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往事:一个硬核直男的崛起故事

作者:张假假,数据支持:远川研究,封面:视觉中国

尽管极力掩饰,但华为手机似乎永远无法摆脱它身上那种无法挥去的直男气息。

比如别人家的手机用“拍人更美”的广告词来吸引女性用户时,或者用王源和吴亦凡等来做代言人时,华为手机却在炫耀自己的50倍的变焦功能,让诸多曾经眺望女生宿舍的直男用户们欣喜不已,加上那些被着重强调的工业参数,一股浓郁的硬核直男风扑面而来。

华为手机如何崛起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个硬核直男如何成长的故事。从昔日的无路可走,在巨大的差距面前徒然无力,到历尽千辛看到光亮,这是一个狂飙盲进年代里,一群硬核工程师们斧钺相加而无畏的故事,这是观察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崛起的一个切片,耀如星灯。

试着去了解它曾经的崎岖与暗淡,才可能理解它如今的充沛与光芒。

弃子

华为手机的宏大故事,由任正非的一次战略失误来开头。

  1999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拆分出去,移动通信时代到来。但这次拆分很“偏心”,没有给电信颁发移动业务牌照,相比之下,分家后的中国移动用户蹭蹭上涨。2G时代,中国移动的GSM网络发展迅猛,葛优代言的神州行、周杰伦代言的动感地带,都是一代人的记忆。

  中国移动的日进斗金,引起了苦守固话业务的电信的眼热。由于没有牌照,他们只好曲线救国,找到了日本一种相对落后的通信技术,命名为小灵通。小灵通资费便宜,功能够用,迅速席卷全国。抓住机会的UT斯达康年收入曾超过26亿元,市值一度达到70亿美金。

  任正非却看上不小灵通,据说日本公司曾将整个方案摆在任正非面前,都被他直接拒绝掉。他把宝全部压在了最先进的3G技术上。从1993年切入运营上商市场到2002年,华为一直坚守在供应商设备这个领域,对于电信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华为都没有涉。

  任正非对“华为不做手机”异常坚持,1997年信息产业部主动希望华为做手机,被任正非一口回绝。

  老对手中兴却迅速出击,全面拥抱小灵通。到2002年,手机从濒临卖掉一跃成为中兴的三大战略业务之一,前前后后赚了100多亿元。与此同时,爱立信、诺基亚、松下等外资品牌凭借着跟中国移动的合作大赚特赚。一个松下GD88彩信手机都能卖到8000多块,一机难求[1]。

  华为人眼馋了。2002年10月,时任运营商解决方案部副部长的张利华收到副总徐直军的命令:准备手机立项汇报材料。结果材料还没准备好,她就在一次任正非出席的研讨会上发言道[12]:”消费者一年会换好几部手机,中国有好几亿消费者,华为应该尽快立项3G手机!”

  任正非听了暴怒,拍着桌子大喊道:“华为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任正非的固执,并非没有理由。华为做手机的优势是跟运营商关系好,可以通过定制贴牌的方式迅速打开市场;但劣势也很明显:2B和2C的商业模式有着天壤之别,而消费者又特别认准品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都有着极高的大众知名度,华为在毫无优势。

  正因为这些原因,在任正非眼里,“做手机”是跟“搞地产”一样的不务正业,这个话题也变成了公司的禁忌。听到任正非咆哮后,张利华心里一凉,心想惹怒了老板,自己肯定在公司混不下去了,会后她更是萌生退意,不过她还是决定,先把手机立项的材料做好,再做打算。

  感受到压力的不仅是张利华,公司其他核心高管虽然极少公开挑战任正非的禁忌,但暗中也在用各种手段试图改变任正非的想法。在徐直军等人的努力下,任正非同意在2002年底召开手机终端的立项讨论,张利华负责汇报,参会的有任正非、徐直军、纪平、彭智平等人[12]。

  这是一场前途莫测的会议,任正非究竟会不会松口,谁也不知道答案。

出征

多年之后,已经从华为离职的张利华回忆起这次会议,总会提到一个细节[2]:她把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材料汇报完,大家都紧张地不敢说话,等待着老板的表态。

任正非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拍桌大怒,而是语调缓和地对负责财务工作的纪平说:“纪平,拿出十亿来做手机。”然后又对房间里其他人说:“做手机跟做系统设备不一样,做法和打法都不同,华为公司要专门成立独立的终端公司做手机,独立运作!你们几位筹划一下怎么搞。”

言简意赅的两个决定,让华为手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完了。

很显然,投10个亿做手机这样重大的决定,绝对不是脑子发热临时起意。要知道,2002年华为净利润只有1亿美金出头,任正非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做出转变。这种战略掉头能力,跟华为长期坚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密不可分,也跟任正非的性格密不可分。

2003年11月,华为终端公司正式成立,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场红海大战。

此时,大陆分布着上万家大大小小的手机公司,台湾公司联发科提供芯片及主要电子件,再找个贴片厂生产主板,套上一个成本不到30元的外壳模具,这些无商标的白牌手机构成了华强北的蚂蚁雄兵,外加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全球巨头,双面夹击,华为手机的战略空间在哪?

他们从中选定了一条赛道,“运营商定制机”。为了推广3G,华为和运营商合作做了10年定制机,运营商提供要求,华为生产,不贴商标,不用推广,看似轻松这个活儿却做得很心酸,一款手机,净利润大概只有5个点。如果市场预测不准,库存物料一积压,利润立刻全部亏光[2]。

2004年到2010年,这是华为手机的初创阶段,给运营商做的贴牌机不赚钱,支撑其活下来的是固定台电话和3G数据卡,1998年抗洪,国家领导人使用华为的固定台电话指挥调度,让华为人自豪了一把[2]。但此时诺基亚如日中天,波导、夏新、TCL也风生水起,华为手机则无人知晓。

2008年左右,华为再次遭遇“冬天”,运营商业务由于跟竞争对手在全球短兵相接,利润率大幅下滑,公司负债率高企。做贴牌机又苦又累还不赚钱,华为思想有所动摇,他们决定出售手机公司49%的股权。找了一圈顶级的基金来谈, 黑石、银湖、KKR、贝恩资本都来了。

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进入最后一轮的贝恩和银湖最终报价只有华为预期的3/4。任正非一气之下决定不卖了。这个收购如果早推动一个月,可能就成了。不过既然卖不出去,就只能重新规划华为的手机战略,很显然,低端贴牌机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了。

2010年12月,华为手机召开了高级座谈会,在会上,任正非将手机业务升级为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把产品重心从低端贴牌机,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高端自主品牌,并豪言要做到世界第一[4]。此言一出,大家觉得任总又在吹牛皮了,toB向toC业务转型极难,华为能行吗?

