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媒体开展舆论战是否必要?
没有必要,墙里建州蛮夷老老实实窝在里头自娱自乐吧,何苦自取其辱?
不信?
舆论战的主题,要么是国家,要么是民间。国家层面的话,墙里建州佬所谓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哪个不是西方来的?建州佬拾人牙慧还和人对线?说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资本论》作者马克思到今日的《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西方左派比建州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出门对线怕是要被人爆出翔。
哦对了,《21世纪资本论》出版后,建州佬还把作者拉过来想恶心西方,结果人家回去后不久就写了一篇《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给了建州佬难堪:
https://www.sohu.com/a/255328817_770352
民间的舆论战就算了,搞成小朋友对骂还不是最难看的 。要是战着战着,小朋友发现不对了:
1.我大建州不是社会主义郭嘉吗?为啥基尼系数比西方还大这么多?
2.那个花旗国的码农,水平也不比我高啊,咋挣我三四倍?
3.挣钱是我们这边几倍倒也罢了,为啥房价还比我们低?
(别和我扯曹学,那是虚伪和愚蠢的代名词,中国的一级土地市场情况和房价的关系,他一个T大博士会不清楚)?
一来二去,小朋友变成真马克思主义者了怎么办?
作者:低端叫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606006/answer/11032897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比尔盖茨警告全美必须停摆?
比尔盖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电领域,接受中国政府支持。他在美国研发的核电技术因为特朗普的禁令无法卖给中国,他肯定不爽。而且比尔盖茨历史上就有里通中国的行为,他曾经多年占有中国90%的市场却只收一份产品的钱。刚刚比尔盖茨还给中国捐款。
比尔盖茨的立场可疑,他跨界发表传染病言论肯定不可信。美国本来因为疫情要死二百万人,现在有了特朗普英明领导只死一二十万人,美国群众一定要好好听从特朗普,他最懂病毒,天生的博士,不要听跨界发言的跟中国有利益往来的人。
(不管盖茨院士怎么说,随着医疗资源击穿,群众都会自发采取隔离和减少外出的行动。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940474/answer/11158069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门是顶尖的工程师,作为一个四十年来能够强力控制微软董事会的人,他也是顶尖的政治玩家。
一个深谙美国政治游戏规则的人,发出这样的警告,那说明阿美利加真的只有一个选择了。
作者:caterpilla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940474/answer/11158327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央视配音门?
你如果仇恨那些私立医院的话, 就用百度,搜狗,360这些搜索引擎去搜索各种病症的关键字,然后点开那些广告在对话框下回复
我没病,我就是点进来浪费下你的广告费。
或者装病留下那些打到你手机上的那些骚扰诈骗电话的电话号码。
知乎上还没开学闲的无聊的学生们可以这么去玩他们。
是央视配音门事件,有人想要表达看法,才上热搜的吗
23号,新闻联播中,用公立医院的画面却配音报道私立医院功劳。全国占比64%武汉占比73%的私立医院接收了4%的新冠患者,援鄂医护不到9%。以深圳北京为例,疫情期间,深圳一个城市累计去湖北78人,北京第一医院第一批就去了111人,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深圳医院大多私立,政府部门发出文件,私立医院院长直接拒绝。
配音剪辑说公立私立医院都一样,都是战士,我好想笑啊!!抗击疫情前期那个专门割包皮的私立医院领了口罩关门大吉,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物资奇缺,连雨衣都用上了去冒险救人。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怎么不说公立私立都一样 , 收取胜利果实了就说公私一样, 既然公私一样就把私立改成公立 。
作者:奥古斯都 凯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7007994/answer/11016470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医务人员补助被要求退回?如何看待多地抗疫医务工作人员被要求退回补助的情况?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0494722/answer/11058151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多个臭毛病一起发作,不奇怪;奇怪的是居然能在这个节点上发作,可以的。
一个是整体传统艺能:口惠不实。
某些地方的支教工资对外号称多少?真正发多少?引进人才时说的工资待遇是什么?真正的有什么?知乎上受害者那么多,搜一搜关键词就知道了。
为什么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地方政府在商界学界口碑好?人家说话算数,对商人许诺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学者许诺的工资房子,大体上能兑现。而这在全国看来,比黄金还宝贵。
商人是追逐收益增长的,但很多基础科研的学者是追求稳定收益的,哪怕不多,能专心做事就够。所以观察地方政府信誉的一个小技巧,就是看对外引进的基础科研学者都去哪,看他们用脚投票。
直到今天投票结果都表明:讲信用的地方就那么几个。
第二是地方传统艺能:荒腔走板。
这补贴我侄子也想领。什么被人举报了?说他从来没去过一线?来人哪,把“一线”的标准给我改了!
你以为是把标准放宽好让我侄子能领到钱?错了,直接把“一线”的标准拉高十倍,确保能领钱的十不存一!
这样辛辛苦苦上一线的工作人员就会互相埋怨内部分裂。等情绪到了一个点,再适时补充一个扩大化的标准,把侄子和原来刷下来的一线人员一并放回去。一线人员大为感激,看得懂操作的少数,也明白你有搅黄的能力,不好再发作了。
这里的“侄子”可以替换成很多别的东西,自己思考吧。反正灾情也是行情,混乱也是阶梯嘛。这些操作不用阴谋论,1903年的《官场现形记》里都有。
第三是近期压力:没钱。
19年财政有结余的,大概只剩上海了,其他地方都在债里打滚,其中大半在发工资的边缘挣扎。
疫情一起,断了商业活动,各地收入暴跌。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贸依存度高的地方也跌,总之跌跌不休,今年增长是肯定对半砍了。
在土地财政全面开闸前,地方就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小金库,发钱?滚。
诶中央不是拨了抗疫专款嘛?
相信我,不少早拿去发工资了。
整体的低信用、地方长期的扭曲政策,加上近期的没钱,就干出这事来了。
只是之前估摸着毕竟是大灾,虽然肯定会在物资和建设的费用上做文章,但不至于抠到死士的头上。
物资和建设才是大头,人员补贴能有多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次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也很苦,几个有补贴?为了控制人员流动,警察包括辅警不少永远倒在了岗位上,几个有补贴?
