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起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各方该怎样一起渡过难关?
谢邀。
趁此时机,立刻在武汉启动小汤山模式。
管制的发布,意味着疫病防的现状并不如官方口径那么乐观,经历过非典的人应该能理解这种信号背后的紧迫感。管制肯定会对普通人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民间适当的互助手段有必要也值得尊重。但是其实并不能全面推广,因为互助意味着接触,接触意味着潜在传染。多数民间志愿者并没有良好的防疫手段。所以还是交给政府吧。
个人认为,当下真正急迫的,是要迅速启动小汤山模式,调集全国资源为武汉建立隔离、治疗、干预中心。管制是有代价的,尤其纠结如何减少这个代价,不如想想怎么把这个代价赚回来。还一味让地方拖延,空转消耗地方医护资源,那就是在白白浪费管制的空窗时机。
春节后返潮开始,管制的代价会直线上升。如果那时还无法建立武汉版小汤山,那管制的价值就被严重浪费了。既然做了,就一杆子捅到底。北京的非典不是北京市自己解决的,是在张孟实在捂不住盖子后,中央直接调动军队全线资源来处理:医护是军人,施工队是工程兵,应急机动是武警。
你跟病毒讲什么官僚主义?调动令里四个字,“精兵强将”。不是什么级别与职称,是谁硬谁上,谁有写遗书的心理准备谁上。是真正当做一场战争来应对,进行准军事动员。
而不是下面疲于奔命,上面斟酌用词。
这种级别的手段,才是非典留下来的最厚重防疫遗产,也是恢复全民信心的最干脆手段。此时每一分钟的山头主义,都是给在病毒制造多一个被感染者。武汉,做不到。这不能全怪武汉地方,毕竟在基层治理和资源上,武汉不比广东;在政治敏锐度上,又不比北京。筛查全城、分类隔离诊治、系统化防疫消毒、交通管制与检疫、医护资源中心化管理、全民教育。等等等等,武汉没有准备好。
说实话,全国没几个城市有这个能力,武汉不丢人。这是一场影响全国的疫情,却交由一个地方来牵头协调处理,明显不合适,也不公平。这个档口,还讲什么行政规划与级别呢?我们平日里常讲“集中力量办大事”,何必在这个时刻要顾及地方面子?
昨晚,老妈一通电话,告诉我佛山出了第一例。今日刚到佛山,第一例的消息在微博上发了。我高中同桌的妈妈,是当年参与护理黄杏初的一名护士;第一例非典的那家果子狸餐厅,离我家大概不到六公里。
本是往日笑谈,转眼昨日再现。
非典给广东和北京留下的最大教训就是:别支支吾吾,该认认,不丢人。只要承认问题,面对问题,依我们的体量,必能解决。所以,面对它。虽然我很烦土嗨,但我觉得现在,我们还真的需要点土嗨精神:奥利给!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539143/answer/9835131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武汉爆发的这次新型肺炎疫情可能会带来多少经济损失?对哪些行业会带来影响?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582947/answer/9871537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哪止电影,人跟人要接触的行业都倒霉。其中一个要命的大头就是工厂。我知道的一个浙江这边的梭织厂,千把个工人里将近五十来个湖北员工。老板头疼了几天,辞了是最简单的,现在年景也不好。不过他最后觉得那些女工也不容易,咬咬牙继续聘,让她们年后回来。代价是一笔检疫肺炎费用,肯定自己掏,还要稳定一个车间乃至整个厂里其他工人的情绪。他的方法是打算年后让那些女工先回隔离开的宿舍里住一周,没发烧就正常上班。挺好是吧?地方不让。他试探性地给了园区主管一个电话,主管在电话那头都快给他跪下来了。