业务转型,粮草先行。手机转型的先决条件,是华为有钱了。 2010年,华为净利润238亿人民币,相比于华为刚做手机的2003年,利润涨了20多倍,今非昔比。而除了资金外,华为在3G时代还积累了大量跟手机相关的专利,这些家底,是任正非敢于向手机砸钱的底气。

会后不久,华为将旗下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业务整合在一起,组成消费者事业部,成为华为三大事业部(Business Group)之一。同时任正非承诺,将会给这个新部门大幅度的支持,至少在研发预算和投入上要胜过竞争对手。思想破冰,粮草给足,只缺一个能打硬仗的闯将了。

任正非盯上了一个皮糙肉厚,浑身上下充满钢铁直男气息的汉子,名字叫余承东。

首战

余承东毕业于清华,1993年加入华为,从基础研发员工做到华为无线部门的核心高管。2007年,他主导的Single-RAN产品横扫欧洲,助力无线产品收入跃居世界第二,逼近爱立信,立下汗马功劳。在那一纸调令下达之前,余承东不会觉得自己这辈子会跟手机扯上什么关系。

任正非为何派余承东来挑手机部门的大梁,坊间有很多解释的版本,多数都集中在他性子直、脸皮厚的特点上。比如他在欧洲推广手机时需要说英语,同事听了他那蹩脚的英语问他:“观众听不懂咋办啊?”他眉头都不皱:“我才不管别人说什么呢 !我只管说自己背好的词儿!”[2]

2011年2月24日,刚从欧洲回到深圳总部的第二天,余承东就懵了,他身兼5个职务,每月光例会就有25个。此时,友商天天围着风口转,已成风口上的名猪。他若天天围着会议转,八成得成炮灰。他决定一头扎进手机,学着发微博,更新华为手机动态,跟网友互动。

2012年3月9日,他发了一条微博:”最近被那些盲从的跟风者搞火了,我在此不谦虚的说一次,我们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将推出一款比iPhone 5要强大很多旗舰手机。”这条吹牛的微博被转发了4000多次,评论达到5000条,被网友冷嘲热讽, 之后“余大嘴”的称号便不胫而走。

这种方式,余承东偷师雷军,2011年8月13日,小米1发布,雷军在微博上摇旗呐喊,获得巨大成功。此时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刚刚兴起,三星、魅族、小米、OPPO、vivo混战一片,大家集中在2011年发力,这看似是一个不经意的巧合,但却稳稳地踩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节点。

这个产业节点,便是大陆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崛起。

2007年iPhone问世,苹果为了抑制台湾供应商,开始有意扶持大陆本土供应商,在劳动力低廉和政策优势的激励下,大陆消费电子行业借势崛起,成就了行业的黄金十年。世界电子产业链经历了日本、韩国、台湾,逐步转移到大陆,为小米华为们提供了丰厚的配套基础。

这种基础是如此的强大,一个例子可以证明:2012年,离iPhone预定上架只有数周了,手机屏幕临近午夜时才被运到装配工厂。工头立刻叫醒了工人,每人一包饼干一杯茶,立刻赶往车间,半个钟头内,组装线开工。96个小时后,这家公司便可以用日产1万多台的速度生产iPhone。[6]

一年前硅谷科技大佬们组团儿跟总统奥巴马共进晚宴,按照规矩,每位客人都得向总统提一个问题。等轮到乔布斯时,奥巴马却问了乔布斯一个问题:要啥条件你才愿意在美国生产iPhone? 为啥不把这些工作迁回美国呢?乔布斯正襟危坐地说:这些工作不可能回来了。

自2012年以来,苹果的中国供应商增加了1倍多。到2018年,766家全球供应商中,仅来自大陆地区的已经升至346家。立讯精密、德赛电池、安洁科技·······成熟的技术、完整的供应链、便利的物流、低廉的人力,以及巨大消费市场,这是小米华为们能够成功的产业基础。

小米M1推出一个月后,华为发布了对标性的荣耀手机,定价比小米高出四五百,然而内存、芯片等主要指标均落后小米。2011年,余承东费劲还意欲推出两个品牌“远见”“火花”,并呕心沥血推出一款高端机Ascend P1,但从研发到问世,都是一场灾难。

余承东虽然脸皮厚,但对手机的要求却是薄,不过正如杜蕾丝老师讲的那样:光追求薄,迟早要出事。

这款本名“埃菲尔”的手机特点鲜明,余承东这个技术狂人要求手机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要薄,结果追求超薄的刻意,导致工业设计的美学被无情扼杀,整个手机看起来就是一个板砖。以至于连余承东看到P1样机时都忍不住吐槽[4]:“这(tm)是个什么东西?”

手机推出后,华为零售渠道不足的软肋暴露无疑,而Ascend一词意为上升,生僻拗口,线下门店店员连单词音儿都发不准。余承东虽然使出浑身解数,走到哪把P1介绍到哪,甚至亲自到门店站台,但这款手机最终销量不到一百万台。而此时,小米的销量已经过千万。

首战滑铁卢后,华为又推出了另一款Ascend D系列,一经面世,也被骂成狗。这款手机首次使用了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四核手机处理器芯片k3v2,缺点非常明显:手机发热、加载缓慢,用户体验极差。据说震怒的任正非曾当着众多高管的面,把这款手机砸在余承东脸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同一年,余承东为了让团队专心做智能手机,将总量5000万部的功能机直接砍掉3000万,引起了运营商极大不满。15家欧洲运营商有14家中止了跟华为的合作[3],无异于釜底抽薪。这一时期,余承东至少推出了D2,P2等5款手机,但均以失败告终。

余承东虽然在无线部门叱咤风云,但面对消费者市场的供应链、渠道、品牌的业务,他仍然没有摸到门道。此时,余承东下课的声音此起彼伏,他的压力达到顶点,连他自己也承认存在换人的可能性。关键时刻,任正非站出来拍了桌子[7]:“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

2012年底,华为年终奖总额125亿元,因为没有完成预定的绩效任务,余承东年终奖为零。

任正非把一架歼-15战斗机模型送给他,意喻“从零起飞”,不过这并没有缓解余承东的压力,他带着团队去广东增城白水寨瀑布团建了一次,他在微博上感慨:“号称落差最大的瀑布,爬山很吃力,再到山顶的天池,则一片平静。人生、事业也是如此吧?”

突围

华为工作压力很大,早年俄罗斯业务拓展不力,任正非云淡风轻地对负责人李杰说[3],“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市场复苏了,而华为却被挡在了门外,你就从这楼上跳下去吧。”李杰只回答了一个字:“好。”余承东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但此时的华为手机既不好看,也不好用。

华为手机内部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2012年时,余承东拿着刚问世的P1接受采访,记者还未开口,余承东一口气说了不下十个业界第一的手机指标和数十个工业参数,全身散发出一股钢铁硬核的气息。他正洋洋得意准备接受鲜花和掌声,哪知道听的人已经被整懵圈了[4]。

总喜欢用技术说话,用硬核实力碾压你,这种职业习惯迁移到大众消费品领域,就会给人一种虎扑直男的呆萌画风。在华为工程师眼中,我这手机有最好的元器件和工业参数,为啥不畅销?这就等同于问女生,我有车有房有钱不赌不嫖,你为啥就是不喜欢我?为什么?为什么?

