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不能花钱却死死占据着那么多金银财宝的意义何在?

谁说不花钱的?

1向天宫缴纳国税。

2龙宫本地开支,包括虾兵蟹将龟丞相等公务人员工资,行云下雨等行政经费,以及迎来送往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托塔天王等三公经费等。

3账物不符,比如孙悟空是菩提老祖的人,人家跟你客气说是“借”走的定海神针、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谁这么不开眼的敢去要?

4当然对辖区内企业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比如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虽然也用了个请字,但这床八成是从姓王改姓敖了。

5别老觉得龙就一定有钱,都是背了一屁股的地方债,指不定连虾兵蟹将龟丞相的工资都是找银行贷出来的。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68554/answer/13193450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咪蒙不再制造咪蒙》这篇文章?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4631546/answer/13197438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咪蒙老师在文中说,她在世一大丢了9个暖水瓶,我以世一大的荣誉担保,全都是 @邓铂鋆 偷的。

众所周知,邓勃鋆是一名医学专业人士,尤其擅长大保健。在上学的时候,邓院长想要追求咪蒙老师,但他当年还是一个纯情小处男,还不是现在吃了西地那非就“劲儿太大了”的油腻中年男人,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去接近咪蒙老师,只能使劲做题,功夫不负有心人,邓董事长终于做到了一道大题“巴普洛夫和狗”,突然灵魂开窍,归纳总结出了“巴普洛夫把妹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自走炮的人生赢家之路,先后创立了“华佗把妹法”(威胁砍开妹子的头,最早的pua),“希波克拉底把妹法”(赌咒发誓跟别的女人只是逢场作戏),“佛洛依德把妹法”(催眠术,有时也使用乙醚和氧化亚氮)等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邓青联委员的做法很简单,每当咪蒙老师去打水,就把她的暖水瓶偷走,当咪蒙老师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以后,突然就不偷了,让咪蒙老师产生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时候邓十大杰出青年就拎着几十个暖水瓶突然出现在咪蒙老师面前,“我要让你知道,这片开水房被你承包了!”

很可惜的是咪蒙老师丢到第9个暖水瓶就坚持不住了,邓五一劳动奖章千算万算,忽略了小卖部断货这个重要的变量,最终造成一段美好姻缘的夭折。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对邓慈善家未来的科研事业影响巨大,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科研事业必须要周到全面谨小慎微,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因此养成了邓教授再也不搞科研的好习惯。

现在好了,世一大早已经全面普及了饮水机,大家躺在宿舍里就可以喝到热水,再也不用拎着水壶去开水房打水啦,欢迎大家报考10422!

如何评价伊能静?

本来是想评价伊能静,但是评论区很多人非常关心夏俊峰,我知道大家很忙没时间查案情,所以简单介绍几个细节。1夏俊峰摆摊的时候称被没收,注意这时候夏没有杀人。2过了几天夏去城管局要称,带着刀子,这时候才杀人。3夏称被两个城管殴打,他被迫自卫。4两位死者背后也有中刀。5夏逃出去的时候,砍伤了一个路人。我说完了,请诸位做评价。还有很多人指责我不该用“杀人犯的儿子”“死者的儿子”来称呼孩子,你们扣的各种各样的帽子我都虚心接受,我语文学的一般,想来想去也就能改成“小贩的儿子”“城管的儿子”,但仍然有不敬和引导舆论之嫌,或者用夏俊峰之子也行,但可惜的是两位死者连名字都没几个人知道,请诸位教我到底该怎么称呼,谢谢。最后我非常认同伊能静认养孩子,绝对的好事,如果能够别消费孩子就更好了。或者谁能请伊能静老师介绍下这几年是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的,我非常期望她能够拿证据狠狠打我的脸,给我一个向她道歉的机会,这种公关方式比洗白便宜多了。————————张学友开演唱会抓逃犯,方主席点赞恨国党,伊能静实名认证邪教,他们都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

我就很奇怪,是互联网没有记忆了还是现在的粉丝年纪太小了?当年夏俊峰杀人的事件 ,那是全微博关注的热点新闻。伊能静女士和李承鹏一帮“公知”,公然挑衅国家法律法规,把杀人者捧成英雄,一系列操作还历历在目呢,现在好像都没人记得了?把杀人者的儿子收作义子,捧成“天才小画家”出售画作。哦,天才小画家的画作,好像还是抄袭的几米。当然,这些不怪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但恶心的是这些幕后操作的大人。现在几年过去,居然也能成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了?