只是挑最“一线”的医护人员奖励一把。
还把钱抠下了?
可以的。
这是妥妥的乱国之兆,是国家信用的严重透支。只能寄望于大量反馈、形成舆论,引起上面的关注。
但说实话,形成舆论后,国家信用就已经受损了。
要立信立威呀。
如何看待几年前的“公知”群体?为何当年颇有影响而现在大多沉默了?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179668/answer/11074650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有些话题沉默了,但整个模式还在。
就是你们现在常见的“新”公知。
自有天涯猫扑以来,炒作就是互联网的经典手段,核心是通过制造话题来获取流量。等到微博诞生后,这个手段得到了万倍级的爆发。
微博刚上的时候,不止是微博,还有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一堆微博。当时各家的微博之多,以致有人专门做微博聚合客户端,一条微博一键发送七八个平台。
照理论来讲,微博——microblog——这种产品形态,应当专注于内容和流量的匹配、以及内容的展现逻辑。可惜新浪的算法能力稀烂,到今天热搜榜的数据采集都是瞎编。
面对彼时中国互联网的血海竞争,面对移动互联网可能的船票,面对投资人对纳斯达克的要求,练内功是来不及的,必须野蛮生长。
微博决定加速,直接将平台方向全部倾斜至媒体。
讲到这里要先明白一个概念:尽管号称社交媒体,但媒体从属于内容,内容不等于媒体。媒体追逐时效性与热点,而内容追求体量和深度。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媒体属性强的平台关注话题性、权威性、群体性。因为一旦能引爆热点,热度就会从上往下传导,激活大量流量;
而内容属性强的平台,虽然也会有相当的媒体属性,但是更鼓励每个用户的表达。从今天的午饭,到想读的一本书。用户的社交表达越丰富,在这个平台上的留存就越完整,越有商业价值。
前者的重心是头部,媒体资源整合得越好越快成型;后者的重心是底部,用户之间的流量匹配越好,互动越强,就越容易刺激表达。
后者做好了,前者自然会有;只做前者,后者需要大代价补课。Twitter当年也是媒体平台,后来被股价和广告主教训后,现在正在艰难地改回社交。而微博把媒体为主的属性贯穿始终,直到今天。
媒体平台的身份确定后,微博的用户逻辑从常规社交媒体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异化为“顶部用户和关注者之间”的关系。
用户在微博不再是为了和其他普通用户互动,而是来寻找话题的。于是乎,微博开始疯狂追热点、制造热点,满足用户需求。
一有热点,流量暴涨,新用户又涌进一大波,依然是为了话题。这个循环驱动运营团队走向越来越激进的手段:只要谁有争议就邀请谁开号,开完号后催促发声,真的假的不重要,打起来更好。
但天底下名人就那么多,名人每天能说的话就那些。中国这么大热点倒是不缺,但是反复就那些人说这些事,本质还是个大号媒体平台,价值不大。
怎么形成一种内容生态,把这个大号媒体平台包装成资本觉得性感的社交平台呢?
做号卖号的朋友们出现了。
做号卖号是互联网一门古老的生意。
大量依附微博的运营机构疯狂开号(对,今天大家反应过来了,知道这些叫营销号),疯狂搬运,疯狂追逐热点。
你不能怪他们,他们没能力邀请名人也不知道如何生产内容。当年这票人里,蔡前辈带领的域名党是主流,这伙人只擅长倒买倒卖。
用户可能的偏好被详细规划:时尚、动物、科技、美女,当然还有最大的,时政热点。这块的话题跨越性别收入学历等分层,能刺激全社会的关注。
微博蓦然回首,发现这票兄弟正在自发地给平台创造内容(虽然是假的和抄的)、制造热点(虽然还是夸大造假)、吸引用户(多数僵尸粉)。
不得了,我们事业的同路人。
微博给予这些机构重点流量扶持。
平台扶持做号卖号,在用户数量上就是疯狂造假,在内容质量上就是抄袭搬运,在舆论氛围上…
就是极端化。
只有极端化的热点才有讨论价值,才能吸引流量,才能让号值钱让平台得利。如果没有热点,就去制造热点;如果热点不极端,就引导至极端。
彼时的我们,是生产社会热点的大好素材库。四万亿下的黑社会强拆是每日标准新闻,各地职能部门对民众的嘴脸最能激发情绪,隔三差五的小官巨贪又能集中愤慨一波。
关键是,这里绝大多数新闻,还是真的。
热点一炸,记者主动曝光真相,律师跟进点评药丸,一堆营销号转发收割。风平浪静后,再把用户慢慢倒到美食、生活、萌宠等岁月静好的号里。
这是个矩阵,而最具有收割流量效应的,就是作为刀尖的“公知”,这就是他们当年的流量价值。
慢慢的,人均收入上来了,自信心上来了,这套操作越来越不灵了。
平台也玩不下去了。媒体属性彻底压倒内容乃至社交属性,用户的动作只剩关注。而用户的表达被朋友圈、QQ空间、快手、抖音一点点吸走。长此以往,平台用户的商业价值只会越来越低。
但是依附于平台的机构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找到了新的金矿:
饭圈,以及“新公知”。
前者负责岁月静好,后者负责慷慨激昂。
这套操作他又回来了。
还是从前的故事:新公知负责制造话题,依然是真假相混的七八手消息,依然是制造对立与愤怒,依然是慢慢倒到别的号里收割。
素材库也同样充足。海外的歧视是真的,对立也是真的,信手拈来都是引爆点。
公司还是那帮人,不过是从当年的养公知号到如今的养“爱国”公知号。你们不是觉得当年的公知讨厌吗?没事我换了点新的,你看中意不?
唯一的长进大概是收割更有效率了。从股票到电动牙刷,从公众号到给某些宣传任务引流,精细化操作上比以前只能卖些公关业务要进步多了。
在老互联网人眼里,这套机制从来没变,只是话题变了,never changes。
王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以前是张嘴骂自己,现在好歹张嘴骂别人,能一样么?