但华为早期的手机不光不好看,性能也有很多问题。早期的海思芯片性能极差,发热严重。作为手机的核心元件,劣质芯片会导致直接失去用户的信任。华为高端机系列坚持用自己的芯片,当时只要一提到华为的K3V2芯片,网络上骂声一浪高过一浪,网友翘首以盼它的葬礼。

痛定思痛,余承东带着团队连轴的开会,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洗脑,改变意识。在他看来,华为手机此前失败的教训:华为终端目前最难改变的就是团队的思想观念,包括在产品设计上的工程师情结,缺乏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意识。接下来,华为手机的两条战略也已确定:

第一,全面转向消费者为中心,用美替代工业参数;第二,海思芯片继续用、技术研发继续投入。

此时,国内市场你追我赶,厮杀越发惨烈。雷布斯带着小米风口起舞,宿敌黄章蹲在地上打磨MX系列,罗永浩扛着“锤子”入场,红衣教主发誓要用360把小米碾成渣渣,“中华酷联”这一队也很热闹,中兴骑着红牛机,酷派揣着大神机,联想则拉着收来的摩托要分一杯羹。

“当时大家心里都明白,再搞不好,老余铁定下台。”

余承东倾注全部资源孤注一掷,压在一款产品上:华为P6。这款投入研发人员近千人,Dream lab实验室、2012实验室全力以赴,工程师数月驻扎在供应商工厂里,全面把控工艺和质量。比如P6的金属电池盖,为了保证良率,华为供应商整整试制了100万片,最终才敢量产。[4]

不仅如此,余承东还将三星中国区品牌部的老大杨柘挖到了华为。在杨柘的主导下,华为手机开始改变了昔日纯粹钢铁直男的形象,广告语升级成“美是一种态度”、“爵士人生”、“似水流年”这种更加文艺小资气息的调性,这大大改善了华为手机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

P6定价2688元,突破中端价位,最终销量达到400万台,而此华为手机最佳成绩是100万台,P6大获成功。这个成绩让余承东彻底站稳脚跟。此后,华为又陆续推出P6S、P7等产品,P7定价比P6高出200,最终销量到700万,对市场的摸索伴随着产品的迭代逐渐精确。

背水一战的胜利,让余承东终于走出泥潭,慢慢找到了做消费者业务的感觉。

瑜亮

写华为手机,不能不提荣耀,提荣耀,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刘江峰。

摇晃的红酒杯,手中的雪茄,耀眼的玛莎拉蒂,家里上千个音响器材,文章引用的都是米兰·昆德拉、索雷斯库·····恰似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奢华而迷人,但这些如爵士年代般的特质放在一个华为人身上,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这个人就是刘江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华为是个另类”。

论起在华为的资历,刘江峰和余承东不分伯仲。他1996年加入华为,参与了中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GSM系统的研发,接管荣耀之前是南太平洋地区部总裁。在职务上看,余承东是刘江峰的上司,但在早期,荣耀这条线基本上是独立的。华为高层的意图也很明显,两条腿走路,不管黑猫白猫,最后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2013年12月,余承东宣布荣耀品牌独立,刘江峰回国出任总裁,这一时期,国内智能手机厮杀的主战场仍然集中在千元机,小米模式、粉丝经济和电商分销已经成为一种成功模式,专门划出一条线狙击小米成为一种共识,荣耀的任务也很清晰,全面复制小米,小米模式能成,那华为就也搞一个。

这时候,刘江峰那些另类的个人特质就派上了用场。他文艺自我、灵活洒脱、具有互联网气息,在华为人眼里一些吊儿郎当的毛病反成长处。相比于余承东的微博营销,儒雅帅气的刘江峰亲自挂帅出现在荣耀的宣传海报上,配上“勇敢做自己”这样极具煽情的话语,堪比聚美优品的陈欧。

在电商渠道、品牌打造、用户定位各个方面,荣耀也在像素级跟随小米,最后的结果也是超出了所有人意料,近30亿美元销售额、2000万部手机销量、30倍的增长,刘江峰主导下的这一年,哗一下,荣耀横空出世,华为手机折腾了多年,终于有一条路爆发了,甚至开始能跟小米分庭抗礼。

“本来是要用荣耀打红米,结果打到小米身上去了。”

但在一番辉煌业绩之后,刘江峰很快在2015年年初马上就辞职了。刘江峰自始至终都没有彻底蜕变成一个纯粹的华为人。从1996年加入时就有6000元月薪,一路做到华为高管,年薪八位数,功成名就,“反正就是钱很多,怎么花都花不完”。高光时刻,他却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下告别书“时间未老,理想还在”。

华为十几万人的公司,就像一个小型的封闭社会。里面的人单纯、直接、老板部署好任务,每个人只需要超强的执行力攻下山头即可。这种文化,被余承东描述的栩栩如生,“任总的特点是,地图画的大大的,图画好了,大部队全压上去······我们都向老板学到了这一点,用未来之光凝聚大家,不是钱的问题”。

但时间越久,自我的坚持就会越少,最后完全华为化。而这种同化,刘江峰是不情愿的。

刘江峰曾经写道:“有一次我和华为某轮值CEO聊天。他说,‘刘江峰你变了,所以你离开了’。我说我二十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我,可能成熟一点,但人没变。他说,‘也是,你确实没有变,但是公司变了,你没有跟上公司发展步伐’。”这种对话内涵丰富。

刘江峰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关于手机公司的一把手之位,刘余之争一直是华为的禁忌话题,荣耀巅峰时刻的转身离开,两人的沉默,使得一切更显扑朔迷离。在任何一个公司,这两个人都是万里挑一的将相之才。但余承东身上的华为特质更多,更符合任正非和华为元老们的期待。

华为手机的本质,跟整个华为公司一样,是一个硬核直男,一切不符合这种气质的领导者,都难以驾驭这架庞大的工程师机器。

造芯

华为上海研究所,是华为手机Mate系列和P系列的研发大本营,也是探究华为手机崛起根源的一个分镜头。

2004年,华为无线团队在上研所组建了手机终端开发团队。2011年,余承东接管手机终端后,开始将上研所作为旗舰机研发中心。华为手机几款明星机型,M系列、P系列、荣耀的早期,其研发都是在上海完成。这里面的三四百位研发工程师基本上伴随着每一款旗舰机的诞生。

早上8点半左右,住在金桥附近的研发工程师陆续鱼贯而出,抵达新金桥路2222号,赶在9点之前打卡。开会、准备胶片、沟通供应商、12点吃饭,午休两小时,2点开始酣战到12点,到家,手机又响了,又是电话会议“Welcome to join the conference”……

2017年10月,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出现了一枚求助帖,“我要上班的地方在浦东新金桥路东方万国中心,听说以前是新陆火葬场,想问下浦东工作的同仁要紧嘛?” 一位网友神回复:旁边就是华为的,上班如上坟,加班晚的很,楼主不会是最后一个下班的,怕啥?

一个新手机型号从立项、架构、设计、试制再到量产,周期长达一年半左右,这段时间里只有最后量产的一两个月,研发工程师可以暂时喘一口气,剩下的时间全部都在争分夺秒的战斗。最终量产之前,项目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研发人员在富士康一呆一两个月更是家常便饭。

一次Mate7试制过程中,因为采用的是人工点胶,让胶水每次都精准地落在一毫米不到的宽度内相当于在头发丝上刻字,经常不是左偏了就是右偏了,这种肉眼看不出来的误差导致员工经常需要和工人同吃同住数天,工人被他们折磨疯了:零点几毫米的误差,人眼根本就看不出来,干吗要这么费劲?[11]

为智能手机提供玻璃屏的蓝思科技,是苹果在中国重要的供厂商。华为刚接触时,量小又没名气,蓝思下面并不重视。眼看着物料交付就要延期,数次交涉无果后,一名华为员工独自想办法要到了蓝思创始人周群飞的电话。周群飞把手下痛批了一顿,问题光速般得到解决。

后来这件事儿被上研所不少员工效仿,争相试用,然后这事儿就没有了然后。周群飞偷偷换号了。

这种令不少中国老板看到都羡慕的员工在华为比比皆是,凌晨三四点钟被华为员工炮珠般的电话吵醒,亲自开车往上研所送物料的昆山小老板如今回忆起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别说打电话催,开车送,就是买机票空运,你都得自己运过去。”

华为手机研发的故事,并非都充满了有趣和励志。2014年,华为海思42岁的无线芯片开发部部长王劲突发昏迷猝死。

王劲1996年加入华为,他带领海思Balong(华为的基带处理器)及Kirin(麒麟,华为的处理器业务)团队从低谷走向成功,为华为手机的崛起构建了一个同行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2007年,远在欧洲的王劲被郭平调回上研所,成立巴龙(Balong)项目组,开始专攻移动端芯片。