十多年前,当时有一个小贩叫夏俊峰【划重点:这位夏俊峰从前自己也是一名城管】,在沈阳的【黄金地段】五爱市场摆了个摊,结果有一次,城管执法把夏俊峰的秤给没收了,然后,夏俊峰去要秤,城管不给,夏俊峰就杀了两个城管。还持刀砍伤了一个路过的司机。【防杠时间线:2009年,夏俊峰杀人;2011年,辽宁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决死刑;2013年死刑执行】这个案子,放在今天看,可以说没有任何争议对吧?可惜在当年,微博的舆论环境是你说一句爱国都要被人问候全家的……小贩和城管啊,多么能吸引眼球的话题。一下子各路公知都兴奋了,现在已经查无此人,但是当年风头无两的意见领袖李承鹏大笔一挥,写了一篇雄文:《杀人者,父亲》各种公共人物齐齐上阵,带动舆论,要求无罪释放夏俊峰。是的,一个杀死两人,伤一人的杀人者,被要求无罪释放。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杀人者的家庭上,分析他们的生活多么艰难,亲人被判决死刑他们是多么痛苦。至于那两个死者城管的家庭也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同样失去了顶梁柱?不好意思,在他们眼里,身为城管就是原罪,死了活该。还好我国的司法系统顶住了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夏俊峰被依法判决并执行死刑。记得我上面说的【公众人物们】吗?其中一位,就是伊能静女士。试图干预司法未果,夏俊峰执行死刑以后,她发了一篇微博,宣布【收夏俊峰之子为义子,成为孩子义母。与夏俊峰遗孀张晶结为姐妹。资助孩子学费、扶植孩子绘画天赋,让强强健康长大。】呵呵,看看,不愧是乘风破浪的善良又有爱心的姐姐,亲身示范什么叫拉偏架。来解读一下这段微博。“再不论是非” —— 法院判决得清清楚楚,杀人事实成立,不构成正当防卫,谁是谁非明明白白,在这里就成了“再不论是非了”“三个家庭的悲剧,孩子皆失去父亲”—— 然后宣布收养杀人者的儿子做义子。什么叫拉偏架?就是两个人打架的时候,你一边喊着“别打了”,一边抱着其中一位不撒手。一边说,这是三个家庭的悲剧,一边用自己的影响力,对媒体宣称自己要收养杀人者的孩子。这就叫拉偏架。稍微扯远点。通常,我们觉得小贩是弱势群体,城管是强势群体。所以当小贩和城管发生冲突时,我们会第一反应站在小贩的那一方。但实际上,小贩往往会带来食品安全、占道经营、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城管为了维持市容市貌,每天干的是脏活累活,比我们想象得要辛苦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两会以后,总理提出地摊经济,但是各地政策落实还是犹疑不定的原因之一。城管和小贩之间,是不能用简单的善与恶划分的。但是,杀人者和被杀者之间可以。当聚光灯打在杀人者一方时,会往往会让我们忽视了受害者的痛苦。夏俊峰的儿子可怜,但被杀害的那两名城管的儿子呢?杀人者是父亲,被杀者难道不是谁的父亲,不是谁的丈夫,不是谁的儿子?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自己的父亲勤勤恳恳履行职责,某一天忽然被人杀死了。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在关心杀死父亲的凶手和凶手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多么不幸,凶手的儿子多么可怜。电视里那个善良又美丽的大姐姐,说要把杀人凶手的儿子收作义子,说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可明明自己父亲平白被人杀了,怎么就没有谁对谁错了呢?那个大姐姐说,这是三个家庭的悲剧。可是她这么善良,既然是三个家庭的悲剧,那为什么她没有向另外两个受害者家里看一眼呢?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七年过去了,当年在这件事上愤怒过的人,现在很多已经进入了不爱发声的中年时期。所以这位大姐姐又能继续打扮得光鲜亮丽,在电视上吸引眼球了。只不过七年过去了,不知道她和她的义子是不是还有联系过。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27537/answer/13036867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不考公务员,母亲以泪洗面,父亲痛骂考个名校还不如别人考一个二本。请问如何改善家庭关系?

把你爸电话给我,我让他知道当公务员是多么傻逼的一件事……喂喂,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给我点赞啊,你们到底是要闹哪样……等等,容我考虑下收费的问题先……——————割个球和赞比亚——————泪流满面,知乎第一个过千赞的回答居然会是这样,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屮艸芔茻两千赞了—————泥萌够了!就这回答还给两千赞,你们肯定是在嘲讽我过得傻逼对不对?————————彻底懵逼————————三千了,我感受到了这个社会深深的恶意……我在考虑是不是开个二维码准备收费,请你们向傻逼献出点爱心……——————看到你们这么热情——————我觉得一句话不说也不好……给四千五百位知友道歉,我的确是想抖个机灵骗三五十个赞就走人,谁知道会搞出这么大动静来……题主最大的问题是,上来就定了一个省直公务员的调子,这个起点就已经很高了,在公务员队伍里的排名并不比年薪20万的咨询公司在市场经济里差多少,要说服父母是很困难的。就题主自我描述来说,文科生考公务员的路子很窄,只能报考一些文秘岗位,比如文电处理,又没有强力后台,升迁线路基本就只剩下去调研室写稿子了,如果连码字的天份都没有,在省直机关里处级非领导职务退休算是大概率事件——省直的调研员显然比县城的主任科员差远了,如果考个县城乡镇的公务员,那就写一辈子稿子吧。如果题主某天不想做公务员想要转行,就会非常尴尬,因为你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市场来说毫无意义。比如军人转业很难,就是因为市场基本不需要军人的技能。我们要注意到,有些技术类的公务员转型是很容易的,比如法院检察院的转律师,一行三会的转金融等等,但是题主显然不属于这种技术类。有多少企业会需要一个擅长写总结报告发言稿的人,又肯开多少工钱?当然题主父母的关注点不在于事业,稳定,福利和保障是上一辈对公务员最津津乐道的特点。八项规定以来,福利也就那么回事了,当然大家也是爱信不信,就算逢年过节发桶油发个元宵能值几个钱,最重要的隐形福利比如说给孩子解决学校,给老婆解决工作之类,我不否认有一些单位比如省委省政府财政局这种牛逼单位有可能会有,但是大多数单位更可能的是没有,不要总是关注这些牛逼单位,哪怕在省里有人会看一眼妇联党史办档案局地震局之类的清水衙门吗?至于说给家里人走后门行方便,小事也就罢了,要是说本来办不成的事儿你打个电话请顿饭人家就给你办了,是不是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保障跟社会接轨是肯定的,我可以打包票,而且就在最近几年,养老医疗都要并轨,公务员们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至于说福利房之类,北京自02年就没了,有些地方上管的松可能还会有,抓紧机会能要就要,晚了肯定就没指望了,最重要的是得摊上一个肯自己承担责任给大家谋福利的省委书记,如果题主考到了县城甚至乡镇,所谓的福利房对题主来说并没多少意义。最后说到稳定,公务员破除金饭碗,畅通退出机制可能有点远,近几年看不到,不过也在推进,管理岗技术岗执法岗分开就是在做准备。我关注的是收入,工资高的保障才是保障,企业可以跟你签个协议,每个月五百块永不开除,这也是铁饭碗了,然而钱太少没人会干,中西部一些省份,省直机关年薪不过五万,乡镇不到三万的都多的是,到头来仍然要啃老,这算什么保障?重要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某一天真的下岗了分流了怎么办?而近两年社会经济形势不好,就业的确很困难,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信心问题,对社会对党国对世界的信心,社会需不需要咨询类的人才,党国有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世界会不会止步不前。最后总结下吧,题主毕竟家境不错有老可啃,如果胸无大志随便考个省直机关公务员也不错,至少有日子可混不用太操心,三五十年以后得事情谁说的准。那些家境条件不如题主的,尤其是考不上省直机关,在县城甚至乡镇上拿两千一个月工资的,我建议好好考虑一下,就不要吹牛逼什么福利房幼儿园的事情了。早晨起床懵逼状态码的字,大家将就着看,有机会开个专栏讲讲。