没关系的,都一样。
以前骂自己的时候,有没有该骂的地方?有没有实现社会的改进?有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
讲道理,真有。
但结果是什么?是这套机制最后只筛选出最极端化的舆论,挤压中性空间,引导群体间的情绪对抗。最后“公共知识分子”和“理性客观中立”这两个词沦为人人喊打。
我们真的不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和理性客观中立?我们不是不需要,只是这两个词组已经被这套机制绑架了,这套机制干的所有烂事也得算在这两个词上。当大众无法忍耐时,这两个词,斩首示众。
现在这套机制盯上了“爱国”这个词,还有“中国”这个词,还有很多我们珍视的词。兄弟,要小心。
如果你对以前“公知”那套造假、煽动、打压的手段深恶痛绝,那我觉得你最好用同一判断标准去审视这些新公知,因为还是这些人。
说实话,只要是媒体平台,这种机制必然存在,只是轻重缓急之分罢了。
但是唯独在这种议题上,一定要清醒。
你把“公知”、“理客中”这种词消费过度了,舆论会反弹到“爱国”这个区间里;你把“爱国”这个词消费过度了,舆论要反弹到哪里?
有些词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经不住消费,这些词背后象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所以在我眼里,没变,都还在呢。
为什么山高县被封了,嵩学言论却(至少看上去)没有被限制?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796394/answer/11092579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你能否认入关,你能否认生产过剩吗?
入关可以在文化层面上找到很多解释,但是在现实角度来说,就是一个解决生产过剩的手段。
工业党,不管左中右,都不好明面反对入关。稍微有点底气的,也只是反对现在入关,认为时机未成熟。
这不就等于本质上支持嘛。
哪怕是督工,公开表示入关论不值一辩,也不方便细说怎么解决生产过剩问题。毕竟主张加大城市化工业化集群化,难道能眼睁睁看着外部市场萎缩?
不是不想入关,只是不想说成入关。白天义正言辞,黑夜被窝里意淫美帝山崩老欧洲地陷,日韩系颈牵羊,亚非拉万民箪食壶浆:
非我要入关,实乃天下人要我入关。
本质上还是梦见刘亦菲了。
生产过剩无外乎三个结果:
1.你炸了。
好点就掉进长期中等收入陷阱,大号拉美;差可以没底线,苏联的死法就在眼前;
2.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腐朽制度的固有矛盾!我们这么优越的制度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呢?来来来,明天去清河农场报道,洗大白菜反省一下。
本来,这条路我们是有优势的,因为我们从来都是双轨制,竞争增长和国计民生是分开的。但考虑到最近一系列金融开放、国企转让、农村土地流转,这个优势正在衰减。
而且这条路,难,太难。阴阳调和,任督二脉,公私的平衡点在哪?是公是私谁说了算?这些需要公开社会参与,需要相当的讨论空间。稍有不当,笨笨的红烧肉又来几大缸。
这条河太深怎么办?不摸了,绕!
3.入关。
你要是觉得难听我可以换个词:推进东亚区域化进程?稳定亚太和平发展?促进东南亚自主金融?
我要跨过北纬40°东经119°,至于那块牌子上写的是山海关还是镇南关,我无所谓。
可能是轻衣快马溜过去,可能是血衣残甲爬过去,更可能是死在关下,被红衣大炮轰成春泥。
但你不愿意炸也不愿意红,不就只有入关了么?
当然你要是愿意去产能去人口,十亿剩三亿,那也可以不用入关。野人女真需要入关吗?
不过要是这么干的话,骂名太重,多少棵老歪脖子树也挂不住。
对很多工业党(至少是我吧),入关不是最优先的,存在主义是最优先的,维系并强化这个工业霸权是最核心的使命。
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存在,是真理!
在工业社会,只有工业化能维系这个国家,工业党必须为工业而鼓吹。工业渴求原材料,就要确保原材料安全;工业渴求市场,就要不断寻找市场去喂饱它,这就是身为工业国的祝福与诅咒。
在面对生产过剩的现实时,如果别的选项都失效,工业党就只能站队入关。
你解决问题的手段确定了你的意识形态,而不是你说的,说的都是生意,做的才是主义。
来,选吧。
日本左翼和右翼是什么?和中国的左派与右派一样吗?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34962/answer/11098758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日本左翼就是改良路线,费边社那套。
在政治光谱里其实更偏向欧洲的那一大票社民党,承认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不少自己本身就有共运史,在当年共产国际里是有一把交椅的。
但日本欧洲确实也没到武装斗争的条件,改良路线有其历史合理性,没必要嘲讽。
日本真正符合我们印象中的左翼,相对数量很少。但大概因为日本有着亚洲最成熟的工人阶层,整体的自觉意识非常高,因此左翼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长期在文化界占据非常坚牢的地位。
换言之,在日本做左翼,很潮。
不是美帝右派经常批判美帝左翼虚伪的那种“潮”,而是真潮。日本本身的侵略史和工人运动史,加上身处亚洲这个宏伟的阶级斗争素材库,日本左翼对现实的思考很深,不是美帝那帮打着左翼旗号干纳粹勾当的“左翼”能相比的。
虽然只要“依附美帝、出卖主权、跟班剥削”的经济模式不破产,日本民众就不会选择真正的左翼。但毕竟声音一直在,是火种。
而日本右翼,则是纯特么极右翼。
因为日本政治光谱的中间主流,就是社会保守,而且严重偏向家长制保守。麦皇灭了天皇的威风,但面临冷战逼近,美帝还是重新启用了财阀体制,封建残留回归日本主流。
主流就有严重的保守性和封建性,那它的右翼得偏到哪去?姥姥家。
坚信日本人种优越、坚持排他、坚守阶层等级、坚决性别肤色甚至职业歧视。日本右翼是日本封建性与法西斯性的一根钉子,扎得很深。
日本人平时会与右翼很自然地划分界限。