在华为,海思芯片有个可爱的绰号“烫手的吸金娃娃”,近十年,华为在无线芯片上的投入累计超过10亿美元。这个行业奉行三高定律: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对资金需求极大,除了苹果、三星有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其他手机厂家无力也无心自研,都是从高通订货。

芯片是智能手机的大脑,核心有两个:AP和BP。AP(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管理手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BP(Baseband processor)基带处理器,负责处理各种通信协议,2G/3G/4G等。一款芯片从启动到研发成功,至少需要三年时间。造芯片,就是在指尖上造城。

在任正非心中,海思芯片的地位要比手机公司更高,他对海思女掌门何庭波说:“我给你每年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2万人,一定要站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2012年的D系列开始,P系列、Mate系列均是搭载海思K3V2芯片,一直到了P6,连余承东都动摇了,任正非还是坚持要用。上研所的老人提起P6,忍不住感叹:那真是“累死”了一批人。芯片K3V2性能差,手机最终量产之反复复出问题,直到上市也没解决。研发人员苦不堪言。

此时,消费者对K3V2的厌恶也达到了极点,网友写了一副对联调侃余承东:“海思恒久远,一颗(K3V2)永流传。”

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这是任正非的原则。消费芯片一定要在真实场景中不断运用,才能暴露问题,只有找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下药修正。如果没有华为手机,海思芯片就无法成长起来。这是华为相较于其他手机厂商的机遇,同时也蕴含巨大的市场风险:错过攻城略地的窗口期,丢失用户。

要不要投入这么多做芯片?为什么一定要用垃圾K3V2? 华为手机是不是不够互联网,不够社会化营销?外界质疑加上内部担忧,夹杂着对互联网热的羡慕,在2013年左右汇聚成一个问题:华为手机要陷入创新者的窘境了吗?2014年新年,任正非发表了名为《华为要做追上特斯拉的大乌龟》的讲话。

在他看来,互联网是个降本增效的工具,不会颠覆产业,更不可能改变商业的底层逻辑。智能手机的底色,是制造业。令果粉疯狂的工业设计、软硬件系统背后是库克超一流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支撑,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产的三星手机背后是让很多手机厂商闻风丧胆的三星半导体。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三则:我们坚持“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何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海思芯片在任正非心中,是华为手机的长远战略投资,一定要集中强攻,直至拿下上甘岭。

2013年,华为P6 S 搭载全新的麒麟910芯片问世,2014年,P7搭载麒麟910T亮相。一直迭代到华为P30的麒麟980芯片,已经能够pk 行业老大高通的骁龙855,从万年被骂的垃圾到跻身世界一流芯片行列,海思最终做到了任正非的期许:一定要站起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2018年5月,美国商务部选择用芯片制裁中兴,创始人侯为贵重新出山。76岁的老人拉着行李箱半夜在深圳机场赶路的背影让不少国人潸然泪下。也让不少人慨叹,还好,我们还有一个华为。

这些成绩背后,是华为人透支的青春在支撑。一些员工心中,华为成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挤破脑袋想进来挣钱,里面的人想赚了钱赶紧走了保命。仅三成员工可以在零点前入睡,22%的员工体脂率超标。除了王劲,2006年,员工胡新宇猝死,2016年41岁的华为员工魏延政癌症去世。2017年22个月没有休过假的员工齐智勇过劳死。

华为前副总裁李玉琢在离职后写的《我为什么离开华为》中吐槽华为的加班文化,其中他与任正非的对话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无法忍受长期异地分居和超负荷加班的他提出离职,任正非却对他说,“这样的老婆你要她干什么?”不过这个故事后来被任正非在《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中否认。

世人只知道华为员工丰厚的年终奖,却不知道成功要付出的代价,竟是这样惨烈。

崛起

国内智能手机黄金十年浪潮中,苹果和三星是创业者面前的两座高峰。

2007,iPhone横空出示,重新定义了手机。2012年以后,三星通过大屏手机切入中国市场,迅速走红。2011年推出Galaxy Note,2012年推出Note2,全网销量超过3000万台,移动部门成了三星的摇钱树。三星手机也顺利跳入第一梯队,剑指苹果。

华为看到了大屏手机这个机会。他们开始酝酿一个名为Mate的项目。这款新型的手机屏幕比三星最畅销的Note2还要大0.6英寸。同时还有强大的电池续航和当时国内最全的视频解码能力。这个系列日后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中国直男粉丝,他们还给这款手机起了一个很直男的爱称:华为美腿系列。

华为手机真正被大众所熟知,是售价近4000元的高端机Mate7的问世。

这款手机问世之前,产品经理李小龙自己咬着牙做了一个史上最大销量预测:120万部。这年小米的全球总销量已突破6000万台。2014年年底,销售代表们汇集到上海认领Mate7的销售份额。国内最大代表处的同事上台,伸出一根手指,“一万部”。见罢,李小龙的心都凉了。[9]

此时,其他代表处同事还在喊:“这么多,兄弟你悠着点啊。”

谁知,这款被直男消费者们戏称为“美腿妻”的手机,一上市便成了爆款。上市第一周,经销商认销的指标都已售罄,地方开始要求补货,黄牛加价销售的现象更是遍地都是。甚至万科的郁亮问了一圈都买不到,无奈之下走后门找到了余承东,余承东借机送了他一部。

Mate7搭载了华为最新的海思麒麟925芯片,这一年,苹果在中国爆出了安全门隐患,南海争端越演越烈,一个微妙的变化在政企精英中蔓延。大屏幕、信号强这些技术指标背后,一颗自主研发的中国芯,一个充满高涨情绪的时代潮汐,这两点才是藏在Mate7背后那只巨大的上帝之手。

Mate7跟三星力推的Note4只差一天发布,最终出货量超过700万台,开始扭转华为在消费者心中低端机的印象,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紧接着2015年4月发布另一个旗舰机型P8,这一款的青春版销量突破一千万台。2016年发布P10,因为“疏油层门”和“内存门”,被消费者口诛笔伐,但最终的销量也突破了600万台。

此时,国内战局也在惨烈洗牌。从2016年开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由倒三角格局向“T”字型格局演变,华为、OV、小米等头部玩家全面发力中高端,份额迅速集中,top5市场占有率占到80%,腰部及以下玩家生存空间受到蚕食,规模受限,乐视、金立、酷派等陷入泥潭。

2018年,华为全年销量2亿部,已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大品牌,从2012年到2018年,6年的时间,从0到中国市场第一,从B端到C端切入,成功打造出荣耀和华为两个独立的成功品牌。这一年,余大嘴再次放话,未来五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会只剩下三家:苹果、三星和华为。

倒回到2010年,任正非豪言要把华为手机做到世界第一,没有人相信;倒回到1994年,他斗志昂昂的说华为10年要占三分之一天下,也没人相信。不过似乎每一次,他都能把“吹过的牛”给实现了。

尾声

一部华为手机的崛起史,是过去十年中国大陆消费电子黄金时代的缩影。余承东、段永平、雷军、黄章、周鸿祎、刘江峰、刘作虎、罗永浩、贾跃亭……将相良才,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十年的风口,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全球科技电子行业产业转移、巨头采购模式变化、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支持、企业家精神和中国工程师红利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个波浪壮阔、英雄辈出的年代。中国智能手机从低端机起步,打败三星、追逐苹果,一个万亿级市场最终由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完成逆袭。

这其中,无数人问过这个问题,华为为什么能异军突起?