如何看待印度不再允许中国参与印度基建,包括道路桥梁电厂电信等都将全面排除中国?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4727147/answer/13211952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u1s1,印度还真是在努力打破我们的闭环。

有个输出过剩产能的调调,大家应该都听过:

我们贷款给亚非拉,亚非拉拿了我们的钱,选我们的公司、买我们的产品、雇我们的工人,这样产能就输出了。

然后亚非拉用点国家主权来还,一般都是贸易权、矿权或者某些场合的投票权。

OK,到这一步我没意见。

但是再往下一步——特别是照国内某些外交政策口的说法——要帮助这些亚非拉实现基础工业化,这样可以快速转移我们的过剩产能,然后对方也能经济更高速发展起来。

帮助实现基础工业化这一步,我一直反对。

你看,印度就已经在尝试打破这个循环。

是,人家工人水平不行,产品技术不行,水电力供应不行。按照正常市场逻辑,他们自然应该选我们。

可是同志们,现在在工业领域的竞争上,已经不是市场逻辑,而基本进入了准战时逻辑。

首先,别忘了工业的本质:

一个资本增密过程。

工业化水平基础低的国家,反而更恐惧丧失那点工业能力。因为很有可能停留在那几个小小工业门类里的资本,已经占了国家资本总量的大头。

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他们全国的服装制造产业一年的出口额是1.4亿美元。说实话这点量,也就是一家国内知名服装制造企业的量。

但是埃塞俄比亚的国家预算一年有多少?

30亿美元。

所以我们国内一家大工厂的量,对人家来说是决定今年国家繁荣与否的核心指标之一。

如果埃塞俄比亚没有服装制造业,他们自然会选择中国制造和东南亚制造。但当埃塞俄比亚有了服装制造业,他们就必须用尽手段来维系这点产业。

看着只有1.4亿的年出口额,背后的投资可能在5到10亿美元,能保住十万人的就业。要知道埃塞俄比亚工人的工资可以低到26美元。

月薪。

国家一方面想着五到十年收回投资,一方面更怕失业造成的骚动,不可能不保。

好了,服装制造业如果真的遇到严重经济下行,像今年,那只能认。没人买,国家也没办法。

但是基建行业呢?基建行业带动的就业比服装大,建成的路桥所产生的外部收益也比服装产品高。

最重要的是:基建是国家买单。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基建可以讲性价比,讲高科技,可以请亚洲国家整点花活;

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在翻罗斯福的棺材底,找一切以工代赈的手段来续命,减缓矛盾在本国的爆发。

这时候还包出去?脑有病?

这时候只要是国家买单本国劳动力能做的,恨不得统统自己包圆。桥会塌不要紧,我们都是凯恩斯的粉丝,塌了再来一次。

就差立个“外国工人滚粗”的牌子了。

现在国内基建产能还能输出的国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基建能力,是请个瓦工电工都找不到人的那种。

即使这种水平,像孟加拉尼日利亚这种人口大国,也会在和我们的合同里明确要求:基础劳工还得请本国人,不干活供着也得请。

他们必须要把一部分收益转移到本国劳动力身上,否则只是单纯的产能倾销地,国家主权就白出让了。

这种本国基建完全交给外人、大量闲置国内劳动力的做法,尼日利亚自己就干过。

70年代油价高涨,尼日利亚的货币两奈拉比一美元,风光得意,请了印度韩国来盖楼。但是盖楼只是给国内石油收益一个消费场所,石油收益没有通过基建的手段传导到基层。

后果就是军事政变,然后没钱了大量荒废。市中心高楼半塌了也没法修,一放就是二十年。

老百姓不傻:你出让国家主权和收益来换楼堂馆所,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给外国工人摆个摊别的什么都没有。等大楼建完,连这点收益都没了。

这堆楼有啥用?反了。

当下是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是一个周期内的矛盾僵持点。

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排斥我们产能输出的行为会越来越多。名号可能千奇百怪,但反正核心逻辑是一样的。

