伟大的品质。

更伟大的品质是,从牛刀开始,某些有良心的大V们能够持续十几年一直鼓动大家信任官方关于“控制房价过快增长”“房住不炒”“租售同权”之类的保证。

这种伟大令人动容。

阴阳怪气到邓总这种程度,我觉得别说岳掌门拉黑他,打死也不嫌多。因为我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非常悲惨,非常贫苦,所以导致我现在的阴阳怪气,不知道邓总得惨成啥样,才能造就这么高的阴阳怪气水平。邓总你好歹也是住别墅,还有功夫养宠物的有钱人,总不像我们这种住窝棚,养孩子都吃力的穷人,能不能心态平和一点,给咪蒙党立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世一大总得有那么一两个精神正常点的学生。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评价沈逸的「不如匹马懂事」?

我觉得能让很多人明白自己是谁,这个效果挺好的。

就算不能明白自己是谁,至少应该明白自己不是谁。

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认识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

你应该热泪盈眶地感谢沈老师和丁真的教育。

沈老师和丁真和你不是一类人,没有义务去思考为什么这件事引发了这么大的社会声浪。他是无法和你感同身受的,为什么?因为经济基础完全不同。

作者:姬轩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811197/answer/16452046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人是寻求一个神父来忏悔的信徒,有人是急着拼命给自己找个导师的学生,有人需要神像,有人需要父亲,可惜无论去寻找什么都比不过去正视自己。

如何看待「长沙 31 岁男子弃车跳桥身亡」一事?反映了「新中年」哪些问题?

作者:石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298467/answer/16440311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我32岁2个月第7天的白天,我还在外面看房子。当天晚上,下班时间,我父亲就出了车祸。送到协和医院时,人已经快不行了。医生说需要开颅手术,但很可能开颅后,大脑会像豆腐脑一样流出来,人也就没了。当晚我和姐姐两个人跪在地上磕头,求医生救他一命。

那一夜,我坐在医院手术室门口的大厅里。从不信鬼神的我,睁着眼睛,狠狠地盯着楼梯口,默默地告诉自己,只要我眼睛一直盯着,鬼就不敢过来带走我的父亲。经过一夜的手术,输血一万两千毫升。老父亲经历了瞳孔放大,经历了电击,经历了腿部支架手术,经历了开颅手术……当医生把一块巴掌大的颅骨放在我面前,告诉我说,手术很成功时,我激动得泪流满面。

同时,医生也告诉我说,需要交费。当我下楼交费时,发现一夜的费用19万多元。我立马把准备买房的钱充进了住院卡。同时给我老板打电话(这个电话事实上是越级了),哭着请假和借钱,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剩下的30多万还能撑多久。。。

接下来是父亲在ICU呆了15天,转神经外科,再接下来转院准备做高压氧康复,去了康复医院,又说达不到康复条件,转进ICU。整个期间住院50多天。我每一次进ICU病房探视时,抓着父亲操劳了一生的手,看着父亲睡死在那里,总是抑制不住眼泪横流。

在花完了买房的钱后,父亲还没有醒过来,并且医生说可能他永远都醒不过来了。在现实面前,我们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带父亲回家。

我用手头不多的钱买了制氧机,吸痰器,病床,迎接父亲。父亲躺在救护车里,带着鼻饲管,尿管,喉部的气管,臀部的压疮,左腿的外固定支架和腿部值完皮后的伤回家了。

从出事到现在,20个月过去了,我经历了父亲的车祸,母亲眼睛哭瞎去医院手术,小女儿的出生(现在已经快一岁5个月了),女儿满月,周岁,岳母住院,父亲的各种鉴定,以及后期治疗(后期又去医院住院3次)。

我还借钱付了房子的首付,只是由新房变成了买二手房(大女儿要上小学了,同时也怕武汉军运会会后,房价上涨)。

我母亲要照顾父亲,我把岳母请过来帮忙(付工资,但不多)。但岳母和我老婆几乎是隔一天吵一架,并且动不动就以回家相威胁。

我经历了武汉疫情封城,封楼。当时家里就我和老婆,以及2个女儿。我和老婆在家上班,还要带两个娃,自己做饭。

疫情后,我装修房子,我拔牙,种植牙,贴牙的骨膜。

我配合律师,准备父亲的病例,发票,各种证明(包括证明我爹是我爹),前几天开庭,我电脑包里已经有满满一包的文件。

工作上也是有新项目,各种加班,各种压力。

我现在精神上要协调我母亲,岳母,老婆和两个姑子(我姐姐和妹妹)的矛盾,还要协调两个小孩之间的矛盾(小女儿经常会抢大女儿的书,玩具)(我周围有5个女人,两个小人,就我一个管事的男人)。经济上光还贷和给岳母开工资每月开销要1万3千(每天睁开眼睛,就要430元。),还差亲戚朋友30多万。