任正非在战略务虚会上给出这样的答案: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要充满活力。通讯业务是华为的主航道这一点从未动摇,进而切入手机市场、攻下芯片,任正非和华为上上下下犯过诸多错误,但对商业本质的把握,对优秀人才虚怀若谷、以及不断试错、快速自我修正的制度,从来都没变过。

同样,十年后,我们讴歌华为,但崛起背后的艰辛和苦难,也只有华为员工和家人才能体会。加班熬夜的工作环境、“忍、滚、狠”的狼性文化、在机场听闻父母离世的放声大哭、电话里孩子的思念、妻子崩溃的咆哮、日渐衰老的身体、无数个日夜的孤独与无奈。

没有异禀天赋,没有坐拥资源,除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甚至透支自己来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别无他法。这样的故事,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四十年来的缩影吗?

参考资料:

[1] 上观新闻,张利华:原华为员工15年前提议做华为手机 任正非曾大怒

[2] 戴辉,一位前华为人亲历的华为手机发展史:最牛产品是如何炼成的

[3] 刘平,华为往事

[4] 芮斌,熊玥伽,华为终端战略

[5] 田涛、吴春波,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6] 纽约时报,iPhone为何中国制造?

[7] 王晓坤,余承东 :华为改造华为

[8] 郑峻,对话刘江峰,我和余承东关系不错 三五年带酷派重回一线

[9] 李小龙,从偶然到必然——Mate背后的故事

[10] 孙承,光阴的故事

[11] Merlin Zhou,天“赐良机”

[12]. 华为研发,张利华,2017年

为什么高通骁龙865不如麒麟990芯片用的是外挂5G?

技术上,塞进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高通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计算模块、基带、毫米波+射频三大块,你一块都不能少的推出全家桶。

美其名曰美国必须要毫米波,然而高通8系列从诞生开始北美市场销量就始终不咋地,当下8系的重头戏在根本不需要毫米波的中国和欧洲,这就是典型的捆绑销售,吃相异常难看。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125109/answer/10195560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怎么看待韩红的基金会现在被很多人抹黑的事件?

几件只要到官网就能知道,但是各路吹韩红的id根本不知道的“冷知识”

1、韩红基金会去年下半年才获得公募资格,但是在此之前,其公开账目就已经大规模收取不定向资金,2018年接收超过1700万捐款。

按照慈善法,这是明显的严重违法行为。

2、去年七月五号,收到宋庆龄基金会的两笔累计六百万的款项……

3、按照公布的2018年报,3967万元资产,有3560万元用于短期投资,2018年初,还出现了2千万股权投资……

4、管理费超过7%~~~~~~

以上要素,要是放在管办基金上,ptsd能让它月月上热搜,到了韩红这,呵呵。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756055/answer/10187679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米为什么不在外观上狠下功夫呢?

价值观决定了雷米的所有动作

任、段这批传统大佬,内心信奉的是仗义疏财、财聚人散的传统价值,走的是肯分利用心培养子弟兵重点培养可以为接班人服务的下一代骨干……士大夫路线

雷是柳的亲们生,信奉的是人不为己……那套,走的是资本市场的泡沫厚利摆在眼前,即便要出卖灵魂也一样要去赚的威尼斯路线。

所以雷米定了个“互联网企业”的帽子,卖力鼓吹的是月活日活……这种商业模式,卖力自主研发用心设计一毛钱用处都没有,低端完全电子垃圾化走量凑肉鸡,高价格完全洋货堆料展示机打本土品牌还可以混个白宫大勋章外加各种基金会补助乐哈哈。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276025/answer/10187097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 CIA 利用瑞士的 Crypto AG 公司窃取 120 多个国家的情报?

这不就是美帝的常态么……

20年前美帝的算力独霸全球,搞了个阶梯计划,目标是时时监控筛选全球所有电子邮件和语音通话……

方院士的网墙被有组织地黑了十多年,主因是这堵墙真的有用,右系媒体黑起来尤其的起劲。

另,当下任何一个对自身产品移动无线产品安全性有追求的企业,都不会考虑用高通套件,一样的技术逻辑。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511579/answer/10175877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荣耀营销部副部长关海涛对卢伟冰的回复?

关海涛的成长经历,应该没遇到过什么特别坏的人,也没有被心理阴暗的人刻意挖坑坑过。

看其回应,真是抓不住重点,完全低于不了L某B这种代表中国市井pofu的“我说你了么你就凑上来”的稀烂模式。

华为系要做宣传的话,就该好好学学大嘴:

1、自己的优势要多吹、天天吹月月吹年年吹,挖掘一切可以的亮点。2、要给潜在群体希望,要以看似不可能实际上在华为规划中是必须完成的点,制造新一代大嘴人设…..3、不管友商怎么叽歪,要记住自己的基本盘是沉默的大多数,稳稳当当地把自己的优势、面临的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以及境内买办资本的围追堵截说明白。4、要把自己的安全能力、正常外企产品的安全能力、刻意收割韭菜的友商,背后的技术条线以及友商如何窃取用户隐私、将私密数据直接传递到新加坡(有实锤的行政警告)……说清楚。5、搜集与友商所有的相关行政处罚,尤其是虚假宣传类的。友商跳出来扯淡,就对应发布,友商扯淡过线了,就全网打包发布。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1852/answer/10220681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哪些慈善基金会和救援组织是靠谱的?为什么?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69707/answer/10220646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本常识

1、红十字会全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其宗旨为:

在国际性或非国际性的武装冲突和内乱中,以中立者的身份,开展保护和救助战争和冲突受害者的人道主义活动。

很明显,红十字会根本不是什么慈善组织,而是国际公认的中立人道主义联盟。

2、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在法人登记材料中,中国红十字总会属于“中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按其领导履历,红十字会是参公管理的副部级中直团体,有直属机关,有纪委。

3、红十字会体系的慈善组织,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其主要领导都是在编公职人员。

这批人受到的约束,远比法律繁杂严苛。

5、在中国,判定某个基金是不是靠谱,唯一的原则,就是看其受到的约束与公职人员的距离。

约束越强、公办/公有制色彩越明显,其作恶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完全由所谓社会贤达组成的,一定是门生意而不是人道主义组织。

另当年导致红会口碑大面积滑坡的牵头者,无一例外,都是慈善私有化的巨大获益者,多年过去,巨额善款根本就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

这种稍微认真思考就可以明确知晓事件脉络的简单事件,提问者依旧无x无畏

小米10系列是不是像雷军所说的,对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MATE30系列首日三小时破百万雷米创建以来所有数字系列首发备货总和,没有30首日销量多。华为当下确实压力很大,外有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且真刀真枪绞杀围堵,内有大把买办与握有实权的PTSD各种自带干粮配合。只不过听喇呖咕叫,还不种地了呢……雷米最大特征,从来都是网声越巨大销量越悲催,其基本盘-低消费力客群,掏钱的时候总是“下部一定买”。另,十个季度好像要到了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357451/answer/10220624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评价荣耀v30使用扁平式马达?