保住本国的产业资本循环和就业。

莫迪估计还挺开心:反正在中国打擦边球,这手既能树立强硬形象、又能给本国产业资本分国家的钱、还能把失业率缓一缓。

那些在国家项目获得就业的印度底层民众,会和分到钱的印度产业资本站在一起,成为莫迪的铁盘。

大家都一样啦,淡定。

对印度最大的损失,就是本国基建产业能力较低,而且腐败严重。交给他们办,工期延误不说,预算还会大大超支。

但是和保住自己的工业能力和就业比起来,这些损失都是可以容忍的。

好在亚非拉里有印度这般基础工业能力的不多,其他亚非拉国家对我们依附性还是很强,如果他们政府不倒台的话…

就是希望以后别输出了。十年前你输出纺织工业给埃塞俄比亚,现在埃塞俄比亚打着“关爱非洲”的旗号去欧美企业和我们抢订单,他们政治正确,还总能抢到点。

你现在输出的国家,未来都会和你展开对抗,而且不得不对抗,资本的价值比意识形态高。那时候卿当如何自处?第三世界国家领袖被第三世界国家骂抢饭碗?

天天想着雁阵模式,不想想这是产能尚未过剩的雁阵。产能一过剩,消费一稀缺,大雁小雁都成老鹰,饿的慌。

不如让他们认认真真做资源国,基于资源和特色工业建设本国的经济结构,这样才能和我们的产业结构互补,才是长远共存的道路。

00 后比 90 后少了 4700 万,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4956646/answer/13212105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1712年,康熙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随后推行摊丁入亩,不再按人头收税,转为按地收税。

“于是七十年间,户口之繁,十倍于前”。

如今虽三百年过去,但我觉得那味道似曾相识。反正当下房子胜似田地,不如人的税少收,房子和土地的税多收,搞个“摊丁入房”,岂不美哉?

口嗨一下啊,咳咳。

难怪某些场所年轻小姑娘的价码越来越高,原来不是互联网直播的大锅,是供给量腰斩了。

还租鸡青一呢?tenga才是你最好的朋友。

现在好奇的是政策的导向:

一是坚持那个七亿论还是十亿论,认为中国的环境承载量就那么大,人口少是好事。

加上现在劳动力人口依然过剩,现实压力也在,大概少点还能降低社会治理压力?这派还是有市场的;

另一个是认为科技提升了环境承载力,十八亿到二十亿才是合适的。

如今外部摩擦风险增大,国家总体走向老龄化,兵源和税基都不敢轻易缩小。这派也有很坚实的理论依据。

照现行政策的立场来看,似乎是后者;但是从国家福利投入来说,实质好像还是前者。

给句真心话嘛。

不过就算想振兴人口,现在看来也有点晚了。

教育、医疗、养老的市场化做得太“好”了,好到莆田系来做医疗、房子来养老。虽然说也是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但这有点太“发达”,我们一发展中国家是真有些顶不住。

这下好了,老百姓用肚子投票。喊了这么多年的“少生优生”,超额实现;至于是不是“幸福一生”,那看央视采访吧。

提高生育率——个人脑洞吧——唯一的有效办法,就是分地,宅地法。本质上是人头对应资产,家庭人越多,天然资产越多。

这样使得生孩子就是原始积累,只不过这份积累是国家给的。

有的地是抢的,例如美帝的西进运动;有的地是开放的,例如我们的闯关东。只要有新的土地蛋糕出现,一定会有一波人口迁移和生育高峰。

我们如今以房为地,你像新加坡一样几乎把房子送到外卖员手里,也行,也算分地。

不过这么一分,土地的资产价值一定会下跌,因为国家增加了大量土地供给。我们的金融资本以地价房价为锚定,这会严重损伤金融资本的利益。

不过要人就不能吝啬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新加坡人口500万国土7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我们的50倍。这点地界上搞刺激生育,难度是高了点。

我们还是来得及的。

以后,如果出现这样的海报:

老乡,生娃能分地!

那估计就没事了。

没有也不要紧,一起令和呀。

如何看待智障母女被性侵 13 岁女儿怀孕,嫌犯系 2 名八旬老人其中一人患艾滋?怎样保护弱势群体?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095192/answer/13212228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这就是农村青壮年流失引发的基层治理塌陷。

广安五百万人,长年一百多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广安地方的村里,是空心的。

如果按次数算,农村的卖淫嫖娼现象比城市要严重。不过产值小单价低,每次五块十块的。

大娘老汉这方面的需求以前不是没有组织来解决,谁?乡镇妇联和农村妇女会。

组织其实不是很在意你的下半身,组织在意的是你的下半生。鳏寡孤独是不好的,至少要有个家庭形态,所以只要不过六十,组织都会来过问一下,有合适的,组织可以牵头介绍。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你就算过了六十,对村里表达了这个想法,村里也会帮你努力。至于人家看不看得上,那是你的努力方向了。