但是注意:日本普通人远离右翼的主要理由,并不是因为右翼是错的,而是右翼的行为不符合当下的外部文明要求。
不是“错”,而是“很多人认为这是错”。这是个雷,没有彻底清算日本法西斯与封建余毒所埋下的雷。
最了解这点的就是日本左翼,他们几乎是本能地在全力对抗日本右翼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明明在政治光谱上整体严重偏保守的社会,却生产了那么多强烈偏左的文艺作品。
至于我们的左和右。
靠,要开始斟酌用词了。我来回写了一个小时,反复删减,都还是觉得不对。简而言之吧。
不一样,他们的左是左右是右。我们的,有时候左右倒错,有时候左不能说话,右跑来偷左的名字。
毕竟皇汉可以横行,元首作品中文版随处获取,但私下集体学习另一个德国人,是不行的。
台面的界限很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两句话划清了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在我国的边界,是镇国之言。
台底下就难说了,色拉盘一样混乱。
所以我们这边,不能只看自称,要拿个坐标轴来判断。教员在左边沉下了一个重重的锚,想不清楚时,想他吧。
如何看待特朗普签署所谓“台北法案” ?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911830/answer/11113320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还是老观点:
制造国如果能捍卫自己的财政独立与金融自主,也就是钱的独立,那么金融国就无法对制造国进行周期性收割;
金融国无法对制造国进行收割、砸低制造国的实体收益,那金融国的产业空心化就无法逆转;
金融国的产业空心化一启动,资本就会涌进虚拟经济,追高虚拟收益,形成自循环;
虚拟经济的高收益在到达极限后,必然要向实体收益回归,落差过高,就会出现虚拟收益崩溃;
如果到这个节点上,金融国依然无法用有效手段瓦解制造国在钱上的独立,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从现实层面瓦解制造国的制造身份,也就是瓦解制造国的供应链;
一个方法是全面战争,把地犁一遍。但假如制造国已经有能力捍卫自身钱的独立,这个方法多半是不行的,面对拥核国则是万万不行的;
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切断制造国与外部市场、投资、技术、原材料、能源的连接,使其饿死。
这个法,就是断中国全球供应链的一个借口。
这就是我们现在可能要面对的剧本啦。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
从逻辑角度来说,苏联当年的撤走专家投资,本质上就是这样:通过切断你与外部的连接,终止你的工业门类循环。
所有投入在工业里的努力一夜之间就成为庞大的包袱。单凭自己,极难维系,你没钱没技术没原材料;要放弃,又不舍得,落后怕了。
一般当场就跪了。不愿意跪那只有一个方法:
剪刀差提取剩余,城市失业人口下乡寻找就业。把城市的投资中断风险转嫁给农村,把农村的剩余集中起来维系工业基本运转。
当年的苦日子就这么来的。
推上不少台独美滋滋,觉得是自由世界的领导者终于想起来要捍卫自由世界了。美帝哪有这个闲心。只是疫情大大加速了虚拟收益向实体收益回归的速度罢了,直接加速到自由落体的前奏。
移动支付和外卖小哥,背后是高于金融巨头的国家意志和长期的基础建设投入,这些美帝是没有的。没有这些,美帝在疫情期间维系社会运转的代价更高,所以疫情对虚拟经济的恐慌效应更大。
除去那些军工复合体,美帝没有什么国有企业,一个国家,不掌握社会消费品产能。所以就算号称拨两万亿美元来纾困疫情,资本市场也没硬起来几次,因为分析师都在想:
你这钱给谁?
你没有核心国有产能可以给。那大概率就是重复08年的剧本,钱再次为资本的烂账买单,并进一步刺激垃圾证券的交易。
08年有中国真实的增长做火车头,掩盖你虚拟经济的过热。现在有谁?印度吗?
这几天的美股表现,就是吃了一吨伟哥,来了两发。贤者时间后,酝酿更大的恐慌。
所以怎么让已经在尖叫的你显得很淡定?很简单,让旁边那个跳楼就好。
这个节点上,美帝牌出得很漂亮:要么放弃钱的独立,打开大门;要么全境封锁,供应链断崖。
选择前者,就是中美共治论,不过他吃香喝辣你永远白菜价,继续内卷下去,拉美化;
选择后者,就是中国威胁论,供应链可能要大范围被断链,但也可能出现当年苏联打阿富汗的契机。
我们这边的应对一贯很简单:
假装大门打开,实质坚决奉陪。
和当年抗日战争是一样的:拖以待变,防守反击。不耗到你爆炸,我就坚决苟下去。
需要警惕的就一个:防止有些人借着混乱,把假装大门打开,整成门真开了。
如何看待江西一线确诊医护工作人员补贴被回收,最终只发了 400 多元一事?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3225937/answer/11131390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我怀疑央地之间对这笔钱谁出有争议…
94年分税制之前,是大包干分成。中央定一个数,地方想尽办法收,交完中央,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中央和上海定个165亿目标,100亿归中央65亿归上海。要是有多收上来了的,中央上海五五开。
上海神奇地连续五年收上来163到165亿。
中央和北京定个4%增长率,收入递增包干分成,多出来的中央北京五五开。
北京神奇地连续五年4%财政收入增长。
事后发现北京这五年瞒了98亿收入,哪有什么五五开,都是我的。
9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5%,财政收入跌2.2%。经济沙皇算了下账,觉得局面撑不到2000年,得改。
分税制改革开始。
分税制的逻辑很简单:
我是中央,我要干这些事,这些钱归我;你是地方,你干那些事,那些钱归你。不用瞒着我,收了多少你报上来,我按着比例返给你。
你收的钱,你拿去干你的事;我收的钱,我拿去干我的事。我们各自的事花各自的钱,明白?
打破大包干,恢复巩固了中央财政的地位,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改开后极重要的一次改革。
所以问题来了:
这次补贴,花的是谁的钱?