作者:松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49988/answer/10210049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补充一下

因为工作原因,对这种力反馈器件非常不陌生。

在前前前东家的供应商白皮书里,非常明确会列举一些典型案例,比如完全取代机械操控的系统为了照顾老人需要尽可能完整模拟机械操作的阻尼、反馈、节拍……

这东西的极致,就是有极客可以用相关技术设计一款不太容易分清是真变形还是模拟的握力圈……高级驾驶模拟器仿真度也更高。

回到手机上,华为在描述线性马达的时候,用了一个模拟樱桃键盘手感的案例,这就是非常好的产品经理该做的事:不是玩玄学吹嘘某种硬件、技术有多好,而是真实地列举一个大众更易感知的知名产品/技术,作为参照。

而雷米始终如一地因为产品经理水平问题,以及大把精力都放在怎么增加肉鸡割互联网羊毛,根本就没考虑过正确的产品规划是啥、该怎么让潜在用户更好地感知进步,于是……就又出来个线性门。

===============原答案大概看了下雷米的公关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不愧是花钱比研发多得多的嫡系中的嫡系。能把游戏翻车的特征,瞬间覆盖为友商的微不足道的硬件特征,确实挺能干。就是,大概率,这次依旧是微博全面赢销量更下滑……另,有不知名KOL拿苹果那套价格很高的振动系统来等同自家价格低质量差的根本不具备实体模拟能力的所谓线性马达,以此来DISS荣耀的非线性……这就是典型的因为荷包太瘪根本没用过啥好东西的特征。真要是频繁换机多修,振动模式大概率早就只剩下静音是动静要大的需求

如何看待王垠正式加入华为?

你们都在说跟王垠相关的事,是不是只有我觉得……这说明他们的编译器真的遇到很难跨过的瓶颈怎么都交不出来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额,天才?

某某肺炎实在没药治了,反正别的也都没用,不如双黄连口服液吧。就这个感觉。

连天才都救不了,还写文骂公司(一如既往),龙岗派出所都装不下人了——老板你下次吹牛逼的时候还是收着点儿吧,好不好,真的做不出来,熬死几个人也做不出来,请天才来也做不出来,名声这么大还不方便直接送进监狱,求求你了老板,开发兄弟们是真的做不出来啊,真的什么都试过了啊,球球你放过我们吧。

就这个感觉。

取消公积金对大部分人来说真的利大于弊吗,大部分人真的想取消公积金吗?

公积金是你的钱,让你的钱少了,还利大于弊?降低企业成本?反对不发工资给企业白上班好了,这样企业成本更低

中国的历史教材真实性、客观性如何?

首先,历史课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有些太高端了 不学也没啥,照样挣钱过日子。所以国内的历史课本足够了。

其次,作为培养统治阶级预备队来看,国内历史课的内容太薄,太浅,但是考虑到老师水平有限,这也情有可原

为什么在知乎上几乎所有专业都在劝退?

因为一个在专业内如鱼得水,工作顺利,生活如意的人,大概率不会把这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当作值得一提的内容上网分享,更遑论长篇大论。

以上是简单回答,再往下分析,其实聪明人都会知道,决定一个人事业发展是否顺利的因素是多元的,既需要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概率上讲,只有一些思路比较偏执,认知框架比较局限,又渴望用大量表达来缓解焦虑的个体,才会到知乎上来连篇累牍地撰写“劝退”文字。

简而言之,建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按如下顺序进行咨询:

1/学校相关部门专业老师
2/家庭亲友中相关领域有经验从业者
3/个人社交圈中的职业前辈
4/同龄人中较有社会经验的个体

对知乎劝退文学,可以当个案学习,要去想”我怎么避免自己成为那样”,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作者:吴天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845730/answer/10274587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Onemore, 2009年填志愿的时候,我妈想让我去当老师或者学医,最后我爸报了个西北工业大学的信息对抗技术(坑爹专业,不如老老实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甚至软件工程)。其实我当时向上北外,分不够;想去广外,分数线又超太多。2009年同班580分(理科)的一个妹子,去了北师大,现在在邵阳市某中学美滋滋。

如何看待当当全员复工期间员工发烧确诊新冠肺炎一事?现在企业复工还安全吗?

宇宙大厂哇喂2月3日就复工了,当时有人吐槽“牢疫结合”。结果任教主法力无边,哇喂就是没“疫”,别人也就没话柄了。

就事论事的说,企业不可能拖到疫情完全消失再复工,2月10日复工有专家背书。只要企业没有违反当地防疫有关规定,做好猿工的防护措施,没有强迫身体不适和没结束隔离与医学观察期的猿工返工,染病的猿工没有传染给其他猿工,这事无法追究企业的责任。

企业甚至可以要求严格一点。只要猿工自称最近14天内身边有人出现过发热、咳嗽等症状就能延迟上班。返工猿工提交村委会、居委会证明,证明自己14天内没接触过病人,必须签署霸凌条款……啊呸,承诺书,保证自己和身边人都很健康,这才能返工。

某大型国企大年初三就全猿复工,把猿工圈在厂区干活,提供宿舍,当时该地的确诊病人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现在该企业是复工复产先进典型,猿工纷纷感谢领导早早的就把自己关进了安全区,躲过了厂区外边的新冠流行……

所以说这事主要是按运分配,但是企业家的决断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当当网老板的“复工增强抵抗力”言论如果属实,绝对是争家产争赢了以后整个人都飘了。风口飞猪二十年,该行业涌现出许多奇葩价值观的成功人士。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222483/answer/10273575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内的逆向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吴天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69982/answer/10279256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个源头。

1:文化上,五四时期激进反思传统文化对生产力、社会治理的负面影响这个路线,一直在思想界影响很大,叠加上世纪革命狂潮之后的后现代大贤者状态(大雾),产生了解构一切宏大叙事——包括民族自尊在内——的思潮。某些在文化、社科和艺术创作领域长期占有较高地位的人(这里不点名),长期发挥影响,有很多文化产品在宣传此类思想。

但是吧这种庙堂之高和大部分普通人关系不大,最多是《丑陋的中国人》和《河殇》这种作品对00年代以前受教育的人造成一定先验影响,考虑到80-90年代,我国各项领域都处于艰难的转型和动荡中,实际上无论有没有这种系统性否定民族本身,否定国族叙事本身的意识形态存在,大部分老百姓的思想状态仍然不会和本位面有太大区别。说白了,吃不饱,社会不稳定,前途渺茫,不管读不读书都会否定现状的。

但是随着0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起飞,各项事业飞跃推进,治理体系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党和政府的改革大跨步推进,很大程度上解决或者减缓了之前存在的基础民生问题和内政问题,因此当年“苦日子”下产生的认知会被”好日子”极大对冲甚至逆转,这也是为什么城市化一代新人普遍对“河殇派”不感冒的原因。

2:经济上,改开以后我国建立了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可以说基本上把全部的经济增量绑定在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资本体系上,甚至人民币的发行也高度依赖外汇占款(代金券模式);那么,必然产生大量经济上天然“亲外”的团体和个人,这个范围内总会有极端化的趋势。另外,后冷战秩序以来,新自由主义的跨国组织活动频繁,使用包括但不仅限于跨国资助、社会活动甚至隐蔽行动的方式,在各个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体系外强势主权国——内部培养明暗桩脚,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现在风靡于网络的逆向民族主义话语,大概率来源于后者,被前这种的沉渣响应,基本上是这样了。

作者:胡撼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69982/answer/7976036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亲的时候,大部分爱聊历史的男人显得有魅力,而90%爱聊政治的男人显得弱智。表面上来看,这是由于后者看似没门槛实际门槛极高,而深层次原因是,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把奥卡姆剃刀,总是倾向于用最少的知识给自己的傲慢和短视找到合理的借口。