那么这么难,我想过去死吗?从来没有,我要活下来,银行需要我还钱,亲戚需要我还钱,5个女人和两个小人等我协调关系,工作还没有做完,房子还没有买电器。

我父亲虽然左边偏瘫,只能卧床,完全不能自理,但现在已经可以睁开眼睛了,我喊他爸爸,他也能答应了。

我下班,推开家门两个女儿都会跑过来迎接我。幸福满满。

父亲的案子也快判下来了,我终于可以把当时欠的医院的费用,以及道路救援基金给还上了。我很期待。

今天平安夜,我收到了公司给的苹果,我很开心。

我对生活充满感激,还没给体验够生活的美好。

12 月 24 日阿里巴巴大跌 13.70%,市值一度跌破 6000亿美元,可能还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谢邀。

股市一时波动而已,不至于崩。

“此次立案调查,并不意味着国家对平台经济鼓励、支持的态度有所改变,而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发展平台经济,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by二流报纸

很多人觉得“约谈”就是一群大佬围着企业,充满压迫感: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392137/answer/16450987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都是大伙白天开会晚上喝茶,一起商量着把事给圆了。

很简单:阿里GMV已经过万亿美刀。其中企业卖家近10万,个人卖家六七百万,已经是中国的指标级交易平台。

除了有序拆分和行业限制,其他手段顶多是给这个庞然大物加一层纸皮般薄的栅栏。

考虑到未来两年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压力,真正的狠手,只能到税收合规这一层。

但就这一层,已是血雨腥风。

其实有关部门已经给阿里及一票互联网巨头划下道儿了。

税收合规自然不必说。电商法和金税四期已经全面启动,交多交少谁不交,这个国家来定;但名册和账本,各大平台必须呈上。

这是本来就该做的。

另外,还有一些“加分选项”。

前几天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拉着互联网六巨头开会,会议名为“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

行政部门来指导你们怎样规范地操作社区团购。

很多人关注这个会提出的“九不得”,觉得貌似给社区团购套上了紧箍咒,这块业务凉了。

但我在其他回答里已经提过:“九不得”没有提出任何量化硬性标准,具体执法细节仍由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等于按兵不动。

真正的精华在这一句:“会议充分肯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严肃指出当前社区团购存在的低价倾销及由此引起的挤压就业等突出问题。”

挤压就业啦兄逮。

一,税收要合规。当下已经是“外升值内贬值”,内部物价浮动明显,外部以美元为结算的外贸损失巨大。

我们没办法像美帝欧盟那样滥印钞票,地方债也好养老金缺口也罢,必须要靠合理的税收自循环来解决。

你们互联网不是把买卖都搬到网上去了吗?税也搬上去吧。

二,就业要维系。

一个两个天天讲创新讲高效,最后都是消灭人的创新高效。

创新高效我们是要的,但是4050群体的就业岗位我们更要。他们现在做点个体户买卖,好歹是养活自己,如今你们互联网把他们的饭碗挤走,那最后还不得是国家兜底?

一边创新高效一边给扶贫事业加KPI?

拿出税收搞基建和高科基金,拿出土地和落户指标搞招商和人才引进,好处都给你;各地政府搞转移就业,搞劳动力安置,国企咬牙搞接收,代价国家(等于全民)来背。

都回去翻翻自己和供应商的员工名单,诸君为国分过几许忧啊?

各地多少都有这样的企业:

开了十几二十年,养着当地几千上万人,每年赚两三个点的净利润,周转资金却要几亿几十亿。

准僵尸企业。

但地方银行多数会一直批贷款,利息还挺低。

好歹能赚钱是一方面,能提供就业岗位也是重要竞争力。批贷款无非是拖个十年十五年还钱;不批企业死了,那几千上万人可以直接冲垮一个区镇的就业。

不能只看利不看害。

互联网一向只看利不看害,喜欢拿“破坏性创新”讲故事,动不动“颠覆”。可如今中国网购渗透率80%以上,电商零售渗透率过30%。这个体量还不瞻前顾后,一出事就是全民买单。

所以股价跌一跌,也好,能稍微清醒点。

不是都指望套现上岸吗?敲打你一下。真正的股价价值锚不是你那些数字,是“友好稳定的经营环境”,这个环境是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滴。

审之,慎之。

如何看待中国政法大学回应女生进留学生浴室?