疫情好比打仗,各地动员部队来支援。军饷各地自己发,没毛病;但是你为了振奋人心士气临时开口要犒赏三军,这顿饭菜酒肉,各地就有想法了。
防疫是全国的事,各地本来就盼着中央财政出大头。这大头要是爽利地拿出来,地方自然积极性高涨;这大头要是只是说一声,地方自然要等。
因为分税制改革后,哪些钱地方出、哪些钱中央出,已经划得比较明白了。我地方专心搞土地财政,自己发工资自己盖大楼,你中央盯住国防医疗教育这些大事,大家各自有分工。
有需要地方支持的,没问题,地方动员一把。但是中央许的诺言,一定是中央去买单:谁的事谁的钱,这不就是分税制的核心嘛。
万一我地方出了,你中央语焉不详这事含糊过去了,这笔账可是实打实记在地方头上。
电影《传染病》里,肉丝在运动馆里规划方舱医院,女议员冲过来问:
Is this come from your budget?Or our Budget?
谁买单?你CDC背后的联邦政府还是我们州?
触及灵魂的问题。
这次有意思的是:发了,又收回。不是迟迟不发,或者发不足额。这二者有很大区别。
我脑里有个小剧本:
疫情紧急时,卫计委那边说发:你看领导小组都说了,有防疫紧急拨款,要改善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发,都是我的人在冲锋,必须管好了;
地方一听,发呗,事情急呀。
发完,疫情也差不多了,地方跑中央财政口要钱:中央说发的,中央给钱吧。
财政口的内心估计在问候卫计委上下全家:我说的专款是花多少拨多少,是个额度。你特么抓老子一句话开支票,憋坏了是吧?知不知道现在钱紧张?
大概找了些流程啊合规啊的借口,打发了。
也没错,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吃空饷的。
地方一听:不对,这风向不对,该不是要我们自己担了吧?我靠大哥,你搞我啊,我也穷啊。
回头就把钱收回来,也是美其名曰:不合规。
表面上,地方这一举动非常难看,骂声一片。但实质是把难看的场面做给上面看:
我发了,上面说不合规,我收回。至于什么是合规,你别问我。
财政也没辙,都躺地上撒泼了,能不给吗?估计在连夜算账,看从哪切一块出来。
就是辛苦一线医护人员,坐了把过山车。
如何看待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停止或限制粮食出口?
知乎的年轻朋友们可能想不到,十年前的时候,某国的自由主义大湿兄,自称“先知先觉”的奥地利学派巨佬,汪三公子,是何等的威风凌凌所向披靡。
上至某国国防建设,下至国人道德水准,无不在汪三先生批判火力的覆盖之下。汪三先生武林至尊万众景仰,在网上被尊为“国老”,无人敢于冒犯,谁要敢说汪三先生一句不好,能被各路公知批判的生活不能自理。
甚至,某国家队顶级军事期刊忍无可忍,在自家期刊的卷首语里满腔怒火大发牢骚时,也没敢指名道姓。
对,就是这么牛逼,就是这么龙傲天,就是这么逮谁灭谁的汪三先生,他批判最多的,就是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他们能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么?尤其是考虑到汪三先生的年龄和经历过的岁月,他会不知道,饥饿会带来怎样可怕的灾难么?
他们当然是知道的,正是因为知道饥饿导致的灾难,所以才反对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衣服旧了,缝缝补补照样能穿。没有电,蜡烛柴火也能凑合。没有燃油,还有自行车。没有自来水,可以打井肩扛手提。没有电脑网络,还有书本信笺。
唯独没有粮食,任何人都会很快去死。
而且死的非常痛苦。
非常,非常,非常痛苦
并且在死前,会做出一切任何丧失道德和理智的行为。
所以无论未来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要人类还没有抛弃肉体,粮食就是人类唯一不能失去的生活资料,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当然,时至2020年4月,我国的自由主义者、哈耶克信徒们,已经被全世界踩在地上绕着圈子摩擦打脸,大概真皮层都没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并不妨碍他们看到,当全球化开始崩解,大宗商品交易开始停滞,某些正在或者将要遭受灾害的国家,会发生怎样悲惨的灾难。
我知道,在自由主义者的眼里欧美发呆国家之外的国家,是算不得国家的,他们的人民也是算不得人的,一切都是他们想象中完美的真空球形鸡的组成部分。
所以我现在就想知道,当今年各种主粮、副食品、酒精饮料的价格发生“波动”时,这些自由主义者能不能从自己嘴里节省点粮食出来,补偿一下那些饮食水准下降的贫困人口?
毕竟,如果不是确信就算打破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自己和家人也照样能衣食无忧,谁会做出这种自杀性主张?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既然粮油副食品的价格“波动”看来不可避免,现在应该考虑一下,今后如果再有一些来历不明但是衣冠楚楚的大人物,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我们说教各种反常识的言论时,我们能不能记得今天的教训。
能不能记得,为何某不可提及名讳者如此执着于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作者:竹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920424/answer/11139094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中国现在的财富水平人民公社能坚持几年?
公社说穿了就是一个经济组织。你们把公社换成全村持股的“公司+农户/居民”,这个公司举办了当地的许多社会服务与公共事业,看看是啥效果。话术一换,评论过万。
公司和公社都有办的好的也有办的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一个公社/公司在不同的外部情况下表现也不同。百步亭社区的主体是百步亭村集体开办的公司,这个集团公司由原住民全民持股,坚持给原住民分红,组织居民的精神生活,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此前就被寄期望为与时俱进的城市居民公社。当然他们用的是时髦的话术,没提公社俩字。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816273/answer/11146487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需不需要存粮食?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0666453/answer/11147825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话说“小乱避城,大乱避乡”。意思是小的动荡要往能保持社会秩序的地方跑,大的动荡就只好跑到可以关起门朝天过的农业社会,跟宗亲发扬“结寨自保”的中华民族传统艺能了。
如果你的判断是“2020年食品价格会涨价”,请不要储存主粮。一是你没有专业的储存条件,粮食放上半年,生的虫子就够恶心你的了;二是粮食这样决定社会稳定的民生需求,国家肯定会放粮平抑物价。目前我国虽然需要进口食品,但是主粮是可以保证自给的。半年前“畅想”猪肉价格高企的朋友们,今天的猪肉价格虽然还是居高不下,但是有你们当初想像的那么高么?认为“2020年食品价格会涨价”,存腊肉,存罐头,存干货,存可以长期保存的、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热量的副食品。
如果你的判断是“2020年天下大乱”……好了,也不是没可能,万一彗星撞地球了呢?如果你是城市居民,我们不考虑治安问题,考虑治安问题就陷入死结了。请问在停水、停电、停煤气的情况下,你存的粮食打算怎么煮熟?吃完饭要排便,抽水马桶也不能用了吧?一栋高层住宅楼家家如此,没等饿死先臭死了。要是离开家乡年数不久的新市民,还可以投奔老家。老市民就别成天考虑这种问题了,徒增烦恼,还是及时行乐吧。天下大乱,越是那种需要扶贫的乡下越安全,因为那里习惯了不靠外界的商品经济就能维持生产生活。偏僻地方的村长二大爷把出村的路一封,找几个健壮后生把藏了N久的土枪鸟枪端起来就是了。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能躲过“天下大乱”。要考虑到离开了化肥、农药和良种——现在很多农民都不会育种了,没有了“三机一泵”,自然经济条件下的“高产良田”亩产量大约是几十斤到百余斤,华北平原这种地方的人口密度能让马尔萨斯收割N遍,肯定是“废土流”了。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支持华为呢?