这导致了一个另一个问题,完全不掌握任何信息的人,所做出的直觉判断,往往比掌握部分信息的人准确。

教师嫉妒国外私立学校教授狮子大开口的收入,不去想从三天两头mass shooting的黑墨绿公立学校混到常青藤教授是什么人生难度。

律师羡慕海盗法讼棍躺着吃钱,希拉里敢公开披露当律师意味着从政和跻身上流社会,不去想没有子宫彩票和推荐信怎么考上对岸的律师。

记者看着大洋彼岸举着各种高大上牌子就能随便造谣圈粉狂拉企业赞助的同行,自然是很透了没有放肆狩猎的自由。

以上是并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坏分子。

996的码农眼巴巴的望着小确幸国家965赚自己几倍工资的同行,有的发出左的声音,有的发出右的声音,却没几个意识到那些国家的码农是天龙人,而自己在补维多利亚时代的课。

丧失希望的年轻人,即便是苏联普及教育的力度,也没挡住苏联后期穆斯林比例的暴增。受过义务教育,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困在一个逐渐僵死又无望的灰幕中,终归是会扔下所有的理性和思考,走向人类本能的神秘崇拜。

以上是谈不到精致也做不到多少利己的普通人。

人类在蒙昧时代度过的时间,比文明、发达、工业化、现代化的两三百年要长太多了。而自私、短见甚至是愚蠢,这些在数百年前,甚至对我们来说的大半个世纪前的“生存最优策略”,是永远摆不掉的烙印。

弱小的部落跟随强大的部落才有未来,落后的族群追随先进的足迹才能进步,对神秘的事物保持敬畏才更容易避开不能理解的威胁,或是探寻到到未知的利益,这些都是真实的,最优的生存和演化策略。

历史终结论与君权神授,新蒙昧主义和神明崇拜,完完全全就是一类东西。文明只不过是涂上了油漆的野蛮。

而英美保守主义者从历史坟墓挖出的那些,把欧洲搞成一片废墟的零碎,令一些人猛然发现他们的虔诚不过是货轮崇拜,也不过是历史的再一次重复罢了。黑墨绿的绝望,星光大道的homeless,纽约街头的疯子,非移集中营,华尔街99,法国街头看不起电视的能源贫困户,这些揭开的神的面纱的东西,说到底就是两个字,大势。

二战前,随便哪个骗子操着伦敦腔就能让北美的漂亮女人投怀送抱。直到美国人真的踏上欧洲的土地,猛然发现这里不过是一片废墟,一块巧克力就能收买高贵的雅利安女人。

如今,欧洲老绅士成了笑话,“逆向民族主义”人人喊打。而放在1997年,谁敢想到垄断整个大陆文化和四分之一GDP的,到处洋溢着仁义道德的理想之地,会堕落成新神的阿喀琉斯之踵?没猜到的显然不止你我而已。

蒙昧的崇拜在弱小和贫穷中滋生,在强大和繁盛中消亡。这便是大势,术是术,道是道,术业精湛可以把掠夺粉饰成进步,把愚蠢妆点成自由,但终归不能让死尸还魂。

轰动全国的“河南醉驾玛莎拉蒂案”今日开庭,你们最想听到什么样的判决结果?

没事,撞的宝马比玛莎拉蒂贵,不用担心轻判。

现在在武汉入手买房保值吗?

武汉三环内的房子基本都是建筑垃圾,举个例子,沙湖融创一号院在武汉算是豪宅了,均价五万左右,单套价格在1000w左右,容积率是多少呢? 5+,滨江的房子基本都是5-6的容积率,单价还不低 。

作为对比,寸土寸金的上海中环内的容积率普遍是在1-3之间。

这种超高密度住宅,从居住角度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从投资角度来说,也已经透支了大量的投资空间。十年二十年之后,这堆建筑垃圾该怎么处理呢?

我在武汉看房看了三个月了,想了三个月,也没有想明白武汉的规划是怎么做的,为何能容忍如此多的屎黄色外立面超高密度住宅。长三角城市做不到这样,同为中部城市长沙郑州也不是这样。

等到这次疫情发生后,我终于明白了

作者:caterpilla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139590/answer/9842683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指鹿为马的作用,敢说中医不靠谱的好比敢说鹿不是马的,说明忠诚不绝对,四舍五入一下,就是绝对不忠诚。

中医和其他传统医学一样,本质上都是人肉机器学习,拿着历史数据瞎几把拟合,这是经方可以治病的原因。而对于新冠这种历史上没有的疾病,中医说好听点是安慰剂,说难听点是【】

另外你要是硬要喝这东西,注意不要摄入那些马兜铃科的药材。

作者:低端叫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162778/answer/10315345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程序员是不是公司地位最低的?

嘛。

现实一点。

如果一个国内常见科技(互联网)企业,把各个部门都拆成独立的公司的话,按照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商务电子化)模式来做,研发(程序员)的位置是什么?乙方。

产品经理是甲方需求,测试是代表甲方的验收,所以你看程序员的地位能高么?其实也是能的。当年一堆甲方求着乙方实施的年代,你们没赶上罢了。

作者:iux00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079076/answer/10259447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湖北一线医务人员薪酬将提高 2 倍?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这个月全国各医院的经营情况,要是用反应旧社会的电视剧《厚红楼》里的镜头语言来表述,账房先生该去东家面前摔账本了。业内的朋友都心里有数。

在此基础上,疫情防控期间,将湖北省(含援鄂医疗队,下同)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相应标准提高1倍,并确保发放到位,中央财政对湖北省全额补助;及时核增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将湖北省一线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提高2倍;

医院经营惨淡,拿什么提高薪酬水平啊?建议不管是湖北省还是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抗疫补偿都采用中央财政落实到位,借鉴扶贫经验,直接建立专户发放。地方财政配套都不行,医疗卫生支出是地方财政当中最容易被挪用和侵占的部分。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4057008/answer/10335108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印度新德里女子大学发生大规模性骚扰事件,目前情况如何?

有一种鹅肚公鸡,说现在一些人标榜的女权是“B超女权”。没有现代女权意识的人利用B超导致的大量女性牺牲自提“身价”,把女性的物化和对男权的依附用现代女权话语包装一番,跟同生态位的男性争夺资源。这种寄生思路没有实际提高女性地位,只是迎合一些人好吃懒做的幻想。所谓同生态位,指的是B超女权涉及的男女冲突双方都一个特征:没钱,脑子还不好使,所以都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印度这个情况是重度使用B超导致“B超女权”崩溃。既然舔狗注定一无所有,那么没钱脑子还不好使的男人们就会用报复式手段换取性发泄。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362693/answer/10323640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灿荣是不是名嘴?算不算新环境下的公知?

政委不会的啦。

当年的公知是认为欧美的道路正确到不容争辩,如今的公知是认为我们的道路正确到不容争辩。

一票十年前的老自干五,近年说话越来越阴阳怪气,就是因为看着一茬新公知长起来了。染香昔日的辉煌我还记得,现在的也差不多:不就是80后的热血流量赚完了,跑来赚00后嘛。

但政委不同。

政委当年是实打实热血过的。

那我相信,政委对有一些口号是永不会忘的。因为那些口号背后反应出来的事实,到现在还影响着年轻一代人:例如笨笨的红烧肉和褚橙。

年轻人眼里,可能这真的就是红烧肉和橙子。但在很多沉默的人眼里,这是官倒与批文的历史符号。

政委明白自己当年的热血被利用了,但是他不可能忘记热血的起因。所以细看政委的主张,一贯都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尽可能推进工业化,并在外部争取工业化所需要的空间。像他常提的“确保海外利益”就很入关…

短期内结构调整的难度太大,那就为这个结构争取尽可能多的外部空间,保持结构的良性运作,为改良性调整提供时间缓冲。

这是热血反思派中的主流。

对他们来说,怎么可能看不到问题,他们看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前了。

真改良派是很不容易的,两头难,要尊重。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180268/answer/10324725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陆军大批量采购防弹衣?