这其实是非常低成本高收益的社会治理手段,只要组成家庭,妇女组织就可以通过看好家里的女的,来看住一个家庭。

这也是当年农村妇女会主任嗓门大的原因:哪家单着哪家好,她心里有谱,她是稳定一个村的重要抓手。

如今农村妇女组织已经成了一个扶贫的辅助机构,这块功能极为欠缺。倒不是农村干部不努力,而是农村青壮年男性被城市抽干,留下来的女性和男性在年龄结构上差异极大。

配不了对,那能不能管?不好意思,没有本地治安力量。

农村青壮年缺失的第二个恶果,就是农村本地治安力量的急剧下降。

农村的治安联防队,没人了。

六十岁老大爷到联防队当个端茶杯的可以,真遇到事,老大爷躺得比你快。

现在农村还有本地成规模联防力量的,基本都在南方,是以宗族为单位形成的结社力量。而且即使是南方,出外务工大省们同样没人,村里也是老头巡街。

还记得广西保护村里香蕉的大爷么?只有大爷了。

农村联防力量一空,黑恶势力层出不穷。近几年的打黑运动,有心的可以去百度一下,KPI大头都是在农村。

本地会形成村霸,抢夺霸占资产,抢水占地,乃至形成对官方组织的对抗;同时流动违法犯罪团伙会肆意在村与村之间打游击,偷狗偷牛偷农作物的案件频繁发生。

在这种治安力量真空下——这话很冷血——性侵智障女性真的在当地不算事,跑过农村基层的朋友应该能理解这种心态。

这种空心化造成的第三个恶果,就是管不过来。

我国基层治安力量基本集中城市,农村的治理思路还是沿袭过去,讲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问题是现在村里没青壮年,613860部队,防不起来。但是你说让城市的治安预算往农村倾斜吧,几乎没有地方政府会愿意。

极限点就是在恶性案件。只要不是恶性案件,一切以和稀泥,啊不,协调为主。

所以你在城市里丢了部两千块的手机,你能报警,然后获得城市治安资源来协调处理;在农村,你一池塘一万多元的鱼苗被毒死,你真的很难追责,更妄论赔偿。

这两年好点了,有专项整治。

但专项毕竟是一时。专项一过了验收,农村还是没有外部预算来维持治安,一切还是会坍塌回去。

地方警察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农村一群老人妇女,人命案不多,“命案必破”的压力小点。

也只能这样了。

要解决农村的各种问题,就要有农村的基层组织。当年教员搞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是这个结论,如今还是这个结论。

要在农村形成组织,就只能是本地组织。因为农村数量庞大,新农村建设这么久,中国行政村到今天还有近70万。国家直接管,财政压力太大。

皇权不下乡是有道理的。

但要形成农村基层,就要有农村产业。否则农村本地无产业,周围有加速城市化的中心城市,农村青壮年必然流失。

没人你搞啥组织。

为什么这十几年都强调农村的百业兴旺?因为这其实和农村稳定直接挂钩,这是把寒流变暖流,融解冰山。

否则,就只能继续不停地在新闻里看这冰山一角。

我感觉入关学有点讨厌,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用来反驳入关学吗?

分配制度?

我对入关学最好奇的就是如何确保入关以后就可以牛排大豪斯,而不是继续跟现在一样泡面地下室。有人的解释是,入关以后我们就可以像当今的美国一样剥削其他国家了,对此我略有些怀疑,一是美国当下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如果我只是从啃着煎饼果子996变成吃着一美刀炸鸡自助251,感觉好像也没啥进步,二是我怀疑更大的可能性是马云和比尔盖茨联合起来剥削我们和红脖子。

我个人觉得吧,分配制度不改革,不管是否入关马云都是爸爸,我们都是燃料。再退一步,我对不可描述有动力有能力有胆量改革分配制度的信心不足,否则至少现在就可以在局部实验一下。可能是年纪大了就想要躺平,我对几十年以后入关的宏大场景没有太大的期望,也不指望当下能获得尊重、公平、激情,只要晚上少加点班,食堂多放点肉就心满意足了。

作者:不想上吊王承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137195/answer/13225894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感觉入关学有点讨厌,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用来反驳入关学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Z4y1j7yc

看视频,再对自己说:

美国爸爸会像1945~195X年爱日本那样爱我们。美国爸爸会强力解决我们的经济积弊,抚慰我们所有的痛点,并提供改革阵痛期的维稳。

贫富悬殊,美国爸爸用通胀和发行国债赎买强制均贫富,再派有名的银行家一秒钟解决通胀,然后用战争特需让我们的企业不用费力转产就获得订单,一举带给我们两个美好的经济景气。

美国爸爸在带给我们富裕生活之前,先带给我们民主法制。美国爸爸一举带我们摆脱了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财阀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半封建半帝国主义漫漫黑夜半万年长。

傻瓜都能看出美国爸爸比欺压我们几百年的大名老爷要仁慈多了,我们会真心舍弃过去的历史,由衷热爱美国爸爸的文化。美国是永恒的新罗马帝国,带给全人类幸福的山巅之城!

要是觉得前文不太现实,那就说:美国爸爸会像过去几十年那样让我们搭乘全球化便车,在美国爸爸营造的一切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为我们提供方便,帮助我们产业升级,让我们摆脱国际产业链与分工的低下位置施加给广大劳动者的劳碌,帮我们过上美好生活。

你要是能说服自己,就可以反驳入关学了。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137195/answer/13226486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教育部明晰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打电竞、开网店、自媒体属于就业?

谢邀。

新闻要放在一起看。

这是上个月就一直在吹风的新闻: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148951/answer/13231983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统计数据留档,一旦查出有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统计上造假,可以从辅导员一直牵连到校长。

总之态度很坚决就是了。

之前提过,这个“严查毕业生就业数据”的要求肯定不是教育部自己提出来的,而应该是其他部委的要求。

无他,六保六稳。

连数据都是假的,我稳个蛋。以前年景好,大家哈哈哈过去;今年不行,把底交出来。

所以各种要求核实毕业生就业数据的文件就出台了,乍看之下像是要把底交出来了。

然后“duang”的一下,就业标准调低了。

为什么说调低了呢?因为开网店在就业标准里被划入自主创业,打电竞、自媒体被划入自由职业。而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是猪肉注水的重灾区。

拿脚后跟想:开网店、打电竞、自媒体里,能养活自己的有多少?