1、因为华为是最典型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也是发展史和管理模式最接近普罗大众习惯/习俗/价值观的一家具有高度励志性和奇迹特性的企业。
支持华为,更大概率是在支持自己心里的那个家国情怀。
2、因为在产品选择上,华为强势的领域,基本上会发现没有太多的备选项了。
比如手机,5千网上,美学设计及格的实际上只有AHS,其它的基本都是浓郁山寨风。
高价机用户的带货能力,显然远高于廉价入门机用户,天长日久,在华为越来越强的产品里支持下,新增用户数远大于流失用户数就一点都不新鲜了。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259197/answer/11109404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红旗汽车会是昙花一现吗?
中国,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几乎全部科研、实体经济企业,奉行的价值观都是多干少说,而且技术含量越高、门槛越高的大企业,越不会把吹牛作为重点。
也就是互联网产业兴起,好像不吹吹PPT成了罪过。
红旗的成就或者说在中国汽车史上的里程碑贡献:
1、第一台套完整可量产的大排量乘用车系统,从车架到发动机到控制到工装,都是第一。
一汽是改开后唯一坚持在乘用车系统正向研制工程巨额投入的单位,新红旗系列也是建国以来第一台套高度自研率的乘用车系统。
提问者所谓的“碌碌无为”,很显然,是真呵呵。
2、红旗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唯一具备量产C级以上车辆并能吸引批量社会订单的品牌,单这一点,就决定了红旗的未来一定是一个销售收入并不高但牢牢把持头部品牌与资源的顶级品牌。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361877/answer/11108402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冠之后房地产暴跌,赞成吗?
收起你幼稚的想法,目前基准是4.9,五年以上lpr4.75,哪怕就是真的新冠对经济产出巨大影响,房市真的要玩完了,降息100个点足够让房市起死回生了,你问什么时候会暴跌?基准降到2%以下,开始加息的时候,但有可能是很久以后
你以为央行真想降房价很难?简单的很,学日本,一口气把基准利率加高两倍以上,房价瞬间就能斩到一半,可要想好了这么干的后果,看看日本后来的惨像。
给你解释下房价涨价的根本原因,城市化是一方面,但只是起因,直接原因就是银行不断的给新进场的人低息贷款,创造出“刚需”这种玩意,直接推高了房价,加息以后,所有人都不敢贷款,你要知道,没有贷款,“刚需”是不存在的,靠全款买房,9成以上都买不起,自然就降价了。
不是因为房价高,所以“刚需”要贷款买房,而是因为“刚需”贷款买房,所以房价高,这个关系要先搞清楚,就明白中国房市的本质了。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597717/answer/10639587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厚大法考罗翔老师在B站热度节节攀高?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7591050/answer/11192633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作为一名常年口嗨键政的键盘侠,罗翔老师在逼站火起来这事,有点魔幻主义。
罗老师是12年开微博的。
12年开微博的知名法律人,老公知了。
注意啊,这里的公知不是现在大家嘴里的“公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知识分子。
罗老师当年微博点评时事的范围,从上访到强拆,从裸官到口袋罪,从严刑逼供到维权,各种反思。很多言论今天摆出来,估计能让B站不少小盆友血压拉满。
要感谢微博可以只显示半年内的内容。
罗老师在逼站的走红,我个人坚决支持。
一是段子确实好,张三已经取代了崔福,成为新一代法外狂徒代言人;二是个体价值的主张,在逼站上太稀缺了。
逼站充斥着宏大叙事。
一般宏大叙事有革命和民族两个方向,互为制衡,就像教员头像边的两句话一样。
但是逼站严重压制革命叙事,放任民族叙事。拿《天气之子》剪个《革命之子》都能把你弹幕关咯;各类爱奇艺优酷能正常播放的我国社会纪实片,在逼站尸骨无存,说是版权问题。
你个人up主上传的那堆纪录片,是拿了BBC授权还是NHK?
相比之下,逼乎都显得可爱了点,至少还有些旗帜鲜明的左派账号能存在,能发声。
这种放任的结果,就是逼站没有键政圈,逼站只有逼小将。督工到逼站整个《睡前消息》,弹幕和评论区恶臭得让你想念inm民。
拿什么去平衡没有革命叙事制约的民族叙事呢?
个体叙事。
简而言之:别整那些个虚头巴脑的,要是你是当事人,你咋办,你能咋办?
很现实,一下浇醒狂热的头脑。
就像观网发了一堆我朝威武的视频,下面交口称好;又发了一堆外国费拉不堪的视频,下面交口称快;最后发了一个“中国低工资”的视频,论证“中国的低工资没有恶化全球劳动环境”。
下面开始骂娘。
这就是“我家真有一头牛”,为时代鼓掌没问题,但谁都不想成为时代的代价。
有点魔幻主义,但是,是好事。
能让沉浸在宏大叙事里的人,静下来思考个体价值,思考日常生活里的法律细节,将他们对概念的热爱转为对现实的改进,是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一步。
哎呀,这话好公知,有点十年前内味了。
但这是绕不过去的。
罗老师,加油,期待张三新剧情。
到2020年了,生化环材还是四大天坑吗?