谢邀。

我给你整点刺痛内心的。

中国政法大学算好的你信不信?

如果从财务角度来看,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给留学生的预算是614万元。考虑到政法大学有近900名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这笔钱摊在每个人头上也就是每年七千来元。

害行。

咱给你看看不那么行的。

3791名留学生,预算给了4585万。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373250/answer/16457456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年人均一万二,可比中国政法高多了。

这就是网上著名的…某校。

但其实老集火该校也不公平。毕竟有些学校留学生人数也是三千来人,费用都到六七千万这个水平了…

对了,以上并不包括各类奖学金。

之前一篇被做掉的回答里,我概述了一下各类对留学生的奖学金补助:

欢迎来到亚洲第一大留学目的国。

19年,为外国留学生准备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是39.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同年,为中国教师进修培训的预算减少1120万元,下降5.3%。

“要过紧日子”。

来,在这紧日子里,我为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对外的慷慨——中国政府奖学金标准:

本科生学费补助为三档,分别是20000元、23000元、27000元,每年;

本科生的住宿费为8400元,每年;

本科生的生活费为30000元,每年;

硕士生学费补助也是三档,分别是25000元、29000元、34000元,每年;

硕士生的住宿费也是8400元,每年;

硕士生的生活费为36000元,每年;

博士生学费补助还是三档,分别是33000元、38000元、45000元,每年;

博士生的住宿费为12000元,每年;

博士生的生活费为42000元,每年;

另,还有每年800元的医疗保险,此医疗保险相当于你每个月交800元的大病医保;

再另,奖学金覆盖语言预科学习时期,上语言班一样可以拿,最长可领7年。

最低国家补贴59200元,最高国家补贴99800元,每年。

这只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这一类。还有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校自设奖学金、企业及协会专门对外奖学金。

90%的来华留学生都领到了奖学金,一年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加上在生活设施和行政部门的优待,说实话,快赶得上一个小公司的管理层了。

所以做题不是罪过,关键你要选对做题的角度。换个菲律宾身份再回中国做题,绝对人上人。

没开玩笑,阿根廷身份考入北大法学院的福建女生,这新闻你们忘了?

而且老粉知道,我还真倒卖过菲律宾的硕士身份。当年客户等一年买菲律宾大学生的硕士学位,是可以落户北京的。

这种做题,效果多美妙呀。

有一嗦一,花钱优待留学生咱认了。

哪怕是利用“国际化”权重、刷各种全球高校排行榜,咱认。

反正拦不住。

但是吧,能不能不要这么卑微?

但凡有过留学经验的胖友都知道,谁特么优待你中国留学生?白人学生去日本还能被高看一眼,中国学生在日本就是“要么死学要么711”。

欧洲和美帝更不用想,绩点和论文的死线缠在脖子上,奖学金那真是杀出来的。要么给学校打工,争取整点TA/RA类奖学金;要么自己深刻钻研校方的各关联协会政策,鼓捣些小奖。

哪有咱们这样一站式服务,直接打卡里的?

钱不多,还跪着给,这姿势我愣是没整明白。

西部人民没吃草,但也不是随便能吃肉。贵外贱内,可谁是你的本呢?

中美对峙大背景下,我们的军工和各国企的科研部门,难道指望的是留学生?

个人税后月薪一万在长沙是什么样的体验?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120243/answer/16486082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80后尾巴的老年人来答一下,月入1W已经是快10年前的事了,2010年参加的工作,金融行业,

2011年全年收入大概就在12W左右。

80后可能步入中年后比较焦虑,但在学生时代真的是无忧无虑。

大四的时候和同学讨论,他说在长沙能找到月入4K的工作就很舒服了,我下意识的想那能买多少条李维斯了呀,真是太有钱了,现在的孩子们可能第一感觉就是能换成多少个平的房子吧。