这就是在降低就业标准,把低水平就业也纳入到就业判定范围中。

其实不是不可以,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美帝也是这么做的。打零工、接散单,每个月都不确定下个月的房租,在断粮边缘游走,社保这些更是自求多福。

这种在很多国家都算就业。

但是你指望大学生刚毕业靠题目中这些业务养活自己,想多了。

时代变了,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被吃干抹净。现在是寡头统治,互联网个体创业处女地几乎没有。即使偶尔出现一两个风口,也会迅速有上万老手玩家一哄而上,然后打成红海。

电动牙刷是12个月毛利率被打烂,美食大V大概不到6个月就全面过剩。毕业大学生想在互联网靠个体创业生存,成功率和我楼下卖的虾仁炒饭里的虾仁差不多。

这些明显不具备普遍意义的工作岗位。从宏观标准来说,没有必要纳入,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的判定上。

在这里放水,真是其他部委给你关了门,你自己又开了一扇窗。

真想知道今年有多少毕业大学生“被就业”成了自由职业者。到时候逮一个问问:

你是靠什么被判定为自媒体就业的?莫非是每天发微博?

现在一股阴火的,大概是其他兄弟部委。

数据啊大哥。数据是治理的基础,能不能别在这整幺蛾子?

估计最后直接找阿里腾讯要数据,看看毕业生每月有没有进账、谁给的钱,这比问教育部要数据靠谱多了。

李姐万岁嘛,毕竟要是真的数据漏了底,中低收入家庭一看:唷嗬,这失业率,读个毛大学。

这皮一戳破,读书无用论抬头是小事,下面很多高校再没脸要国家预算,那就是真难受了。

李姐万岁。

调查显示年收入 12 万增长到 100 万时,幸福感比例相差并不十分明显,你怎么看?如何提升幸福感?

谢邀。

节目嘛,李姐万岁。

央媒,又冠着“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这顶大帽子,谈收入应该谈什么?

把收入画几条线,例如极穷、穷、中等、富、极富,然后告诉大众:每个水位里各自有多少人,结构合不合理,未来会朝什么方向。

070701

经济生活大调查,那和老百姓最有关系的经济生活是什么?收入嘛。

讲到收入大家最喜欢干什么?比嘛。

那能不能比一比?

不能?那就讲幸福感咯。

讲讲年轻人爱旅游、广东人爱买房、山东男人最自信这些饱含媒体价值的内容。

而不是经济数据价值。

一定数量的钱就像一堵墙。如今你已经不能告诉墙这边的人那边是什么风景,就只好说:你们已经很幸福啦,墙那边风景也不咋地,在这好好待着吧。

别尝试翻过去,怕把你撞着咯。

这节目是用来服务情绪的,不是来服务判断的,楚门的世界。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095836/answer/13232114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感觉入关学有点讨厌,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用来反驳入关学吗?

你就说:

中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内部分配。只要明天立刻平均分配,基尼系数直接清零,那人均可支配收入就高于每年3万人民币了,那就足够花了,全民财务自由了。

嗯?觉得一年3万还是太少?

没事儿,那我们就老老实实遵守现有国际秩序,安心自我发展就好。只要我们勤劳肯干为人友善……总有一天,我们的人均经济总量和各项指标,都能跟美国看齐的。

而我们的国家,也早晚会成为一个,经济总量是美国4-5倍,军队规模和实力是美军2-3倍,全球输出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全球输出文化,全球定义贸易规则和普世价值的国家的。

且,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五眼、西方世界,绝对不会主动阻挠。正相反,他们都淳朴善良,都是乐见吾国吾民重上巅峰的。

入关学不攻自破。

作者:Fan F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137195/answer/13227942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大家对生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抗拒?

作者:寒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043851/answer/13222204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真的,活到26岁,一路走来,我从来不是顶尖的那一批人,但也没有堕落成什么不堪的样子。

标标准准的上学读书,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工作生活。

完完全全按照这个社会给年轻人的路,一步一步走过来。

也许是不够努力,也可能天赋不行,考不上双一流,工作普普通通,薪水更是远远不及知乎平均。

但是扪心自问,从小到大,我真没犯什么大错,也没走歪路,就是老师眼中的中等生,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典型的普通人模板。

可惜的是,如果只是普通人模板的话,要成家生孩子,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这里的成家生孩子,在我的概念里,两个人生活起码要有自己的房子,不靠父母的情况下能承受起日常的开销,我觉得这个标准不算特别高?

然而事实上,房价这道门槛,没父母的帮忙已经过不去了,那么还是按照大部分人的模式,首付家里人帮忙,还贷自己来。

好家伙,工作第一年,职场没整明白,背上先多了30年的贷款,每个月固定支出。

之后考虑女朋友的事情,先不说追求要多少钱,就说情侣日常,各种节日的吃饭礼物又是一笔开支,更不要说结婚要考虑的彩礼。

嗯,就当我命好,遇到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女方,什么都不要。但入住新房,总要装修吧,总要家具电器吧,这笔钱哪里来呢?