作者:程十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349250/answer/11110168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已经分不清四大天坑了,严格来说这是一个统一的深坑。我有同学学的药学,学的生物医药,学的光学工程,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材料模式,做实验水论文,而且我们从来不考虑研究的意义(只在论文里面写一些国内外现状背景,互相编意义吧)。其实很多人是不认同药学生物医药等等也是天坑的,那么我讲仔细一点:现状是药学,生物医学等专业已经出现了大批的材料模式,如果有人学了这些专业觉得一点不坑甚至很舒服,那其实是恭喜你的,学院跟导师都是好人啊。我认识的前辈干的活可跟材料一摸一样,评论区有人发来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也给不了判断啊,你应该自己问问学长学姐他们平时在干嘛,也去找找有没有相关岗位和对标企业吧。我大二第一次去实验室的时候,师兄递给我一包辣条,跟我一起打开了一瓶大瓶可乐,坐在小板凳上问我:“学弟啊,这个项目的实验我已经做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把开题报告写一下,总结一下感想收获,老师那边有一些报账单需要你去XX那里处理一下。”我当时挺懵的,我前天晚上还因为自己申请到了国创项目的机会激动的睡不着觉,结果实验已经做完了?我没做实验只看论文就能写心得体会嘛?于是给我的师兄递上一杯可乐,问他“那还有其他的关于项目的内容需要我负责嘛,我最近课程比较少,还是有充足时间参与到咱们实验室的工作的”师兄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回答我:“你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这个项目的意思和有可能应用的领域,然后你师姐那边有个项目你有兴趣嘛,我让她跟你沟通”合着这个项目就没一点用呗,帮忙跑腿打杂就结束了。后来我开始对这个专业产生怀疑,得到了一个结论:劝退学科的问题就是这个学科本身对学生毫无意义,各种意义上。1经费不是你的,你只是老师申请基金的工具人,我的导师有好几次课间喊我出去,要我去给他买农夫山泉润嗓子,有次还夸我跑得快,不错,年轻人有活力。(但是已经比其他老师好太多了,我身边不少一直忙实验室的同学最后连一篇四流期刊的四作都混不上,勉强给了个专利五作结题的)2.毫无创新性,一般都是一个实验的老师发现一个方向,比如钙钛矿啊,纳米啊电沉积啊新能源器件啊,一篇论文做出来,往后能吃四五年,我大二国创的方向其实是15年做出来的,现在2020年了还在一直用,一直水,换个表征方向,换个溶液浓度配比。。。。。3.机械重复的劳动,除了提升了你的英文阅读和办公软件(做个电池图,PS什么的都得会)使用能力外,毫无意义,如果非要加一条,我想应该是抗压和耐心?4.看不到未来,同时闭塞了眼界。说出来很恐怖,天坑专业都是狂热于实验室和考研的,一个“上进”的材料学子应该是每天忙于各种实验室项目,背各种专业课的名词解释和简单题,追求保研。保不了研?那就考研啊。集体主义洗脑下,你大一可能还明白,你读大学是为了就业,等到大三估计已经励志冲击名校生化环材了吧。211往985冲,985往c9挤。我周围很少有人会主动寻找实习,因为早就忘了这会事儿了,“材料是一门研究型学科,本科不好就业,需要读研才行”真的可笑。由于最近转行做HR,面试收到了几家猎头公司的offer,我对劝退学科的视角从一个坑里的学生转换成坑外的旁观者(虽然我还在坑里,哭了),看到了许多材料前辈们的简历,有机会了解到他们毕业后的全部工作经历和工资现状,在进行了几十分钟的电话沟通后(首先是工作的原因,后面我说我是你的学弟,最近也面临择业的问题,学长有没有建议),以下的事例情节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有合理的地方其实是我做的修改整理,毕竟这是隐私,需要匿名化。张同学是2003进入某211的材料专业的,全国的建材行业遍布着该211的校友,于是在专业分流的时候他以专业前三的名次选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始了水玻陶的研究,他的导师经常说“我们学校的水泥是全国第一的!我当年在M国留学的时候(后面都懂吧)”张同学听着导师的演讲渐入佳境,不禁感觉到自己确实不够努力,在科研上下的功夫不够啊,每天除了认真背诵期末考试要考的名词解释以外,就是去实验室做实验,但是因为学术储备不够,师兄说他还不能独立开展工作,“上周浇筑的水泥样块还在仓库,你一会把他运到测试中心吧””这周的水泥料还没混合,明天你去搅一下“作为刚入实验室的萌新,见师兄如同见导师啊。这一切吩咐张同学都照办了。转眼间两年过去,张同学已经能扛着饮用水桶和水泥袋上六楼了,实验室的水泥搅拌工作也得心应手,甚至各种项目也都有机会参与,获得一个N作。学业方面,张同学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很一般,但是父母本着”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的“的想法,非常支持张同学读研深造,好好读书离开这个偏远的农村。张同学每每想到这里就会握紧手中的《材料科学与基础》,认真背诵,从不放过书本上任何一个可能的名词解释和相图分析。期末考试稳坐班级第一的宝座。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大四那年他顺利拿到了保研资格,非常感谢他的导师特意留出研究生名额给他。在研究生生涯中,他发表了不少专利和论文,甚至自己担任项目组负责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材料学科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研二那年招聘季,导师告诉他自己的发小在中jian某局工作,是大国企,收入稳定,待遇好,你要不要去面试?张同学一听不禁感叹,这几年的努力导师都看在眼里啊,有好工作第一时间想着我!