10年前的我们,想得最多的是游戏,摇滚乐,B级片,至于房子,那不过是世俗的玩意。

11年的长沙,说到辣椒炒肉想起的不是费大厨而是谢光头,正哥牛肉串还只卖3、4块钱一串。

当时发了张颐尔康的卡,洗一次脚只要60,我每周一都拉着同学去喝杯星巴克买一送一的咖啡,然后去颐尔康洗脚。

11年联通首发IPHONE4,我把一直用的诺基亚换成了苹果,移动也换成了看不上的联通,玩起了切水果和神庙逃脱。

后来我下载了微信和微博,那个年代腾讯微博还在和新浪微博打架,依稀记得新浪微博里的姚晨、李承鹏、薛蛮子。思聪当年也不是那个只会喷网红的喷子,而是直接点名喷了某个拿全额奖学金的。

11年就是这样,我刚刚步入社会,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手上也比大学时富裕了不少,足够我去探索和感受。

到了12年年初拿了年终奖以后,因为房子已经买了,平常啃老住在爸妈家我也不花钱,手上的存款已经有15W了,于是找老爸又借了15W去买了辆要加价的神车,有的朋友应该猜到是哪辆了。

现在想起来真是错误投资的典范,那些年我也没开几次,要是换成北辰的首付现在怎么也得200W了。

11年的长沙不像现在成了网红城市,常常有外地来的同学我带去坡子街橘子洲岳麓山以后就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也在这座一直生活的城市浑浑噩噩的过着。

心里更多的是思考工作上如何进步,现实中是大把大把像大学时代一样可以肆意浪费的时光。

如今一晃十年过去了,我收获了三套房与一个孩子,但是不像当年那样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新鲜,充满兴奋了。

现在的同学们出来不是聊投资就是聊教育,如何在45岁前做大做强家庭资产负债表,喝酒也是养生的点到为止,我又想起那些仿佛没有明天般彻夜喝醉的日子。

2011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120243/answer/16486082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杨笠说「男人还有底线呢」?

虽然我平时都是以“战斗力拉胯的勃绝”的名义打拳,但是作为个人,我觉得还是要理解,你不能拦着别人打开财富密码。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能挣钱出名的行当和机会都被占得差不多了,还剩下一些稍微有点瑕疵的,就是那种法律上没问题但是道德上可能有些令人不适的,从香甜的空气到挑动男女对立都是如此,挣钱嘛,不寒碜。

你我拉不下脸来,就不要用道德底线来要求别人了,好歹也是种脱贫致富的路子,况且这路子走起来还挺轻松的。男同胞们应该好好反省,为什么这么好的路子你就不肯走?你的脸能值几个钱?你看人家伯爵就能走,就能不要脸。

说到底,你我也不是她的目标群体,没必要。

衷心祝福她,为她感到高兴。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92195/answer/16488686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孕妇被开除负责人不认错,称「她刚生完又怀孕了,出了事负责不起」,你怎么看待此事?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851518/answer/16513769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我是战斗力拉胯的勃绝。

这个孕妇的丈夫是男的。生育后两个月立即怀孕,对女性的伤害很大,正常女性绝对不会同意这么做,一定是丈夫婚内强奸,或者用家暴、经济威胁等手段逼迫女方就范。

这个企业负责人是男的。什么叫“出了事负责不起”?众所周知男性满脑子都是传宗接代,只有对自己的孩子才会负责,第一胎你负责了,第二胎你就不想负责了,不肯负责还叫什么负责人?是不是你的孩子就这么重要吗?

国家制定政策的人(应该可能也许仿佛大概差不多)是男的。女性生育不是为了她自己和她老公,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可以说每一个孕妇都是民族英雄,光产假和生育保险怎么够呢?怎么也得生一个孩子给一套房。

上面说的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请大家认真想一想,性别歧视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休孕产假吗?是因为福利不够吗?假设企业不开除孕妇,国家给很多生育补贴,甚至全世界所有女性都单身或者丁克,女性在职场就跟男性有一样的竞争力了吗?显然不可能,比如女性的体力就干不了急难险重,比如每个月的大姨夫就非常拖后腿,男女在生物学角度上的差异,才是导致女性被歧视的根本原因。

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个男的。不知道他咋想的非要让人类搞胎生,蛋生不挺好吗就当是便秘。别的不说,就说玛利亚怀孕这事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人,上梁不正下梁歪,根子就在主席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性别歧视,上帝是靠不住了,只能依靠生物学家。希望生物狗们快找到将人类转化为以下模式的办法:一是黄鳝、小丑鱼(尼莫那种)性别转换的模式,让男人也尝尝生孩子是什么感觉,二是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模式,俩人互换精子、各自生育,谁也别占谁的便宜,三是水螅自体分裂生殖的模式,自己一个人就都办了,四是LGBTQ搞不清性别的模式,傻傻分不清楚。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是最平权的专业,生物狗是女拳最好的宠物。

——————

要是女拳和信徒打起来,你们说谁能赢?