只得作罢,每人打点钱,熬到这事过去了再回厂。工业多数是“人动机不动”,人围着设备打转。工人出问题,那只能换掉工人。依据工人情况调整设备乃至产线,近乎扯淡。所以对于非核心疫区的地方来说,最可行的,就是拒收湖北工人。千万别拿一两个顶级技工跟我杠,多数人不是。其次,已经是核心疫区的湖北,还有排队中的浙江广东,都很尴尬。工业不能停,停就是亏。地租、设备折旧、物料损耗,秒针一跳,全是白花花的银子。湖北地区各类制造业开工是肯定要延一延,这波血亏;广东浙江也提心吊胆:延不起。开工厂的很多负债30%到150%,资金链比九代单传还宝贵,万万断不得。银行在旁边盯着呢。大爷桌子上摆着一千份“脱虚向实”的报告,到给你放贷时也就盯着那几张表。这帮大爷一抽贷,你台底下借的那堆民间融资立马连环炸。后果就是19年底你觉得还能维持,20年初你就要跑路。卖厂卖地?早抵给银行和商会钱庄了。这事麻烦就在这:不管你是个打工仔还是个老板,你都绳勒脖子。为什么河南防疫手段那么决绝?因为河南要是闹大疫情,河南工人就遭大灾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一定会受到直接打击,同时拉高的本地生产成本又会让河南本地企业迅速陷入困境。但是为了防疫,工厂这种人群密集场景必须要严控,至少要避过近期的潜伏期。所以工信部发改委牙花子都嘬出来了:延你一个潜伏期,一个多星期,顶了。再延这数据就难看了。所以受委屈最大的,其实是知乎上没什么声音的工人。你跟他们讲隔离讲防疫,但你没法帮他们交房租水电一日三餐。只能祈祷,疫情越来越小,赶紧过去。难不成用传染病解决生产过剩?太硬核了。
面对新型肺炎疫情,众多医护工作者毅然成为「逆行者」前往救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谢邀。经历了物资不足、防护装备缺乏、高强度高风险工作、打的被拒载、出勤没交通工具、病人数量超负荷、病人情绪严重波动、部分病人产生暴力行为。等等等等。最感人的是:即使这样,他们还在。歌颂是对英雄的一种回报,但绝不是唯一一种。在“大爱”、“大美”、“最美”等标题泛滥的同时,能否想想怎么让英雄轻松一点?至少别让他们去微博微信上众筹口罩,这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不是一个工业大国应有的排面,更不该是一个强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会有的问题。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682152/answer/9842097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河南省预防新型肺炎的一系列措施?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782832/answer/9860461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额滴老家河南,发生了一场…谢天谢地,还控制着。河南,官方统计近亿人口。所以经济总量虽然大,但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处于全国下游,没记错的话是比湖北还要低不少。所以河南看着有亚洲最大的医院,有纸面上庞大的医疗资源,但你只要除以一亿,那就是海里撒胡椒面。真不算富,这是第一个短板。其次,河南,一马平川,四通八达。南方多丘陵,北方严重依赖主干交通,前者可以迟滞,后者可以重点把控。河南,怎么控?从地理上来看,就是四面漏风。感染者从哪个方向,都能轻松进入河南。无边可守,无关可扼,无干可抓。一处渗透则全面开花,这是河南的第二个短板。最后,农业是大产业,春节是大爆点。河南这几年拼命争取政策,算是工业慢慢有了发展空间。