再回到题目,生孩子。本来两个普通人的工资,基本是能满足还贷和日常生活的。

但如果生孩子的话,女方大概率一定时期内无工作,且因为孩子的关系,日常开销大幅度增加,这时候,压力已经开始绷不住了。

孩子一落地,四脚吞金兽,懂的都懂,除非丝毫不管所谓的起跑线,就纯放养,不然又需要一笔深不见底的钱。

而且这时候,双方父母年纪也大了,五六十岁,大部分疾病的高发期,中一个,家里鸡飞狗跳,要是中两个,都不敢想怎么照顾的过来。就这,还没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辈呢。

说白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说孝顺,反哺父母了,能不拖累他们就已经很成功了。

有时候自卑,也反问过自己,真的有这么差劲吗?

可想来想去,在同龄人里面,混个中等水平不算过分吧,垫垫脚,总还是够得上的。

父母不用说,在有限的学历文化下,能帮我支付首付,已经很了不起了,说实话,我活到他们的年纪,真不一定能攒出这钱。

怪社会吗?怪国家吗?也不至于,中国相比这个世界大部分国家而言,也相当不错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谁的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可能绕了一大圈子,最后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但我总觉得普通人的模板,不该是这样的。

就该是一根根韭菜,割完就去躺平等死?

「华为」的工资真的有传说中那么高吗?

作者:莫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986278/answer/13125118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居然这么多人赞!!!确实给了我一个小惊喜,感谢感谢哦~!我只是简单描述了我和我周边同事的状况,一定不会代表全部,也一定会有误差。还是澄清几点:

1、有问我是不是研发的,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我是研发中的研发”,说实话,签了奋斗者协议的人里面,少有我这种真心打算为通讯事业贡献终生的,多少个不面的夜晚,我都在解决世界各国的各种bug。顺便说一下,对“组装厂”一词太敏感的,不要感情用事,不同的人观点一定是不同的,如果你已经在一个领域深耕一段时间的话,可能会对“技术”和“科技”更在意一些,能够进行大范围商业应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当然一些商业机密的技术除外),而尖端的“科技”是在实验室里的,至少也是我司组织的实验局吧,当然也可能某些大学的科研实验室是某些公司资助的,但这是代码工人和真正研发人员的区别,你做技术的人起码要知道高精尖的东西是存在于哪里的。华为当然也存在一些尖端的部分,毕竟在通讯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说实话,我以前也是冲着技术在加入华为,很多事情不做几年研发是不知道的,华为要的是工业级零事故的代码,代码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很重要,甚至数据库也要自己写的,当然部门不同会略有不同。不过,如果你非要和我强调“协议的实现有10或100种方式你选哪种”的话来证明华为有技术的话,我想说:别这么侮辱我司,毕竟,我司的技术早已超出了你这么浅显的层面。

2、针对股票和我说的40%收益抬杠的同学注意啦!

(1)华为的股票机制很好,我也将这种机制应用于在我的公司中,效果也还可以。并且我个人虽然创业了,也同样和朋友交叉持股拥有一部分华为的股票,也就是说,我不会黑华为,因为华为的收益好,我是跟着分红的,而且从感情上来说,华为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我想说的是,长时间的高回报是很少有企业都能做到的,尤其是需求不稳定的企业,而华为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前些年主要做运营商设备的时候相对稳定些,近7、8年手机和其他业务在公司的收益占比中交大,而手机需求并不是那么稳定的,想想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你刚换的手机什么时候会再次更换。不过公司已经在7、8年前就开始提倡设备提供商向设备运维等方向转变。这是公司战略问题,确实不是简短几句就能争论清楚的,如果你身边的同事也同样在公司投了很多股票,你可以简单的计算下,看看公司现在的家底是多少,风险是有的,收益也不错,而且我也投了。但是我还是要和你强调,有风险! 我投,是因为我亏得起。但,你不要因为我投,就觉得它好或者不好。前段时间上甘岭战略入股,我也投了啊,而且即使可能亏我也投,因为和美国打仗我觉得刺激!觉得值!不过,目测将来华为的股票分红可能会下降了,就看国内的5G是不是给力了,等收益低的时候,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撤股,再来说我黑华为好吗?我谈股票的本意:不是告诉你华为不好,而是告诉你确实是有风险的,同时“200万的本金+努力”,你是可以有另外一种更舒坦的人生的。当然,也得你有过另一种人生的能力,而华为的人,多数都是代码工人,随着年龄增长后思想僵化,生存的技能已经与公司深度绑定,换一种活法,确实是不容易的。这不是个人的问题,可以看看你的领导,或者领导的领导,不谈工作的时候,一起喝酒谈人生的时候,”活法儿!”,是我们这代人一辈子都需要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关于40%收益的抬杠:如果你非要说什么股神巴菲特的收益才年华10%,华为20%的股票收益放在股市早就抢疯了,哎!咋说呢? 你要是真的去融几次资,创几次业,之后再去看股市,我想你看到的股市一定会与现在的想法完全不同。实体企业和股市真的是两码事儿!创业和理财也是两码事儿!但是,确实能够很多年连续做到这个收益的也是比较厉害的人,但真的没你想的那么难。我的创业经历中,300%的也有,长久性很难维持需要很大的金利和能力。40%的也有,长久性好很多。我之所以说这个数字,是我投了大量的财力,和我的几十名员工努力很长时间才做到的,并不是信口雌黄,如真的如你所说,那么世间将再无白手起家之人,但是我没有告诉你,更多的人创业可能连盈利都没有做到就死掉了!如果你只期待别人说出来的话可以让你平庸的心感到舒服,我大可选择让你舒服的方式说话以保证你活在舒适区。但市场是公平的,当你看懂它,也总是有机会存在的,才让我们这些人愿意冒风险,放弃高薪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别样人生,不然,我哪里有时间,在这里和你怼着玩儿呢:),而你的质疑或者出言不逊也并不会对我造成任何影响,毕竟我只要做好我的生意就可以了,再过几年,可能生意不好对我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你不理解没关系!如果我被那么多人都理解,我得普通成什么样子?但是你不接纳,选择思想上屏蔽,就是问题了!人总得不断提升认知吧?华为,给我的不只是所谓的高薪,还有对事物分析的方法和要去经历更多人生风景的勇气。如果你是华为在职的员工,请你过了15年期限再来看这个帖子!