谢邀。

军方采购的大规模增长早就是摆在台面上的事情,没什么可保密的。

最简单的方法其实是找浙江的朋友问问。因为维修机械需要大量五金件,浙江这块有很多供应商,可以快速提供各类通用型五金件,不需要涉及到复杂的涉密流程。

而浙江的这类采购,18年已经爆发了一波大的了。

一方面是正儿八经地推进机械化与完备更新。我们的换装其实才刚启动几年,总体是一边补课一边跳级,边开车边换轮胎压力很大的。

另一方面就是,做好准备。别被20年开年的疫情搞晕了,今年和平苟下去的关键依然是东南方向。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717753/answer/10332101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把明朝和清朝的顺序调换一下,中国的近代史会不会不那么耻辱?

说啥辽金元清统治几百年会造成北方胡化,南北差异过大国家分裂的根本不明白华夏国家是怎么形成的 。战国时候关东六国对秦人有认同感?南北朝北边说南边是岛夷,南边说北边是索虏,有认同感?认同感都是胜利者用刀子砍出来的,你不认同就请你去死,下一代就有了。

2020年房价会大涨吗?

主观上我是很想房价跌的,因为我想换大平层或者排屋,如果独栋那更好。但看这里这么多振振有词说房价要跌的回答,我就又虚了。说白了,经济上你绝对不可以和大多数人站一起的,人多的一边肯定是错的

徐少春:企业云服务市场的八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商业加速回归本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收到了许多客户的来信,有两家客户,一个是芜湖长信科技公司,他感谢金蝶的团队在未复工的时候主动联系他们并对财务部门进行帮助;另外一家是九州通,在帮助红十字会理顺物资,背后也有金蝶的帮助。商业的本质是人性,患难见真情,这波疫情会加速商业本质的回归,每家企业,每个人在这场战役当中都会体会到这一点。

第二个判断:行业价值链加速重构。过去在购物、出行、酒店、车辆、餐饮这些消费领域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这些行业的价值链进行了重构,去掉了中间环节,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这次疫情会让这样的重构在其他行业加速发生,比如TMT,高科技行业、企业服务,一个企业服务云时代因为疫情而提前来临。还有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制药、医药零售、教育、公共事业、生活服务、养殖、现代制造业等等,各行各业都会诞生互联网平台。企业要么在平台上,要么直接建设一个平台。这给我们服务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机会。

第三个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重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先进的技术、更低的成本、资源的整合,未来,特别是因为疫情,将会加速这三个要素的改变。首先,在技术层面,企业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先进的技术,而是怎样运用技术服务于客户,不断发现、满足、创造客户的需求;过去讲低成本,现在和未来我们要去不断体察、应对、借助和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不确定性的时代;过去讲资源整合,未来是要不断成就一些人才,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会加速重构。

第四个判断:个体加速崛起。在这次疫情当中,有些软件特别是移动办公、教育软件接入了学校。00后、10后正在强势崛起。这段时间,我也不停地来浏览云之家社区信息,发现员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

第五个判断:数据加速成为小微企业信用资产。很多小微企业用了各种各样的软件,这就形成了数据,只有真实地记录这些数据,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用资产。在过去一年当中,金蝶金融向许多小微企业提供了信用贷款服务,小微企业越来越重视它们自己的数据管理。

第六个判断:国产化加速替代。过去一年当中,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国产主机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国产化体系和生态环境,企业服务也在这个环节当中。

第七个判断:企业云服务加速采用。17年前的SARS让消费者上云,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企业上云,一个企业云服务的时代加速来临。

第八个判断:EBC将加速登场。EBC就是企业业务能力,指企业通过互联网等新的技术让企业的业务变成数字化云,这些业务产生连接、倍增效应。EBC包含五个部分,信息系统,主要是服务于员工;还有客户体验平台,生态系统平台,物联网平台以及数据分析平台。EBC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不是靠金蝶一家就能独立打造,我们需要和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适用于云时代的企业EBC系统。(COSPLAY SAP HANA)

小米内部出了什么原因问题,导致小米手机全球销量从第 4 降到第 7,国内销量从第 1 降到了第 5?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74311/answer/1245069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供应链上确实在之前一段时间有放羊的现象,一年无主打,简直“友商惊诧”。现已被整合回老雷手中;

2.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一度有断血的症状。前500斯巴达貌似也就剩100多,现在正用各种手段回填;

3.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结束,摩尔定律定价逻辑受到了渠道的强挑战;

4.国内比较特殊的公关氛围,每个月砸一百万专黑你也是世所罕见。

但我认为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小米是第一家完成生态链建设的硬件公司。

不管我乐视的老同事怎么揍我我也要这么说。

MIUI已经是个成熟的跨终端流量平台,是小米全系列硬件产品的二级助推器。

当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时,产品的权重必然要让位于渠道。面对渠道,公司的策略是“部分调整”还是“全面适应”,就是胜负手所在。

我们之前这群小虾米们的思考是:长期存量市场有没有高投入的必要?毕竟当年是靠重产品轻渠道的模式起家,就算全面转型贴合渠道,效果也未必多好。我们没有步步高的基因,我们也不羡慕联想。

我们小虾米们的结论,是应当踩的节点是“内需市场的消费升级”。这就意味着坚持产品路线,在材料、功能、设计、交互等各层面的拉升,同时保持可盈利定价而非竞争性定价。

最舒适的打法是集中力量在强节点产品上突破,中心开花。而我个人认可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和汽车,考虑到老雷不会像老贾那么浪,小米可选择的强节点产品就手机了。

但手机算是民用电子工业之花,小米现在还没有能力做这个产品的升级。等到我们的红色供应链整合完台湾的半导体后,可能会有点戏。现在就是苹果能干这事,而且貌似干的也挺费力的…

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产品小米不好做,那300个左右元器件产品的升级,小米就游刃有余了。

小米生态链产品,更准确地说,米家,成为了小米“四面开花”的具体体现。

通过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在100到150款高频民用电子消费品里实现产品、品牌标杆;在其中30到50款产品实现三分之一市场垄断。

这是我的一个猜测,我认为依靠整个雷军系的力量,这是可实现的。

我11年入职小米的第一个星期,刘德德哥就在卷石天地里给我画了个大圈:最里面是手机;外面是电视、路由器等;再外面是手机、电视等相关的配件;最外面是服装、电影、食品等。

我当时还帮法务注册了小米薯片,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注册小米辣条。

反正在我呆小米的三年里,我一直认为我做的是一个国民品牌,是超越手机这一个品类之上的。

以这个逻辑作判断,小米在手机上采取积极守势即可。在不伤害产品的前提下做渠道,这个局要跟,但是不show hand不all in。面对未来的寒冬,小米要过冬的资本其实是够了,小米真正在储备的是产品。小米是产品型公司,最后支撑小米过冬并完成转型的必然是产品而非渠道。

很多公司现在在拼命攒筹码,小米筹码是够了,但他还在拼命攒牌。

老雷自身就是国内顶尖的销售CEO,他当年100天卖出100万套金山毒霸时我还在看《本能》。在过去一年有很多拼销售的机会他都放过了,我相信他有更大的想法。

以上是“我比雷军聪明”系列,欢迎观看。PS:老雷是名勤奋的天才,而且是名相信实业的勤奋天才。作为一名看着家乡千家纺织厂倒闭得干干净净的佛山人,我期待雷总在实业上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