毫无意外,他顺利入职,获得了编制,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终于供我念完了书!我要好好工作,成家立业报答他们!一开始入职前他只知道自己是要去到一线工地的,具体的工作内容要在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后才能知道,但是管他呢!我好好学习肯定都能学会。三个月的培训基本把工地建材知识学了一遍,张同学的笔记了厚厚一本。到了岗位分配的时候,他申请了水泥研发岗位,但是最终他的室友王同学获得了这个岗位,他被安排在物资管理岗位,虽然跟所学专业有差别,但是似乎是一个掌权的管理肥差!想到这里张同学不禁露出了笑容。剩下的事情我有点写不下去了,真的太痛苦。这位学长的第一个项目是挖城市地铁隧道,待了四年,后来全国各个工地跑,我一想到学长在工地守着一堆钢筋水泥袋,一会跑去搅拌机那看看砂浆,一会到仓库数数钢筋数量,就感觉日子真的难过,现在35岁了,一年15w多,老光棍了,父母在家年纪越来越大,他也照顾不上,早些年攒钱准备买房子,结果千错万错15年没买,给父母家里房子翻修花了钱,准备攒两年再买,16年18年武汉房价两波暴涨,他已经买不起房子了。职位到了采招经理但是建筑行业下行,工资不会有什么大提高了,一个没房子的工地人员是相亲也是不可能成功的,自己找?在工地上他去哪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他爸的原话,他也不能去租鸡青一,居无定所的日子是不能过了,现在急着走出体制,去房地产企业,但是一个物资管理(也叫材料员)有什么竞争力,公司开的工资都不高。最近买了台新电脑,继续在工地打他的LOL,闲了看看电影,继续跟民工兄弟们唠嗑。他告诉我“我觉得根本没必要材料的人来工地,你们没有土木行业知识啊,来这里也就是个工地看仓库的,门槛还挺高,要211以上学校毕业,来了能学到什么,一年不到都要跑路,能留下来的大多数农村孩子吧,因为选错了一次之后他们没资本再选一次”戏剧性的是今年秋招春招,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是加入这个建筑系统,以为自己是个搞建筑的,其实连自己的岗位是材料员都不知道(我问了四五个人,都只知道要集中培训,不知道工作内容)。我也去参加了面试,面试官第一个问题是问我:“你身高体重是多少?”你细品。还有一大批学长去了车企做工艺流程(高分子材料的尤其多),如今车企的情况我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在工厂干了这么多年,降薪裁员来的太快。好不容易一个月1.3w工资了,最近降薪立马回到9k,就这你还要拼命表现,不然就是裁员了。大家一起内卷,我只要比同学多干活,裁员就裁他,我便宜好用,选我!还有一大批就在化工厂,有个别学长已经去世了(这绝对不是胡编乱造啊),每年那么多人死于化工事故,从来没见人心疼过被炸死的化工材料同胞, @霍华德 的董学三要素说的好:学生化材,在实验室搬砖,被导师压榨,毕业去郊区,骑电动车,吸毒气,睡木板床,拿五千块工资。不信的可以去试试,我大三去化工厂实习已经见识到加工PVC有多难闻。女孩子可以考虑一下自己怕不怕脱发秃顶。另一批学长做了培训机构的讲师,教各个年级和科目的都有。我甚至看到一个学长在某某教育机构做行测讲师,天坑专业教社科学生怎么考公务员?这时候会有杠精或者非天坑专业的人问:怎么不行?不是有选调生嘛?不是有三不限嘛?我告诉你,湖北省定向选调剔除了材料专业(我当时惊呆了),这是这两年刚开始的变化,车门焊死是必然,你还想选调?只有走集中选调,那么基层人民需要你,去山区去小县城吧。记得三不限也去试试,感受一下。卖保险和做销售的也不少,我估计现在问他你愿不愿意去工地,他们绝对是愿意的。因为好几个已经失业半年以上了。我见证完这些35岁关头学长的中年危机,看了上千份简历后,我已经决定放弃考研复试和调剂了,我21岁,还有时间去改变,我不怕多付出一年也不怕不断的被拒绝offer转行苦难,或者二战失败,起码不后悔,不用每天一边背屁用没有的名词解释一边思考毕业了我干嘛。我现在有一个四千一个月坐办公室的工作我马上去,只要不去工地化工厂,我回忆起高三时常痛恨自己为什么考了620多分,为什么不考550这个吉祥数字,选一个一本的好专业,我为什么要听父母的安排参加材料类的自主招生,拿到这个屁用没有的加分保送?996什么的根本不怕,996就是福报和幸福,因为他比007的工地和化工厂强太多。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其实是不想有人走前辈们的老路,刚大三那年我非常痛苦,经常睡不着觉,每天醒来都感觉我没有未来了,我本身有实习机会(两家互联网大厂)和学生会的直升名额(很好的发展路径),但是我父母极力要求我读研,放弃了机会,把奖项让给了我的部门伙伴,走上读研的独木桥,刚做完决定一个月,我才大量接触劝退文章,契机就是我想去一个性价比较高的c9学校,思来想去发现哈工大的深圳校区位置很好(我从211进入985,深圳实习机会也多,难度也在我的能力范围)。知乎疯狂搜索哈工大深圳+材料以后居然发现了 @霍华德 老哥23333333,从此正式开始了我的劝退知识学习,但是这个时候我已经舍不得我的沉没成本了。我放弃了机会去准备考研,结果你们告诉我考材料的研究生是坑?我不能接受啊,而且你们告诉的自救方法几乎都是断臂求生,难道不能顺顺利利轻轻松松自救嘛?我可以先读研再实习寻求转行,毕竟那时候我有一个更高的学历。这个思路一通我当时感觉茅塞顿开,干,考研考研,每天除了刷知乎看剧就是考研,从1月就开始准备,冲到四月份题目也刷了很多了。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跟我女票在奶茶店,偶然间注意到了 @弗兰克扬,杨叔对于天坑专业的定义以及系统劝退简直了 ,直接击穿我的认知,我发现我长久以来的困扰被解决了。强烈安利大家看一下杨叔的白非立系列小说,我真的看哭过。劝退的知识其实就那么多,无奈很多人做起了鸵鸟。如果你不是家境殷实,父母养老绝对稳定的话,还是早点走吧,或者你爸是大牛,我见过一个高三就发论文的,大学继续疯狂输出,被树立成学术典型,前途大好,你猜猜为啥。(闲了再更新吧,每天实习,找工作,学数学真的累,有问题直接私信我,我做HR以后还是很愿意跟人聊天的,觉得我写的不对直接开喷,我虚心接受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