但国家粮食红线不动,河南就推不开种田的重担子,农业人口始终是河南的大头。这种在地人口务农、青壮力在外打工的村镇形态,平时的人口往来没有工商业为主的城市形态那么密集,但是唯独在春节,是反着的。拜年、走动、打工人口返乡,一年不见的爹妈和孩子,当然还有亲戚,这是心理上的刚需。农业版块占大头的偏偏在春节遭了这档子事,这是河南的第三个短板。你是病毒的话,你此刻已经乐开花了,开三回。因为只要拿下河南,河南人口基数提供的庞大被感染群体,就足以成为瘟疫公司中国版最好的开局。在河南当地,能迅速消耗本省人均不多的医疗资源。甚至有可能大量家庭即使没得病,也会因疫情降低相当的收入,以致返贫;密集传播数轮后,还能牵扯全国大量医疗资源。不集中到河南不行,人太多了。不控制河南的爆发,就等着全国爆发;随后春节假期一结束,河南的收入决定了不可能全面限流,必须开放打工返流。那就是东到上海,南到广东,北到东北,腾冲线以东全红。固始一个县170万人,60万人在外打工。还好,还控制着。只要河南还控制着,河北就能把手上那点资源拿去保卫京津冀这个圈。河北也难,另一种难;山西和内蒙大大松一口气,这里医疗资源也紧张;京津冀这个关口看好了,东北就能紧盯着几路主干道和机场,看好当地就行。东北怕冬疫,不要忘了伍连德;而整个华南华东乃至全中国,春节后都可以不用太太太紧张。紧张还是要有的,湖北的九省通衢地位摆在那里,在外务工人口也不少。但有没有河南,是俩码事。河南资源少人口不富裕,能管住,不容易。很多因素微博上也提到了:实务派领导、技术官僚团队、早期预警、快速决策,还有穿透到基层的执行。而我个人的私货是:[移除]好吧这个词都快成我口癖了,近乎到“握着个锤子看啥都是钉子”的地步了。但是当我刷河南视频,看到生产大队队长这类人时,这四个字在我脑海里始终萦绕不去。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农业生产形成的社会单位,依然保留着可观的基层动员能力。这是河南多年来的负担,也是河南此刻的壁垒。当村支书拎着个喇叭挨家挨户喊的时候,有一种遥远的安全感。这大概就是以前书里讲的“低流动社区的高稳定性与低治理成本”吧。但河南也是有极限的。河南现在的动员体制,是在为湖北尽可能争取时间。外省少一个病人,就能多一分资源投入到湖北。河南这个一马平川收入不高的人口大省,其实已经间接为湖北节省了大量资源。但春节后如果湖北还没有完成核心疫区的控制,返工潮使得大量湖北受感染者前往其他省份,并开始压垮部分省份留守当地的医疗资源,且与河南出外务工人员交叉感染,形成人口大省的二次传播。那这个窗口期就浪费了。第一大批次武汉感染者的潜伏期也就这几天到期,春节也就这几天了。一条分叉路。
因为春节和疫情的影响,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会对疫情控制产生什么影响?
说实话,都轮不上讨论疫情控制。武汉常住人口1100万,其中户籍人口将将900万。谁都知道,一出疫情的苗头,立刻把人隔离住是最安全的。但我请问:凭着几十个传染病例,谁有资格隔离这1100万人?其中还有200万人是真真要回家的。别说几十例,咱反手超级加倍,500例!我拿500个病例给一个管千万人口的大当家,要求他隔离整个城市,你看谁能办到。千万人口数来数去就北上广深成都重庆武汉哈尔滨石家庄这几个,他们都不能。不是不敢,是不能。这个命令不是这些城市或者直辖市自己有资格独立下的。张(划掉)章将军教导我们:要多想;最近流行一句话:你细品。你看着别人长得憨憨,或许人家业务能力不行,但人家别的业务能力是真行。这招叫“反·公子献头”。多好,虽然没什么疫情知识,但是职场知识管够。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8033731/answer/9868801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河南对防御新冠状病毒有哪些优秀措施?