传统菜品是不是在消亡?

谢邀。

是啊。

随便淘宝上找些图: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3863389/answer/16505847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胖友,没几家餐厅现在是走“采购食材——处理——烹制”这条线啦,你现在美团饿了么上面点的,基本是预制快加工。

互联网外卖起来后,有个板块也起来了,很多投资人赚的非常爽,叫“餐饮供应链”。

餐饮供应链本来就是存在的,你家楼下菜市场就是。我佛山长大,从小见惯家附近餐厅老板和我去同一个菜市场买芥兰。

要新鲜才爽脆嘛。

但是互联网外卖起来后,被绑定在平台上的餐厅都面临同一个压力:流量。

而流量算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权重:时间。

谁能快速出餐,谁就能得到流量算法的倾斜。

但快速出餐对餐厅管理要求极高。就算你在顺德一些顶级酒楼,服务员晾你二十分钟也是常有的事。

给一条鱼备菜(食材预处理),怎么着也得五分钟。

于是大家都开始转向预制菜、半成品。

所以,打开你的美团饿了么,看看还有几家在提供费时的蒸菜炖菜?

真功夫?人家有流水线的蒸柜。

别拿这两年兴起的“佛跳墙”外卖说事啊,那玩意是罐头加热的。你要是喜欢那口味还不如自己去买,淘宝上二十多一个,满满的300克。

网红外卖拿着一堆预制菜忽悠年轻人也就算了(他们连图片都特么是供应商一块给的),很多老牌餐厅都开始被动“适应”,削减菜品。

像北京的日昌、何贤记、顺峰(这几家粤菜害行),很多菜品只有堂食,甚至直接下架。

顺德菜里著名的“酿”(差不多茄盒那种),现在基本上也只有酿茄子了,就是因为工序相对复杂。

倒是肠粉店在北京越来越多,因为这菜品45秒出菜,天生适合互联网。

有时候吧,心里挺矛盾的。

预制菜的口感很容易吃出来,尤其是大量使用冻肉,咬一口就知道这宫保鸡丁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肉有“死肉”感,靠油盐辣椒等酱料来掩饰;里面难得扒拉几块蔬菜丁,也是保鲜包里住了三四天的。

口感不对就忍了,社畜没有选择权。但是看着很多菜品式微,身为吃货还是内心滴血。

北京当年也算吃货圣地,云集南北美食。现在你去那些京城里打着“淮扬菜”旗号的餐厅看看,还有几家在做鳝鱼?

还不好理解?你找个年纪大的,问他五年前金鼎轩有多少种早茶点心,现在又剩多少种?

越高效,越反多元化。

但这是近乎不可逆的趋势。

因为半成品确实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虽然降低的部分被互联网收割走了)。

以后那些没有成功被工业化的菜品,要么消亡,要么成为高端餐厅的卖点,价格高高的。

中国美食之丰富,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分散的农业及手工业上。正因为其分散,所以才能精细化地发掘本地食材。