—————–以下是原答案————

前员工来打一波儿,在华为工作了几年,早已经出来自己创业,和同事们都有联系,时而聚聚,所说的情况应该基本属实,希望对择业的朋友有所帮助,毕竟选择一家公司是要伴随你生活一些年的。提到的数据都是大概的,不精确,但意思差不多,抬杠的话,我闲的时候咱可以慢慢抬。

我在华为的时候,就经常被那种,你们公司不是都平均年薪XX万的问题被周边人困扰,甚至影响到我老婆,也真是无语。。。。

1、高薪确实是有的,但不同部门区别不小(无线和终端高一些),城市一线和二线长远看也有一些区别。当然不提哪些什么天才少年类的引进,这个毕竟和普通员工没什么参考。普通的水平,我觉得是外界说的一半还往下一些。

2、有几点需要说清楚:

(1)在华为工作7、8年的人是最穷的,因为收入全被公司的股票拿回去了。比如今年收入40万,股票分了5万股,直接拿回去30万,甚至借钱再去公司买股票。这一点上,华为是十分高明的。科技类公司,真正的支出中最大的就是人工成本,华为用股票,基本上,做到了零成本用人。这一点上,其实也是一个大的误区,如果华为的员工都离职,恐怕华为是华为最大的危机,所以近两年已经把股票退出的规则改了,也就是说,说是年薪百万,实际上到手可能就20万,其他的又被公司收回去了,说是给高额回报,也确实给了好的分红,但是又收回去了,是不是有点旁氏的感觉?而且还给自己的股票定了价格,你想想这个价格是怎么定的?华为的过人之处,就是画话的功夫确实不是一般的好,这让你摸得到也吃的着,但是再吐出来,等着下会更大的饼。前阵子我一哥们,在我司也算混的相当不错的,二线城市,年入百万以上,跟我借钱买股票。。。。说白了,再华为年收入过百万的员工,基本组成是:工资可能税后35万,股票收入可能60万,年终奖可能30万,去掉税,在100万左右,看着不错,如果你仔细想想:60万到手50万的股票分红,可能需要200万的本金,也就是说,你在华为付出的200万的本金+每天996的工作+无需陪家人+还需要担心被裁,最终换来的是年入百万,而且这个是在二线城市工作8-10年左右,一线城市6-8年左右,国外5-7年的样子,而且需要混到身边人里面前15%。这几年你需要站队OK,技能OK,体力OK。确实我觉得这个收入,他们拿的挺应该的。年少轻狂的时候,就算是你刚毕业的时候,如果有人拍在你面前500万,告诉你这个能在北京买一个小房子,但是你需要10年的时间,不和家人见面,错过孩子的成长,错过陪伴父母老去,我想很多人会毫不留情的说句“gun”!,但是这个事情却每天在真实的上映,因为这家公司起码是能让你向人上人走上一步的,不是公司不好,是现实太残酷,很多人,十年甚至一辈子也未必赚得到这些钱。况且,如果你做生意投资200万,如果能力可以的话,年40%左右的回报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起码自己有了再社会上的生存技能,和自由的时间和灵魂,而且你还可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毕竟打工想年入几百万还是比较费事儿的,创业虽然也可能失败,但是可能性比前者还是要大一点。

(2)如果选择华为,那么销售和国外,是比较好的选择:华为的强项一直就是销售,其次是财务,最后才是技术,为什么说技术,不说是科技?因为通讯行业,尤其华为和中兴,这种,仅仅是属于组装厂,做些基本得适配工作+按照大家约定好的通讯协议实现+一点个性化的附属管理需求。就跟华为的手机一样,1600多个零件,就40多个是国产的(因不是终端员工,数据上不准确,看过拆机的记录一个个数的,但是应该没普通人想的占比那么高—经大家提醒标注下)。但是,可以让消费者自豪好几年,任老板的营销确实是高屋建瓴,上来就是国家层面的,直接点燃爱国热情。这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你如果是消费者,被烧烧脑也就罢了,如果是从业者要选单位,起码要懂点需求,了解点市场,了解点公司的基本状况。

(3)流动性还是挺大的!能在华为工作10年的人,并不多,我身边比较保守的数据是30%左右的人能留下吧,而且这些人,10年间基本上都会换好几个部门。如任老板所言:“华为不是你的家”,这一点,让在职的人从入职1、2年到,每天都想着:“妈的,就给老子这么点钱,还不如去XXX”,到第10年的时候,心里整天想着:“可别被裁啊,出去更不好混”。

(4)老板还是不错的!挺大方的,确实是要感谢老板,说实话,工资的上涨,真的不是你的代码写的比以前更好了,所以工资涨了一倍,而是老板看准了市场,舍得投入,做好了营销,或者关系够硬,才有那么多的订单。真的不要说能力和工资成正比,市场的反应没有那么快。吃饭去,闲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