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765486/answer/9880992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河南是中部之中,重中之重。河南稳,全国老哥稳;河南不稳,细软跑。改开后,先是西部大开发,后是振兴东北,然后兜兜转转,发现中部塌陷。解决中部塌陷的思路很清晰:稳住乡村,这是基本盘没得商量;发展基建,当地人可以出去,还能沟通东西南北;承接沿海工业转移,慢慢拉升本地产业层级,带动在地就业。效果很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名字好听,实际上都是托底补漏的措施。西部欠账太多,东北大下岗失血太多,这两个行为并不是以追求收益为主。但中部因为人口与地理条件,恰恰是国家投入后能有大产出的。本身有长江(黄河航运不行),加上公路网和铁路网的铺开,山西的矿,川渝的人,西北的能源,本地的稀有金属,全部通了。东南两级各自得到了厚重的腹地资源。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与广东较为密切,而湖北安徽河南又与上海更近。这些高效的资源调配进一步降低了东南两极的生产成本,强化了已沉淀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崩溃,就能够在越南孟加拉的工资面前,继续接订单,继续给工人发工资。一边能变相延缓他国工业化速度,一边勉强继续吸纳就业。同时一些东南当地实在赚不了钱的产业,还可以以完整子集群的形式转移回中部,而不是被打碎到东南亚。浙江是以纺织起家的,但现在大量浙江的单其实都是河南安徽江西的工厂在做,浙江当地成本太高。河南安徽江西能做,是浙江这边转移了完整的产线、技术工人、订单体系,并且由地方政府相互对接。这种转移和返乡工人自发开厂不可同日而语。在产业规划上,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只是,有一个弱点。中部地区的人员流动被极大强化了。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这中部六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出外打工大省。虽然改开之处,这六省已经是打工大省。但是那时的“流动”和当下的“流动”又很不一样:当年的打工流动,好比一年一次的心跳,够猛,够强烈,但一年只跳动一次,就在春运;血管少,脉络清晰。基本都是乡镇一层人力集中到交通枢纽后——一般是省会,或者类似株洲这种铁路枢纽——一次发往广东和浙江。而那时候的铁路线和长途汽车线没几条;有主导。当年的出外打工,是各地中部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视作某种程度的侨汇。对口工厂或者当地劳务公司很多是由政府来接洽,再由基层和部分民企协调,将青壮劳动力集中输出就业。现在呢?高铁的建成与低价运营、收入提高汽车普及、受教育水平提高、互联网等信息高效流通,等等因素,早就把上面这三大点打碎了。相当比例打工者能够按月甚至按周往返;自发求职,基层基本丧失对劳动力去向的掌握;更密集的交通网使得线路更多更快速。通了,绝对比蒙药心脑通要通。不来新冠病毒,这玩意根本不能算弱点。可是病毒还是来了。以上的种种优势,在病毒这个特殊条件下,通通成了弱点,也通通成了防控疫情的难度。现在你理解,为什么卫健委的专家们,反复强调春节假期管控的重要性了吧?因为这真是一个难得的自发隔离期。这也是为什么要延长放假,因为一旦恢复中部地区交通的常态,隔离防疫的难度就直接超级加倍。理解完大背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河南这次被全国人民自发甚至自觉地表扬。普通人可能对整个中国人口流动没有概念,但大家基本都坐过高铁,不少人还坐过飞机,知道什么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大家周围肯定有在外工作的人,不会像以前一样,觉得某个省离我好远没关系;受教育水平上来了,见证互联网发端的80后也经历过非典,多数人读的懂“传染病”三个字。这样一群人,看到河南——一个四通八达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省份,一个人口近亿的省份,一个人均收入长期下游的省份——如此决绝果敢。怎么可能不表扬。很多人甚至会本能地想:我们也该这样。另一些人,则会设想河南没守住的画面。想一想,画面太美,赶紧掉过头来感谢河南。我个人觉得,整个华北东北,尤其要感谢河南。整个华北东北,都在一层一层画圈,集中力量保住北京。北京市这个大区域人口流动的核心,也是医疗资源的核心。圈层防御做得好,就能调动整个区域内不多的资源,集中处理小规模疫情。但河南一破,河北山西就会迅速告急,医疗资源必须南压;北京本身消耗的医疗资源又大,整个区域的压力就会攀升。山东可以直接两眼一黑。现在是决战期。河南的资源天花板摆在那里,近乎准动员的体制,极限差不多了。春节假期一结束,河南的管制能力就会直线下降。无他,要吃饭,要开工。西边的重庆病例已经不少,四川也开始增加,安徽湖南数字也都不好看。这些都是劳动力大省。要么在他们还在当地的时候,赶紧筛查隔离,扑灭火星;要么,就是大伙拎着行李上火车为三餐奔波的那一刻,病毒也随之动身。那时,不仅是中部,广东上海北京的压力也会直接拉到顶。这也是为什么广东上海很早就进入全面动员——不是公共卫生安全一级那么简单,是盯着武汉,如临大敌。所以东南现在都在疯狂囤积防疫物资。此时此刻,哪止是表扬河南,只恨自己还不够河南。