但这一切,总会被工业化的力量摧枯拉朽般扫平。

美帝早年间也吃内脏和边角料,但随着畜牧业和肉制品加工的标准化,猪牛的下水就从美帝民众主流视野中消失了,甚至成为异类。

我们也会有这么一天的。在那天到来之前,多吃一嘴。

如何看待北航招标的「学生大数据画像」系统?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833268/answer/16514929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早有了,利用大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的自动分析。今年接触智慧城市项目,见过一种比较牛叉的:监控摄像头拍到车牌号,结合附近基站的数据,能实时确认车里坐着什么人。注意,不是识别车牌号然后直接读取数据库,看车牌号绑了哪个手机号;而是根据基站来交叉确认,车里面是谁的手机。最狠的,是实时。这些动态比对的结果能够立刻呈现在一张地图上。再加上一点“其他”数据,例如你家里有没有人买过P2P金融产品、你是不是蛋壳公寓租户;把这些数据总和起来,就能知道一个小区里有多大的“风险”。可以根据特定行为进行预警。什么叫社会工程学啊(后仰)。在各地方枯燥的新闻通稿里,有一个很虚的概念,“智慧城市”。这类项目就大量藏在这个概念下。所以童鞋们,没必要感到惊讶。这不是未来,未来已来。按照现在的业务进度,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打通在明年就该正式铺开了。一是因为疫情,导致全民范围的数据穿透工作今年大大提速;二是很多人关注得比较少的,今年的长江水患。沿江十几个部门都有水患的相关数据,也在各自部门里做了预警。但当水患真的来临时,竟然还是靠子弟兵顶住。明明各部门自身的人力物力是可以支撑抗灾的。总结下来,会议认为还是各部门存在严重的数据壁垒,需要一个总控系统进行打通。一边是对个人的数据穿透,一边是各模块之间的数据穿透。因此可以预计,到2021年年底,社会工程学这张大网将有一个1.0版本的成型。金税四期其实就是这张网在税收上的一种体现。你要追求体制提升治理能力,那体制对个体的数据穿透就必然越来越强。北航不过是参照大量已经落地的项目,做了个子系统罢了。这才是真·赛博朋克。

为什么每年立的flag都被打脸,但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去立呢?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779653/answer/16522012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人生就是要插旗,插满了旗,你就等于在点将台上唱大戏。

新年立志是挺俗的。这两天打开朋友圈,估计又有一群人信誓旦旦,有的要洗心革面有的要奋发图强。

虽然你知道过俩星期这哥们还是会打回原形,继续过躺平的生活。但就在这两天,这些废话听着依然动人。

插旗好过不插,咸鱼抖两下,至少证明自己还没被腌入味嘛。

今年其实大家挺惨的。

去年年底很多老哥朋友圈里意气风发,结果今年四五月份我就收到他们的简历。本来就已经垄断成型的互联网,遇上疫情后的经济衰退,一票中年人集体翻车。

年初的野望看着就像响亮的巴掌。

我一铁子,前年年底开整电子烟。去年刚刚做到网上月销烟弹两千盒,网络销售禁令下来了;

咬咬牙转型。去年年底立志要在线下打开局面,也确实签了大润发的几十个网点。结果货刚刚铺下去,疫情来了。

线下市场归零。按强尼·银手的话:完蛋艹。

背着小一百万的债,我俩在望京的雕刻时光喝咖啡,心里比冰美式还苦还凉。

不过有两个女儿的四十岁中年人爆发起来也很狠:彼时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海外疫情初起。他打赌海外不可能管控住疫情传播,要做一款空气消毒器。

看他一波梭哈,我只能支持。虽然吊钱没有,但还是帮忙找了点渠道资源。

他挤出最后五十万。四月份启动,六月份出产品原型,八月份上国内众筹,九月份上kickstarter。

昨天kickstarter上众筹结束,收获41万美刀,加上杂七杂八的国内销售,前年电子烟欠的代工费总算能结清了。

今天我和他扯淡,提起去年年底他插的旗:

“2020年咱们的电子烟至少要铺满200个线下网点!”

我问他:还插旗么?

他:插,干嘛不插,2021年老子至少要卖20个国家!

顶已秃,须已斑,意气尤不减。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当然,有很多胖友每年都是取法其上,得乎其零。

但插旗这事不能停。

央行已经发话:今年的救济型经济刺激政策,明年要慢慢收;同时练好内功,搞需求侧改革,盯住中小微企业这个市场主体。

社保与税收会更合规,打工人会得到更多体制支持;行业垄断的局面会缓解,个体户和小企业会找到更多机会。

虽然肯定不会像文件里写的这般美好,但总算窥见一缕曙光。

在这个普遍黯淡的互联网舆论氛围里,郁气盘结;但一年之计在于春,冬至已过,阳气日增,实在不必把一年的暮色带到新年里。

把旗插起来。插旗拔旗,人生快乐不就在这插拔之间嘛!

「中国人对日好感度提升,日本人对华却下降」,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回应称「望中方好好研究」,对此你怎么看?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011548/answer/16530782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本问题是个典型,很好地说明了美帝的舆论战能力是如何巧妙干预亚洲的。首先,我们来分析分析这段原话。这段原话来自于澎湃新闻对垂秀夫在12月23号的采访。垂秀夫是新任日本驻华大使,之前做过几年驻华公使,算是高升了。9月11日获得任命,但因为隔离措施,他11月底才开始在北京活动。此人汉语流利,本次采访全程中文。作为一名外交官,垂秀夫在这次采访中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换言之,说了一大堆温言软话:将推动日中关系发展作为毕生事业;今天比较良好的日中关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局面;日中两国是邻国关系,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事情和意见分歧是很正常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二者也是互相搬不走的邻居;要建立稳定的、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有建设性的关系,这也是‘战略互惠关系’的最重要内涵;日中间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课题,但是作为在世界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牵引东亚地区繁荣火车头的日中韩三国,应本着携手解决国际社会各种各样课题的宗旨,继续推进务实合作。很稳啊?哪里说错了?除了上面温和的外交辞令,还有各种颇为肉麻的,额,言论:日中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交流历史。像这样守望相助的人间情景剧;许许多多的日本人都给孙中山、黄兴等提供过物质支援和精神支持。其中有一位山田良政,始终追随孙中山,参与了惠州起义并最终战死沙场;在近代,曾经有过日中两国朝野上下相互交织、携手互助的时期。这不正是现在的我们应该借鉴的吗!(注:官方感叹号)这是我第5次驻华,尤其是北京,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总有一种亲切感。垂桑,垂桑,差不多得了,戏过了戏过了。题目里的“暴论”,实际上来自于澎湃在采访中抛出的一个尖锐问题:中日民间好感度互相出现反差,怎么看?这事之前被我国外交部门拿来点了日本,要日方反思。垂秀夫要是说“日本其实是喜欢中国的多”,这是枉顾事实;垂秀夫要是说“这就是事实我也没办法”,那又是破坏中日友好努力。所以他这么回:外交涉及的是国与国的关系,尽管说有各自的政府在管控,但归根结底国民之间的感情和信任问题恰恰是需要外交部门去妥善应对的。根据你提到的舆论调查,对日本印象“好”的中国人增多,而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也很多。在过去中国人对日印象极为不佳的时期,中方经常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措施。而日本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比如健全吸引中国游客的制度,切实开展各种文体交流和青年交流活动等。国民感情问题有着非常脆弱的一面,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其突然爆发的导火索。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改善中国人的对日情感而不懈努力。在日本人对华情感方面,针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还希望中方能够好好研究。当然,我们愿意同中方一起思索,如有需要也可以提出参考意见。对于中方的努力,我们会尽全力去协助。因为搞好外交部门同行间的沟通正是我们外交官的职责所在。另外,在这次的舆论调查中,日中双方均有约7成的人回答说“日中关系很重要”。因此,我认为日中两国应该有更多的人,逾越认知上的不足和感情上的障碍,谦虚坦诚地客观看待对方,并开展多领域和多层次的交往。这番回应很妙;一,现状确实是这样,我不辩解;二,这种舆论实际上受到大量国内外干扰因素,并不是单我日方外交部门所能控制的;三,我配合,有事你喊我,我愿担跑腿不力的责任。所以以后要是出烂事,你可别把我拉黑不说话。作为一名日本驻华大使,在中美对峙的大背景下,没有空画“纯纯美好未来”的大饼,依然点出问题;同时在维护日方基本立场的前提下,尽可能软化言辞,表达合作意愿。可以啦,算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宣传采访。然后,事情起了变化。“日方希望中方‘好好研究’为什么日本人多数反感中国人”,突然就成了媒体的主要报道方向。你猜源头在哪?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011548/answer/16530782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梯子的上谷歌和推上去搜,看看第一波报道中,本土和海外的中文媒体,对这次采访在标题上的选择。有一些外媒的中文版,对这一新闻做了精妙地“加工”,单独切出了最容易误解的一句话,然后放到一个极其负面的语境中。于是,垂秀夫不仅没有完成中日友好的宣传工作KPI,反而成了怒斥中国的急先锋。然后,我们这边,还特么有一大群采访内容一字不看、照着这个标题继续发挥的。我觉得中日两边的外事工作人员,此刻都麻了。日本当然不是白莲花,日本是对华谍报的最大“劳务”执行国。亮马桥的日本大使馆里,一定有一堆日本间谍,而且经济间谍数量一定雄居各国之首。但中国要东亚乃至亚洲一体化、日本要维系既有产业链的全球收益,咱两家就得睡在一起,不管中日彼此开不开心。况且中日都知道,美帝是破坏亚洲一体化的终极boss;中国更知道,日本实际上是个“不完整”国家,政军经文都受美帝严重钳制,国家意志经常被扭曲。垂秀夫这次访谈就被扭曲啦。带英的外交官被包装成“冷血中国人中的英雄”;而日本努力正常沟通的外交官被包装成“对华强烈抗争”的棘手人物。在正式的国家外交观感上,亚洲继续一团乱麻。我们一票“爱国媒体”还热情地参与其中,照着别人的剧本来。不是说放过日本。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要继续纪念,对东京国会里的右翼要继续批评,对日本媒体里抹黑中国的报道要继续开喷。要能分辨徐静波之流。但现在是中国在主导亚洲的一体化。在亚洲和平与团结的话语权上,我们要警惕各种来自美帝的噪音干扰。不能为反而反,更不能被美帝的议题设置牵着鼻子走。中日之间的好与坏,应当是中日双方说了算。我们两家纵有一堆烂事,也是两家解决,这就是垂秀夫所说的“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稳定。像这次的国内舆情,美国之音成功完成KPI,一个标题带偏上千万阅读,让垂秀夫一上任就蒙上阴影。可以拿到内部,做反面案例分析了。

为什么当代年轻人,从公知的阴影里面走了出来,对国家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而对自己的未来持悲观态度呢?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91304/answer/16536195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不矛盾,就是分配问题。我坚信我军一定能拿下塔山,但我本能地不想成为那个伤亡数字。可为什么永远健康能喊出那句话?因为红军分配公平,因为红军不扣你的菜饭钱,红军教你这个睁眼瞎识字,给你组织文娱活动,还把你村里放驴打滚租子的地主给废了,给你家分了地。你说冲,我就冲,因为你给了我一切,这一切是我以前根本不可能想象的。而且指战员也一块冲了,有啥好抱怨的?都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推车推出来的,都知道前后动员了543万名支前民工。可别忘了,这些支前民工是管饭的,每天两斤加工粮;淮海战役冬天打的,还管发袜子和棉衣。沿途的兵站,民工要油盐还是要药品,都可以进去按份额领。彼时我党就是粮棉本位,发粮发衣就是发钱。而且发得起,新的社会结构解放了生产力,我党彼时在实际物资上是土豪,打完淮海战役各兵站还有超过600万斤的余粮。而果党那边的民工,人是拉壮丁来的,吃馊米烂菜干活,到了目的地不被匪兵们打死就万幸,还指望发钱?这543万吃饱穿暖的老百姓,就是“战争之伟力”,这是蒋委员长靠沿海买办那点收益买不来的东西。现在很多年轻人有“变焦滤镜”功能:看大的画面,滤镜很鸡血;看自己身边的近景,滤镜很咸鱼。说白了,分配问题嘛。有全球独一份的中央集权动员体制,有多个门类垄断的工业能力,有快千万的每年毕业大学生,大的画面肯定美好。只要持续平A,总能A赢。但“人口红利”,年轻人就是拿去A的素材。这时候他们肯定会和当年的民工一个想法:管饭不?来的车票谁给报了?入关之后有我那份吗?朴实无华,直击灵魂深处。这两天我看政策口开始提“需求侧改革”,强调关注分配问题,表态要加强制度治理,内心有点感动。(大概以后这类词能被少夹点?)这是事实,从出生率到工资中位数都无处可躲的事实。三驾马车,投资外贸内需。外贸固然是最舒服的增量,但是中美对峙大环境,变数极多,拿下东南亚吃下非洲,这要看时代气运;投资的增长立杆见影,但中国家庭负债率已经55%了,很多地方已经是投资1块钱才拉动1块钱的GDP,不能还指望债务经济挑大梁了;那就是内需嘛。而内需市场很简单:百姓有钱,内需就会起来。你可以靠发钱,你也可以靠制度建设形成较为平均的分配,但总之,百姓得有钱。哪怕没办法让他们多出来钱,至少让他们在刚需上少花点,这样才能有闲钱花在内需上。这就是“需求侧改革”。所以,悲观乐观,都是现实。我们就身处在这个一个复杂的时代里,将起未起,似强非强,说富腿软,喊穷脸红。民众在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之间摇摆不定。到了点改革决议的时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